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陶罐和铁罐教学ppt课件
展开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一般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代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作家名片:黄瑞云,湖南娄底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理事,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主要作品:《老子本原》《历代抒情小赋选》《魔镜》《黄瑞云寓言》等。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默读课文,说一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陶罐 骄傲 谦虚 懦弱恼怒 惊讶 尘土 捧起古代 价值 相提并论
①居住。②存在,置身。③跟别人一起生活, 交往。④办理,决定。
①地方。②机关,或机关、团 体里的部门。
一只小松鼠来到了我们的住处( ),与我们相处( )和睦。
( )盛大
( )盛饭
①兴旺。②炽烈。③丰富,华美。④热烈,大规模的。⑤深厚。⑥姓。
①把东西放进去。②容纳。
笔画较多:骄、傲、谦、虚、懦、弱、 提、捧笔画较少:尘、讶、代、价
“亻”窄“敖”宽。“敖”第五笔横折钩从横中线下起笔,下斜至竖中线左拐。反文的首笔撇的撇尖轻接左边第三横,末笔撇和捺相交于右下格。
“讠”窄“兼”宽。“讠”横折提从横中线起笔。“兼”中间的长横在横中线上,两端出头,两竖左短右长,撇、捺收笔持平。
左上包右下。“七”的竖弯钩竖段在竖中线,过田字格中心再右弯钩出。“业”,左竖在竖中线,末笔横长。
左略窄右略宽。第八笔竖折折钩的横段略高于左边的相应横段,末笔提从竖中线起笔,略长于左边的末笔提。
【奚落】【傲慢】【轻蔑】【懦弱】【相提并论】
轻视别人,对别人没有礼貌。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讥讽嘲笑。软弱,不坚强。轻视;不放在眼里。
说一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很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
结合课文插图,思考:课文围绕陶罐和铁罐两个主要角色,写了几个场景?
根据故事的场景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说一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9):写铁罐自恃坚硬,奚落陶罐。陶罐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第二部分(10~17):写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连影子也见不到了。
读课文第1~9自然段,说一说: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因为铁罐很骄傲,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比陶罐坚硬,陶罐一碰就会碎,简直比自己差远了,所以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注意读出人物各自不同的语气。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铁罐——傲慢无礼 陶罐——谦虚宽容
默读第10~17自然段,想一想: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人们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因为铁罐已经被氧化,不复存在了。
陶罐和铁罐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陶罐在被擦拭干净后光洁如初、朴素美观,还具有不朽的文物价值; 铁罐连影子也见不到了。
再读课文,说说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优点:铁罐坚硬结实,不容易摔碎;陶罐光洁、朴素、美观,不会被腐蚀。 不足:铁罐不耐腐蚀;陶罐易碎。
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活中的事物和人都各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能因
为自己某方面比别人强,就感觉高人一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谦和、友善,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默读《北风和太阳》,思考下面的问题。 1.北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故事最后,北风为什么悄悄溜走了?
比较《北风和太阳》中的北风与《铁罐和陶罐》中的铁罐,说说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性格上:这两个角色都只看得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 结局上:两个角色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铁罐最终连影子“也没见到”,而北风最终“悄悄溜走了”。
铁罐:傲慢、轻蔑、恼怒、愤怒
陶罐:谦虚、友善、宽容、大度
荒凉废墟(10-17)
陶罐:光洁朴素、成为文物
铁罐:无影无踪、化为泥土
本文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骄_____( )
傲_____( )
谦_____( )
虚_____( )
弱_____( )
捧_____( )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写了国王的橱柜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______和______,要善于发现别人的______,正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和睦相处。
铁罐为什么会消失: 铁制品在存放的过程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气逐渐侵蚀,形成铁锈,即一种红褐色的粉末。随着岁月的流逝,铁制品被层层氧化,逐渐变成一层一层的粉末,最终消失不见。
默读指导:默读课文时要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思考,还可以动笔勾画出关键的语句,通过“读”“思”“画”等方法理解课文的内容。
参考答案: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很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
参考答案: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老师指导:《北风和太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光使用暴力是无法令人心服口服的。相反,给人温暖、尊重,让人心悦诚服,才是胜利者。想要知道故事中的北
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就要先读故事,在文中分别找出描写北风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及描写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然后将这些语句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在性格上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结局上的相似之处是:都以失败告终,铁罐最终连“影子也没见到”,而北风最终“悄悄溜走了”。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陶罐和铁罐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陶罐和铁罐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6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课件ppt、6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练习doc、6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陶罐和铁罐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陶罐和铁罐课文ppt课件,共2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陶罐和铁罐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陶罐和铁罐说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