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
展开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B.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所以都可以用作燃料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B.二氧化碳气体能灭火,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燃不助燃
C.镁带燃烧能产生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D.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存期
3.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偏高,会导致海洋酸化
D.同一年度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夏季会明显高于冬季
4.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变为无色
C.人处在CO和CO2浓度过大环境都会死亡,所以两种气体都有毒
D.一氧化碳能用于治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5.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应把混合气体通过
A.少量的水 B.灼热的氧化铜 C.澄清的石灰水 D.点燃
6.同学们将燃着的蜡烛粘在盘子底部,向盘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再将干而冷的玻璃杯罩在蜡烛上方并倒扣在盘子中(如图)。有关实验现象与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验初,玻璃杯内壁出现水雾 B.实验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C.实验结束后,玻璃杯内的水面下降 D.蜡烛熄灭后,玻璃杯内气体只有水蒸气
7.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力。下列做法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焚烧垃圾
C.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D.绿色出行
8.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9.“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10.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B表示的物质有毒
C.C表示的物质可以灭火 D.D对应的物质可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二、判断题
11.二氧化碳有毒,含量过高会致人死亡( )
12.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
13.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使用氢氧化钠溶液( )
14.固态水常被称为“干冰”。( )
15.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 )
三、填空题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写化学式)的排放量。
17.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两者就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 )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同种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
(2)两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18.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屋子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的排放量,
(2)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有人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6)在工业上可利用CO和NaOH通过化合反应制备HCOONa(甲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9.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表表示汽车的行驶速度与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污染物 | 速率(km/h) | ||
50 | 80 | 120 | |
一氧化碳/g | 8.7 | 5.4 | 9.6 |
氮的氧化物/g | 1.0 | 1.2 | 3.8 |
碳氢化合物/g | 0.7 | 0.6 | 0.8 |
问:
(1)从上表中你认为,要使污染程度最小,汽车的速度应保持在____。
(2)汽车尾气产生的CO气体,能与血液中的______结合会导致人体中毒;CO燃烧时产生的______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加剧温室效应。
(3)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____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请你写出两条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四、综合应用题
21.二氧化碳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回答问题:
I.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实验2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II.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该体系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根据循环体系,推断化合物甲可能含_____元素,理由是_____;该体系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_____(写二条即可)。
22.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 ________ 关系密切.
(2)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标号).
A 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 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g
(3)甲、乙、丙都是常见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和丙都可以作燃料,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乙能引起“温室效应”,则乙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甲转化为丙的途径有多种,写出通过化合反应的方式,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 .
(4)实验室用图3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中的橡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________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________ .
(5)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份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结束后放出4.4g气体,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
23.某学习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A和装置B分别进行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B中夹持装置省略)
①补画装置A通入氢气的导管____,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装置B中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0.01摩尔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③关于装置B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
B 本装置中尾气处理的目的就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C 玻璃管减少的质量一定小于石灰水增加的质量
D 根据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可算出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
④从反应物角度看:装置A和装置 B的不同之处是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D
4.A
5.C
6.A
7.D
8.A
9.D
10.A
11.×
12.错误
13.√
14.错误
15.错误
16. 氧
17. B 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 C+CO22CO;2CO+O22CO2
18. CO2 CO2+Ca(OH)2=CaCO3↓+H2O
CH4+2O2点燃__CO2+2H2O CO2+4H22H2O+CH4 否 若空气中CO2含量太低,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O+NaOHHCOONa
19. 用锅盖盖灭 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20. 80km/h 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 烟尘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开发利用新能源
21.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有无色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光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2. 最外层电子数 AB CO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 长颈漏斗和试管中出现液面差 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20%
23. H2+CuOCu+H2O 0.64g c H2无毒、CO有毒,因此A装置可以敞口,B装置需要再密封容器中进行实验且对尾气进行处理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下列法正确的是,区别H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当堂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