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共11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综合测试) 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 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固体质量变小C.酒精敞口放置后质量变小 D.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 eq \o(\s\up5(MnO2),\s\do3(=)) H2O+O2↑ B.C+O2 eq \o(\s\up4(点燃),\s\do4(=)) CO2↑ C.4P+5O2 eq \o(\s\up4(点燃),\s\do4(=)) 2P2O5 D.4Fe+3O2 eq \o(\s\up4(点燃),\s\do4(=)) 2Fe2O53.硝酸铅[Pb(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Pb(NO3)2 eq \o(\s\up5(△),\s\do3(=)) 2PbO+4X↑+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2 C.NO2 D.N2O54.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下列装置中,你认为设计最不科学的是 ( )5.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 eq \o(\s\up5(高温、催化剂),\s\do3(=)) 6H2O+4NO,获得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A.氨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一氧化氮B.每4份质量的氨气和5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份质量的水和4份质量的一氧化氮C.每4个氨分子与5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6个水分子和4个一氧化氮分子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氮的质量比是4∶36.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只含碳、氢元素 B.消耗氧气32gC.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7.在4A+5B=4C+6D的反应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32,当17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27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25g B.30g C.22g D.7.5g8.密闭容器中只有甲、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丙质量随甲、乙、丁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a=8C.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3 D.当甲为5g时,容器中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2∶19.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示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和丁为生成物B.b=0C.甲和丙的质量变化量之比为4∶11D.若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44,则乙和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二、填空题(共28分)11. (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8分)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三种小球分别代表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1)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B中每个分子由________个原子构成。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2)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生成的E和F的质量比为________13. (6分)2022年1月17日10时3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航天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请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N2H4作为燃料,点燃时与助燃剂N2O4发生反应2N2H4+N2O4 eq \o(\s\up4(点燃),\s\do4(=)) 3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2)我国推力500吨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对固体大运载力火箭的研发提升一大步。某固体火箭燃料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燃料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3)卫星表面用到了钛合金材料,工业上通常是在高温条件下用四氯化钛(TiCl4)与金属镁发生反应获得金属钛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14.(8分)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定律。(1)根据化学方程式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化学反应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2)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①表中m的数值为________。②反应中Y和Z变化的质量比为________。③若X、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则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15. (7分)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________(填“是”或“否”)平衡;此反应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丙组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微观解释: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4)反思与交流:通过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得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对有气体参与反应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要在________容器中进行。16.(12分)某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如图所示)。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eq \f(1,)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否含有碳、氢、氧元素。【查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因此“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他作出此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13分)17. (3分)《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金属的冶炼技术。在锌的冶炼方法中,主要反应之一为ZnO+CO eq \o(\s\up4(高温),\s\do4(=)) Zn+CO2。若制得65kgZn,计算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18. (5分)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2)求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9.(5分)向盛有双氧水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称量反应前后反应容器的总质量分别是160g和144g,如图所示,请回答:(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2)求消耗的过氧化氢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参考答案及解析】1.C 酒精敞口放置后质量变小,是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C 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A错误;反应物里有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化学式后不标气体符号,B错误;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Fe3O4,不是Fe2O3,D错误。3.C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4.B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敞口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5.B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8份质量的氨气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08份质量的水和120份质量的一氧化氮。6.A 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eq \f(12,44) =12g,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 eq \f(1×2,18) =4g,碳、氢元素的质量和等于纯净物R的质量,则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4g+36g-16g=64g;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eq \f(12g,16g) ×1O0%=75%。7.B 设与17gA完全反应需要B的质量为x。4A + 5B=4C+6D4×17 5×3217g x eq \f(4×17,17g) = eq \f(5×32,x) ,解得x=40g,则在此反应中生成C的质量为17g+40g-27g=30g。8.C 化学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0-6=12-a,a=8;不知道化学计量数,不能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0∶4=5∶2,当反应的甲的质量为5g时,生成的乙的质量为2g,容器中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8g+2g):5g=2:1。9.C 由图可知,甲物质的一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A错误;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改变,B错误;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甲、丙物质中不含氢元素,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正确;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D错误。10.D 反应后丙、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20+64+6+10-46-50-4=0;甲和丙的质量变化量之比为(20-4)∶(50-6)=4∶11;设乙和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则32x:44y=64:(50-6),解得x:y=2:1。11.【答案】(1)S+O2 eq \o(\s\up4(点燃),\s\do4(=)) SO2(2)Zn+H2SO4=ZnSO4+H2↑(3)2H2O2 eq \o(\s\up8(MnO2),\s\do0(=),\s\do5(△)) 2H2O+O2↑【解析】按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答案】(1)①4 ②CD (2)N2 27:14【解析】(1)①B中的分子是一种化合物分子,每个分子是由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的。②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故表示混合物的是C和D。(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eq \o(\s\up5(一定条件),\s\do3(=)) 6H2O+2N2,E与F的质量比即生成的水与氮气的质量比,为(6×18)∶(2×28)=1O8∶56=27∶14。13.【答案】(1)N2 (2)碳、氢 (3)TiCl4+2Mg eq \o(\s\up4(高温),\s\do4(=)) 2MgCl2+Ti【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为N2。(2)固体燃料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4.【答案】(1)ACD (2)①11.6 ②11∶12 ③1∶3【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判断反应的快慢。(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10+5+20+8-7.2-13.8-10.4=11.6;②反应中Y和Z变化的质量比为(13.8-5):(20-10.4)=11:12;③设X、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x:y,则有 eq \f(7x,10-7.2) = eq \f(8y,20-10.4) ,解得x:y=1:3。15.【答案】(1)否 遵守 (2)等于 (3)种类 数目 质量 (4)密闭【解析】(1)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所以天平不平衡;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丙组实验装置为密闭装置,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及质量都不变。(4)对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16.【答案】【探究实验】(1)水(2)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与评价】不正确生成物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反应物氧气中的氧元素(合理即可)【解析】【探究实验】(1)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证明燃烧后的产物有水。(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反思与评价】空气中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不能由题述实验判断“果冻蜡烛”中一定含有氧元素。17.【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锌的质量为x。ZnO+CO eq \o(\s\up4(高温),\s\do4(=)) Zn+CO281 65x 65 kg eq \f(81,x) = eq \f(65,65kg) x=81 kg答:参加反应的ZnO的质量为81kg。18.【答案】(1)9.6(2)解:设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 eq \o(\s\up8(MnO2),\s\do0(=),\s\do5(△)) 2KCl+3O2↑245 96x 9.6g eq \f(245,x) = eq \f(96,9.6g) x=24.5g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5.0g-24.5g=0.5g。答: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5g。【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共制得氧气的质量为25.0g-15.4g=9.6g。19.【答案】(1)16g(2)解:设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  eq \o(\s\up5(MnO2),\s\do3(=)) 2H2O+O2↑68 32x 16g eq \f(68,x) = eq \f(32,16g) x=34g答: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克。【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图像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反应容器总质量的减少量,即160g-144g=16g;(2)利用生成氧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得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 甲乙丙丁反应前2064610反应中a48c19反应后4b5046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105208反应后的质量/g7.213.810.4m步骤现象结论(1)点燃“果冻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产生“果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__________⑵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振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加热时间/min0t1t2t3试管中固体质量/g25.020.415.415.4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