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时练习
展开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感觉 B.反射 C.运动 D.冲动
【答案】B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
D.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
【答案】C
【解析】前者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后者缩手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属于条件反射。
3、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就必然有反射活动
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答案】C
【解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发生反射活动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发生反射时感受器必须有一定强度的刺激,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4、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时(如图),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体表,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的信息,常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图中结构1接受一定的刺激后,可由相对静止的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
C.图中结构3为神经节,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D.图中结构4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为效应器
【答案】B
【解析】牵涉痛是生来就有的,为非条件反射,A错误;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会产生兴奋,由相对静止的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B正确;大脑皮层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C错误;结构4为传入神经,内脏和体表作为感受器,D错误。
5、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
刺激部分 | 反应 | |||
破坏前 | 破坏后 | |||
左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答案】C
【解析】由表可知,破坏前,左右后肢都能正常收缩,说明反射弧完整,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收缩,说明破坏的位置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说明破坏的位置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综合上述内容,所以破坏的部位可能是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6、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抵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抵制效应器的活动
【答案】A
【解析】 拔牙时痛觉是由于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形成的;拔牙时注射的局部麻醉药可阻断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从而使神经冲动无法到达大脑皮层,无法形成痛觉。
7、甲、乙两只狗受到灯光刺激后,虽然都没有看到或吃到食物,但经观察发现甲狗有唾液流出,乙狗没有,这一实验说明( )
A.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无关刺激
B.灯光对乙狗来说为非条件刺激
C.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条件刺激
D.灯光对乙狗来说为条件刺激
【答案】C
【解析】在条件反射未建立时,灯光对甲、乙两只狗分泌唾液来说,均属于无关刺激。在没有看到或吃到食物时,观察发现甲狗有唾液流出,乙狗没有,说明甲狗已经建立了条件反射,灯光对甲狗来说,已成为条件刺激。
8、巴甫洛夫曾经做了如下的经典实验: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关于此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都属于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答案】C
【解析】喂食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喂食和铃声多次结合刺激后,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最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发生,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形成了这种反射活动,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了新的联系,构成了新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的反射弧;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而喂食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因此两种反射的反射弧不可能完全相同。
9、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效应器的反应也属于反射
C.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至少有两个
D.反射发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及完整的反射弧
【答案】B
【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能发生反射;完成反射活动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直接刺激传出神经,虽然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但不能算作反射;最简单的反射弧可以由两个神经元组成。
10、“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答案】B
【解析】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则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射和反射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条件反射的意义,训练小狗趴下的过程是这样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射和反射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条件反射的意义,训练小狗趴下的过程是这样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