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3溶液的溶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8959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3溶液的溶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8959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3溶液的溶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8959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3溶液的溶度
展开
这是一份(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3溶液的溶度,共10页。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3溶液的溶度一.选择题(共11小题)1.现有一杯5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降温到20℃ D.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2.《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会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一段时间后,氯化钠再次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直保持不变 B.氯化钠能杀菌是因为氯化钠是一种有毒物质 C.该口罩中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因此不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该“特效口罩”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反复多次实验进行检验3.天宫课堂“点水成冰”实验中用到了醋酸钠。20℃时按下表配制溶液,已知:2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24g,6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40g。序号①②③ ④醋酸钠的质量/g10012014016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所得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C.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7:5 D.④中溶液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4.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时小明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杯子中各注入100克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30克、40克和50克食盐(如图)。充分溶解后这三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5.科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D.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6.将80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6%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480g B.400g C.320g D.80g7.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B.某些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反应现象 C.利用化学反应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质量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甲3535.53636.537乙13.320.931.639.145.8丙6.98.19.611.112.7A.3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68g溶液 C.降低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1%9.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克31.663.9110169246A.4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克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10.某技术员在分析醋酸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该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 )A.5% B.14% C.20% D.25%11.室温时,往盛有8.7g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6.5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CO2为2.2g B.原固体混合粉末中钙元素为4g C.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 D.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5g二.填空题(共1小题)12.奥密克绒病毒传染性强,疫情防控不可松懈。我们要坚持科学防疫,出行佩戴口罩,坚持每天锻炼,注意合理膳食。(1)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 (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2)“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试剂,其中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3)“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将50克含NaClO5%的次氯酸钠溶液稀释至1%,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克。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9.3溶液的溶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现有一杯5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降温到20℃ D.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解答】解:A、饱和硝酸钾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会使溶剂的质量增多,从而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正确。B、饱和硝酸钾溶液当恒温蒸发水时,因温度没变,所以溶解度也没改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不正确。C、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溶质会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该选项正确。D、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氯化钠溶解,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加,所以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正确。故选:B。2.《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会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一段时间后,氯化钠再次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直保持不变 B.氯化钠能杀菌是因为氯化钠是一种有毒物质 C.该口罩中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因此不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该“特效口罩”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反复多次实验进行检验【解答】解:A、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断改变,是因为水分不断蒸发,该选项不正确。B、氯化钠无毒,该选项不正确。C、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没有温度变化,是因为氯化钠溶解吸收的热量与钠离子、氯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相等,因此伴随着能量变化,该选项不正确。D、该“特效口罩”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反复多次实验进行检验,该选项正确。故选:D。3.天宫课堂“点水成冰”实验中用到了醋酸钠。20℃时按下表配制溶液,已知:2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24g,6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40g。序号①②③ ④醋酸钠的质量/g10012014016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B.所得溶液中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C.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7:5 D.④中溶液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解答】解:A、2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24g,所以①中100g醋酸钠完全溶解在100g水里,①中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B、2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24g,③中140g醋酸钠在100g水里只能溶解124g,形成饱和溶液;④中160g醋酸钠在100g水里只能溶解124g,形成饱和溶液。说法正确。C、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124g:100g=31:25。说法错误。D、2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24g,60℃时,醋酸钠溶解度为140g。④中加160g醋酸钠,所以④中溶液升温至60℃,溶质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说法正确。故选:C。4.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时小明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杯子中各注入100克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30克、40克和50克食盐(如图)。充分溶解后这三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解答】解:甲中能够溶解30g氯化钠,溶质质量分数=≈23.1%,乙和丙中溶解的氯化钠质量都是36g,质量分数都是×100%≈26.5%,因此充分溶解后这三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故选:B。5.科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D.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解答】解: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是因为原子得失电子后得到离子,该选项不正确。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该选项正确。C、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该选项不正确。D、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一定相等,例如反应物中的物质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即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过量时,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该选项不正确。故选:B。6.将80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6%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480g B.400g C.320g D.80g【解答】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由题意得:80g×36%=(80g+x)×6%,解得:x=400g,所以需加水的质量为400g。故选:B。7.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B.某些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反应现象 C.利用化学反应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质量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解答】解:A、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某些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影响反应现象,如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反应现象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利用化学反应不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甲3535.53636.537乙13.320.931.639.145.8丙6.98.19.611.112.7A.3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68g溶液 C.降低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1%【解答】解:A、根据表格数据得出,30℃时,甲的溶解度为36.5g,乙的溶解度为39.1g,36.5g<39.1g,故选项说法正确;B、20℃时,甲的溶解度为36g,则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甲,所以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8g甲,将2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溶解18g,溶液的质量为50g+18g=68g,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则降低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10℃时,丙的溶解度为8.1g,则10℃时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错误;故选:D。9.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克31.663.9110169246A.4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克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解答】解:A、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是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不是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故错误;B、20℃时,131.6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克。故错误;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不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因为没有说明水的质量,故错误;D、2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比6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小,因此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故正确;故选:D。10.某技术员在分析醋酸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该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 )A.5% B.14% C.20% D.25%【解答】解:设醋酸的水溶液中水的质量为x,醋酸的质量为y,则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x××100%=x,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为y××100%=y,由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100%=80%,解得=3,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5%。故选:D。11.室温时,往盛有8.7g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混合粉末的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6.5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CO2为2.2g B.原固体混合粉末中钙元素为4g C.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 D.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6.5g【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6g+100g﹣108.4g=2.2g,故A正确;B、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的HCl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z。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111 44x y z 2.2g 解得:x=5g 解得:y=3.65g 解得:z=5.55g则氧化钙的质量为10.6g﹣5g=5.6g设消耗的HCl的质量为a,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bCaO+2HCl═CaCl2+H2O56 73 1115.6g a b 解得:a=7.3g 解得:b=11.1g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为5g×+5.6g×=6g,故B错误。C、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95%,故C错误。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55g+11.1g=16.65g,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1小题)12.奥密克绒病毒传染性强,疫情防控不可松懈。我们要坚持科学防疫,出行佩戴口罩,坚持每天锻炼,注意合理膳食。(1)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 过滤 (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2)“84”消毒液(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试剂,其中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3)“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将50克含NaClO5%的次氯酸钠溶液稀释至1%,需向原溶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200 克。【解答】解:(1)戴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过滤相似;(2)在次氯酸钠(NaClO)中,钠显+1价,氧显﹣2价,由化合价原则可知,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价;(3)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50g×5%=(50g+x)×1%x=200g。故答案为:(1)过滤;(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