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达标练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97678/0-17064005294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达标练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97678/0-17064005294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A.B.
C.D.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3.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生煤炉的房间放一盆水防煤气中毒
B.用发霉的花生榨食用油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使用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4.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5.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试管分别充满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橡皮塞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6.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备受关注,到2030年全国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努力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不使用一次性餐具B.大力增加绿地面积
C.大量使用燃油车代步D.使用无纺布购物袋
7.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C60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生铁和钢的主要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D.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钠原子和硫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8. 归纳整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9.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气体,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实验室制取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它进行相关的性质研究。装有液态CO2的灭火器可用于图书馆灭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O2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B.常温常压下CO2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C.CO2一般不会对书籍造成损害D.液态CO2可以在常温常压下保存
10.2022年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为“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节约用纸,双面使用
B.提高煤的开采水平,推广利用煤进行火力发电
C.生活垃圾,科学处理
D.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11.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 mL紫色石蕊溶液和5 mL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左侧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右侧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相同体积的水和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D.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12.下列二氧化碳的性质中,与其“可用于灭火”这一用途无关的是
A.密度比空气大B.不可燃
C.不支持燃烧D.常温下是气体
13.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2.如图所示向盛有点燃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现下方的蜡烛先熄灭,上方的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它既不能 ,也不 ,因此可用二氧化碳来 。
3.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薄铜片受热时生成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趁热将图A中的薄铜片插入图B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可观察到薄铜片的颜色变化是 ;振荡集气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下图装置研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关闭止水夹K,将足量NaOH溶液挤进烧瓶,振荡,打开止水夹K,水倒吸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1)CO2与NaOH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2)打开止水夹后,水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取下烧瓶,打开橡胶塞,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空气中各组分含量:稀有气体CO2 O2 N2(由少到多)
B.氯元素的化合价:HCl Cl2 NaClO NaClO3(由低到高)
C.元素种类:液氧 干冰 高锰酸钾 空气(由少到多)
D.微粒最外层电子数:He C S K+(由少到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训练题,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