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6.3 数据的表示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学会收集与整理数据,能把数据合理分组.(重点)知道绘制频数直方图的一般步骤,会画频数直方图.(重点、难点)能从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中获取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难点)
为了了解某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某医院随机调取了该地区60名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如下:(单位:克)3850 3900 3300 3500 3315 3800 2550 3800 41502500 2700 2850 3800 3500 2900 2850 3300 36504000 3300 2800 2150 3700 3465 3680 2900 30503850 3610 3800 3280 3100 3000 2800 3500 40503300 3450 3100 3400 4360 3300 2750 3250 23503520 3850 2850 3450 3800 3500 3100 1900 32003400 3400 3400 3120 3600 2900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从图中反映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怎样?
解:(1)确定所给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上述数据中最小值是1900.最大值是4160; (2)将数据适当分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4160-1900=2260,考虑以250为组距(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叫组距),2260÷250=9.04,可以考虑分成10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如下表:
这种分组有什么不便之处吗?
像1750~2000和2000~2250这两组数据,无法判断2000是在哪组里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因为所有数都是整数,故可在后面加上一个小数位,1750.5~2000,2000.5~2250.5.
(4)绘制频数直方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新生儿童体重在3250g——3500g的人数最多.
(5)绘制频数直方图.
归纳 绘制频数直方图的步骤
(1)计算所给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确定组距和组数: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一般分成5~12组,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一般每个小组的组距相等;
(3)确定分点:确定分点的方法不唯一,为了使每个数据都分布在一个组内,也为了使组距相等,往往会把最小值适当减小一点作为最左边的端点,把最大值增大一点作为右边的端点;
(4)列频数分布表,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
(2)先定组数再定组距如问题1中的60个数据,最小的是1 900,最大的是4 160,两者相差4 160-1 900=2 260,若分为10组(当然,也可以选择另外大小的组数),2 260÷10=226,2 260÷9≈251.1,则可以考虑在226~251.1之间选择一个数作为组距.
注意:分组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先定组距再定组数如问题1中的60个数据,最小的是1 900,最大的是4 160,两者相差4 160-1 900=2 260,若以250为组距(当然,也可以选择另外大小的组距),2 260÷250=9.04,则可以考虑分成10组.
例 某校为了解本校200名14周岁女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任意抽取了20名女生,对其身高进行测量,结果(数据均为整数,单位:cm)如下:154 159 166 169 156 162 158 160 161 158164 158 153 157 162 165 151 160 158 148
(1)按组距为5将数据分组,则可分成 组.(2)列出频数分布表,在图中画出频数直方图.(3)20人中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4)该校14周岁女生身高在160 cm以上(包括160 cm)的大概有多少名?
解:(1)169-148=21,21÷5=4.2,故按组距为5将数据分组,可分成5组.(2)频数分布表如下:
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注意:列频数分布表时,分点的取法不同,频数可能不同,同样频数直方图也不同.
1.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一个样本中有80个数据,最小值为140,最大值为175,若确定组距为4,则分成的组数是 .
解析: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175-140=35,35÷4=8……3,故若确定组距为4,则分成的组数是9.
2.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个),并列出下列频数分布表:((1)全班有 名同学;(2)组距是 ,组数是 ;(3)跳绳成绩在100≤x<140范围的同学有 人,占全班同学的 %;(精确到0.01%)(4)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5)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跳绳成绩?
(5)这个班的跳绳成绩大多数在100≤x<140范围内,极少数在60≤x<80和180≤x<200范围内,中间大,两头小,符合正常的分布规律.
某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特色体育教育”,从全校八年级的各班分别随机抽取了5名男生和5名女生,共60人,进行各项体育项目的测试,了解他们的身体素质情况.下表是整理样本数据,得到的关于每个个体的测试成绩的部分统计表图.某校60名学生体育测试成绩频数分布表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说明:40~55分为不合格,55~70分为合格,70~85分为良好,85~100分为优秀)(1)表中的a= ,b= ;(2)请根据频数分布表,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频数直方图;(3)如果该校八年级共有150名学生,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身体素质良好及以上的人数为 .
解:(1)60×30%=18,30÷60×100%=50%,∴a=18,b=50%.(2)如图所示.
(3)150×(30%+50%)=120.
频数直方图制作步骤:(1)确定所给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将数据适当分组;(3)统计每组数据出现的次数;(4)绘制频数直方图.
数学七年级上册6.3 数据的表示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7756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6.3 数据的表示课文内容课件ppt</a>,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计算总体数目,4画图,5标上百分比,方法一表格形式,方法二条形统计图,方法五频数直方图,频数直方图,练一练,课后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3 数据的表示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7756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3 数据的表示课文课件ppt</a>,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新知,知识拓展,检测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6.3 数据的表示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6.3 数据的表示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文学类A,漫画类D,科普类C,历史类B,情景导入,新知探究,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堂小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