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同步测试题
展开1.看拼音,写字词。
(1)自信并不等同于jiā à ,qiān xū 也并不等同于nuò ruò 。
(2)他pěng 起陶罐,擦净上面的chén tǔ ,高兴地说:“这是gǔ dài 的东西!”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国王 骄傲 神气 住嘴
B.王朝 倒应 光结 美观
C.古代 价值 动手 倒影
D.痛快 镜子 尘土 着急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3)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4.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骄傲:①自豪;②自以为了不起;③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2)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我为祖国骄傲。
朴素: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②(生活)节约,不奢侈。
(3)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4)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5.陶罐作为珍贵的出土文物在博物馆中展出。下面是结合陶罐的经历写的“警世恒言”,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沉淀积累,历久弥新。
B.尺短寸长,正视自我;胸怀宽广,善待他人。
6.《克雷洛夫寓言》收录了( )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的203篇寓言。
A.英国B.美国C.俄国D.丹麦
7.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是针对什么情况来说的?( )
A.字的间架结构B.横画较多的字
C.竖画较多的字D.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
8.为下列句子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真的( )一个陶罐( )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A.“,!”B.“,。”C.“,”D.“,”!
9.本学年我们重点阅读了《大林和小林》《安徒生童话》《中国神话故事》和《快乐王子故事集》这几本书。你对书中的哪个人物(或故事)最感兴趣?为什么?请你结合书中内容简要写出理由。
10.阅读课文语段,完成下面练习。
《陶罐和铁罐》节选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1)选文运用 、 描写,为我们塑造了 的陶罐和 的铁罐。
(2)用“ ”画出体现陶罐能看到自己短处的语句,用“ ”画出体现陶罐能看到自己长处的语句。
(3)“ ”“ ”是铁罐对陶罐的称呼,体现了铁罐的 。
(4)联系课文说说“再说……”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可能是什么呢?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6 陶罐和铁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看拼音,写字词。
(1)自信并不等同于jiā à 骄傲 ,qiān xū 谦虚 也并不等同于nuò ruò 懦弱 。
(2)他pěng 捧 起陶罐,擦净上面的chén tǔ 尘土 ,高兴地说:“这是gǔ dài 古代 的东西!”
【解答】故答案为:
(1)骄傲 谦虚 懦弱;
(2)捧 尘土 古代。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国王 骄傲 神气 住嘴
B.王朝 倒应 光结 美观
C.古代 价值 动手 倒影
D.痛快 镜子 尘土 着急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光洁:光滑洁净。故“光结”的“结”错误。
故选:B。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嘲弄
(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高傲
(3)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质朴
【解答】(1)奚落:指讥笑;嘲弄,使人难堪。其近义词是“嘲弄”。
(2)傲慢:指没有礼貌,看不起别人。其近义词是“高傲”。
(3)朴素:指生活俭省,有节制;质朴。其近义词是“质朴”。
故答案为:
(1)嘲弄;
(2)高傲;
(3)质朴。
4.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骄傲:①自豪;②自以为了不起;③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②
(2)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我为祖国骄傲。 ①
朴素: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②(生活)节约,不奢侈。
(3)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①
(4)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②
【解答】(1)铁罐自以为了不起,故选②。
(2)我为祖国感到自豪,故选①。
(3)陶罐颜色、式样不浓艳,不华丽,故选①。
(4)我们生活节约的作风不能丢,故选②。
故答案为:
(1)②;
(2)①;
(3)①;
(4)②。
5.陶罐作为珍贵的出土文物在博物馆中展出。下面是结合陶罐的经历写的“警世恒言”,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沉淀积累,历久弥新。
B.尺短寸长,正视自我;胸怀宽广,善待他人。
【解答】《陶罐和铁罐》讲的是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但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故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沉淀积累,历久弥新。
故选:A。
6.《克雷洛夫寓言》收录了( )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的203篇寓言。
A.英国B.美国C.俄国D.丹麦
【解答】《克雷洛夫寓言》收录了俄国著名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的203篇寓言。
故选:C。
7.书写时要事先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是针对什么情况来说的?( )
A.字的间架结构B.横画较多的字
C.竖画较多的字D.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
【解答】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故选:D。
8.为下列句子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真的( )一个陶罐( )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A.“,!”B.“,。”C.“,”D.“,”!
【解答】提示语在后,后面加句号,提示的内容加引号,引号里的内容带有强烈的感叹语气,后面加感叹号,句子间的停顿,后面加逗号,即:“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故选:A。
9.本学年我们重点阅读了《大林和小林》《安徒生童话》《中国神话故事》和《快乐王子故事集》这几本书。你对书中的哪个人物(或故事)最感兴趣?为什么?请你结合书中内容简要写出理由。
我对《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印象最深,因为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解答】故答案为:
我对《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印象最深,因为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10.阅读课文语段,完成下面练习。
《陶罐和铁罐》节选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1)选文运用 语言 、 神态 描写,为我们塑造了 谦虚 的陶罐和 傲慢 的铁罐。
(2)用“ ”画出体现陶罐能看到自己短处的语句,用“ ”画出体现陶罐能看到自己长处的语句。
(3)“ 陶罐子 ”“ 儒弱的东西 ”是铁罐对陶罐的称呼,体现了铁罐的 傲慢无礼 。
(4)联系课文说说“再说……”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可能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虽然结实,但是也容易生锈啊!
【解答】(1)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选文运用语言、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我确实不敢碰你”可知,这句话是体现陶罐能看到自己短处的语句。阅读句子“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可知,这句话是体现陶罐能看到自己长处的语句。
(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陶罐子”“儒弱的东西”是铁罐对陶罐的称呼,体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
(4)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即可。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虽然结实,但是也容易生锈啊!
故答案为:
(1)语言 神态 谦虚 傲慢;
(2)我确实不敢碰你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3)陶罐子 儒弱的东西 傲慢无礼;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你虽然结实,但是也容易生锈啊!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97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漏课后作业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字组词,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按要求完成练习,根据画面的意思猜成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91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小虾巩固练习</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面词语归类,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口语交际,课内阅读我最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花钟练习: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9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花钟练习</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各就各位,花钟,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