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活页综合练习(附答案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16582/0-17068001002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活页综合练习(附答案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16582/0-17068001003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活页综合练习(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活页综合练习(附答案人教版),共5页。
第九单元活页综合练习(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油、盐、酱、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其中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A.植物油 B.食盐 C.米醋 D.白砂糖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3.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D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浓度 D.食盐的溶解度4.欲配制100 g 0.9%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是( A )A.0.9 g B.9 g C.99.1 g D.100 g5.(2023·重庆)某小组用NaCl固体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玻璃棒的作用只有引流B.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质量分数变大C.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D.实验中选用25 mL规格的量筒6.高氯酸钾(KClO4 )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B.20 ℃时, 将 2 g 高氯酸钾溶于 98 g 水中,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C.60 ℃时, 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7.3%D.80 ℃时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 40 ℃肯定有晶体析出7.氢氧化钙在一定量水里的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恒温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D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B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3·达州)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P点表示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t3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20%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3 ℃降到t1 ℃,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10.(2023·河北)20 ℃和60 ℃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 g和45.5 g,如图所示为对KCl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A.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 g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二、填空题(共33分)11.(7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现象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存在。(1)勤洗手是好的生活习惯。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用该肥皂洗手时,硬脂酸钠能把手上的油渍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而洗去,这一事实的原理是__乳化__(填“溶解”或“乳化”)。(2)在20 ℃时,将40 g硝酸钾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①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131.6__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__31.6__g,溶剂的质量为__100__g。②随着温度升高,上述混合物中硝酸钾固体的质量将__减少__。③医用酒精的溶质为__C2H5OH__(填化学式,下同),溶剂为__H2O__。12.(7分)小辰探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況。他取一只烧杯倒入一定量的水,用药匙将食盐一点点撒入水中,仔细观察食盐的变化直到食盐在水中消失。最后又用药匙向烧杯中加极少量高锰酸钾并观察。(1)对于食盐在水中不见了,小辰从微观角度进行了解释:__食盐以Na+和Cl-的形式扩散到水中去了__。(2)如果把上述食盐水倒入瓶子里封存起来,放置1个月,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小辰的猜想是:__不会__,小辰猜想的依据是:__溶液具有稳定性__。(3)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小辰的猜想是:__一样咸__,小辰猜想的依据是:__溶液具有均一性__。(4)小辰若要用大粒盐配制盐水,为使大粒盐尽快溶解,根据生活经验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方法一:__加热__;方法二:__搅拌__。13.(9分)完成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注:“实验现象”填“溶解”或“不溶解”。(1)上述实验说明同一种物质在__不同__的溶剂中溶解的能力__不同__。(2)为什么汽油可用来清除衣服上的油渍?__因为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__。(3)除去衣服上的油渍,用汽油洗和用洗涤剂洗其原理是否相同?__不同。前者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将其除去,后者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油污除去__。14.(10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__t1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_g__。(2)t2 ℃时,将60 g甲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150_g__。(3)t2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恒温蒸发溶剂、加入固体丙等。__。(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__降温结晶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t2 ℃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C__(填字母)。A.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15.(10分)在实验室里配制65 g 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__6.5__g。(2)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加速溶解__。(3)认真观察②,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__左盘应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__。(4)图④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瓶盖正放了__。(5)配制此溶液量取水时选用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D__(填字母)。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6)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④②③⑤①__。(7)若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__溶质__的质量保持不变,需要选用的仪器为量筒、烧杯、__玻璃棒、胶头滴管__。(8)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量取水__25__ mL,6%的氯化钠溶液__24__mL。(水的密度取1 g/cm3,结果精确到个位)16.(16分)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提炼证据、进行推理、形成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学习化学概念“饱和溶液”——实验“KNO3溶于水”。【实验用品】KNO3(研磨处理)、水、玻璃棒、三脚架、陶土网、酒精灯、烧杯等。【实验探究】在室温20 ℃下,向小烧杯中加入20 mL水,按下表中设计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实验反思】(1)KNO3预先研磨处理的目的是__增大接触面积,加速溶解__。(2)实验步骤__Ⅳ__(填实验序号,下同)中KNO3的浓度最大。(3)比较实验步骤__Ⅱ、Ⅲ__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可得出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另一种方法,即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四、计算题(共11分)17.(2023·怀化)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0.2_g__。(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设硫酸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 98 2 x 0.2 g eq \f(98,2) = eq \f(x,0.2 g) x=9.8 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eq \f(9.8 g,50 g) ×100%=19.6%。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序号①②③④X稀盐酸水水水Y锌粒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试管编号加入液体加入物质实验现象110 mL水一滴植物油__不溶解__210 mL汽油一滴植物油__溶解__310 mL水几小粒碘__不溶解__410 mL酒精几小粒碘__溶解__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推理实验结论Ⅰ加入2 g 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Ⅱ再加入5 g KNO3,搅拌部分溶解一定形成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溶质Ⅲ加热,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Ⅳ再加入5 g 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Ⅴ放在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冷却析出晶体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可用__降温__的方法结晶Ⅵ__加过量的水__,搅拌全部溶解一定形成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的质量,可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第九单元活页综合练习(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油、盐、酱、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其中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A.植物油 B.食盐 C.米醋 D.白砂糖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3.40 ℃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D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浓度 D.食盐的溶解度4.欲配制100 g 0.9%的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是( A )A.0.9 g B.9 g C.99.1 g D.100 g5.(2023·重庆)某小组用NaCl固体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玻璃棒的作用只有引流B.水倒入时洒出烧杯外,质量分数变大C.实验中会用到蒸发皿D.实验中选用25 mL规格的量筒6.高氯酸钾(KClO4 )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B.20 ℃时, 将 2 g 高氯酸钾溶于 98 g 水中,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2%C.60 ℃时, 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7.3%D.80 ℃时的高氯酸钾溶液冷却至 40 ℃肯定有晶体析出7.氢氧化钙在一定量水里的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恒温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D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B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3·达州)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P点表示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t3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20%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3 ℃降到t1 ℃,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10.(2023·河北)20 ℃和60 ℃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 g和45.5 g,如图所示为对KCl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A.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 g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二、填空题(共33分)11.(7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现象在生活、生产中广泛存在。(1)勤洗手是好的生活习惯。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用该肥皂洗手时,硬脂酸钠能把手上的油渍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而洗去,这一事实的原理是__乳化__(填“溶解”或“乳化”)。(2)在20 ℃时,将40 g硝酸钾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①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131.6__g。其中,溶质的质量为__31.6__g,溶剂的质量为__100__g。②随着温度升高,上述混合物中硝酸钾固体的质量将__减少__。③医用酒精的溶质为__C2H5OH__(填化学式,下同),溶剂为__H2O__。12.(7分)小辰探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況。他取一只烧杯倒入一定量的水,用药匙将食盐一点点撒入水中,仔细观察食盐的变化直到食盐在水中消失。最后又用药匙向烧杯中加极少量高锰酸钾并观察。(1)对于食盐在水中不见了,小辰从微观角度进行了解释:__食盐以Na+和Cl-的形式扩散到水中去了__。(2)如果把上述食盐水倒入瓶子里封存起来,放置1个月,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小辰的猜想是:__不会__,小辰猜想的依据是:__溶液具有稳定性__。(3)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小辰的猜想是:__一样咸__,小辰猜想的依据是:__溶液具有均一性__。(4)小辰若要用大粒盐配制盐水,为使大粒盐尽快溶解,根据生活经验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方法一:__加热__;方法二:__搅拌__。13.(9分)完成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注:“实验现象”填“溶解”或“不溶解”。(1)上述实验说明同一种物质在__不同__的溶剂中溶解的能力__不同__。(2)为什么汽油可用来清除衣服上的油渍?__因为植物油能溶解在汽油中__。(3)除去衣服上的油渍,用汽油洗和用洗涤剂洗其原理是否相同?__不同。前者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将其除去,后者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油污除去__。14.(10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__t1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_g__。(2)t2 ℃时,将60 g甲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150_g__。(3)t2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恒温蒸发溶剂、加入固体丙等。__。(4)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__降温结晶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5)t2 ℃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BC__(填字母)。A.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15.(10分)在实验室里配制65 g 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__6.5__g。(2)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加速溶解__。(3)认真观察②,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__左盘应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__。(4)图④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瓶盖正放了__。(5)配制此溶液量取水时选用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D__(填字母)。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6)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④②③⑤①__。(7)若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__溶质__的质量保持不变,需要选用的仪器为量筒、烧杯、__玻璃棒、胶头滴管__。(8)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量取水__25__ mL,6%的氯化钠溶液__24__mL。(水的密度取1 g/cm3,结果精确到个位)16.(16分)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提炼证据、进行推理、形成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学习化学概念“饱和溶液”——实验“KNO3溶于水”。【实验用品】KNO3(研磨处理)、水、玻璃棒、三脚架、陶土网、酒精灯、烧杯等。【实验探究】在室温20 ℃下,向小烧杯中加入20 mL水,按下表中设计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实验反思】(1)KNO3预先研磨处理的目的是__增大接触面积,加速溶解__。(2)实验步骤__Ⅳ__(填实验序号,下同)中KNO3的浓度最大。(3)比较实验步骤__Ⅱ、Ⅲ__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经分析推理,可得出将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另一种方法,即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四、计算题(共11分)17.(2023·怀化)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0.2_g__。(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设硫酸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 98 2 x 0.2 g eq \f(98,2) = eq \f(x,0.2 g) x=9.8 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eq \f(9.8 g,50 g) ×100%=19.6%。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序号①②③④X稀盐酸水水水Y锌粒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试管编号加入液体加入物质实验现象110 mL水一滴植物油__不溶解__210 mL汽油一滴植物油__溶解__310 mL水几小粒碘__不溶解__410 mL酒精几小粒碘__溶解__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推理实验结论Ⅰ加入2 g 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Ⅱ再加入5 g KNO3,搅拌部分溶解一定形成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溶质Ⅲ加热,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Ⅳ再加入5 g KNO3,搅拌全部溶解不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Ⅴ放在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冷却析出晶体一定形成饱和溶液KNO3可用__降温__的方法结晶Ⅵ__加过量的水__,搅拌全部溶解一定形成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的质量,可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