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A卷)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程提优测评卷(人教版)
展开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基础过关测评(A卷)
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B | D | B | C | D | D | C | B | D | C | B | C | A | B | B | B |
1.B
2.D
3.B
4.C
5.D
6.D
7.C
8.B
【分析】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结合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实验时,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蒸馏时,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9.D
10.C
11.B
【详解】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NaNO2、Na2O2、SO2三种物质中没有氧气,故选项A不正确;B、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B正确;C、NaNO2、Na2O2、SO2都不含有氧分子,故C不正确;D、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D不正确;故选B。
12.C
【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详解】A、氢元素显+1价,设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0,则x=-2价,故选项错误;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S属于单质,故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错误;C、氧元素显-2价,设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2)×2=0,则y=+4价,故选项正确;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z+(-2)×4=0,则z=+6价,故选项错误。故选:C。
13.A
14.B
【详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一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Mg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C、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可表示为:,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故选:B。
15.B
【详解】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2O3,相对分子质量为160,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2x +16×3=160,解得x=56;故选B。
16.B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化物,法维拉韦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不正确;B、法维拉韦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4×3) =10:7,选项说法正确;C、该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中氢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不含中子,选项说法不正确;D、1个法维拉韦分子中含有1个氟原子、4个氢原子,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
17.2H O N2
18.元素
19.明矾 过滤 ac 消毒
20.气泡 液面上升 2:1 水氢气+氧气(或) 氢气 燃着的木条
元素 氢、氧
21.产生泡沫多少 1 第2组实验以肥皂水为变量,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 湖水 煮沸 另取相同量山泉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
【详解】(1)对比②和⑧可知,加入相同量肥皂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依据的现象是产生泡沫多少,故填:产生泡沫多少。
(2)设计第2组实验时,为控制水的硬度相同,混合溶液用量应相同,⑤中x应为1,故填:1。
(3)第2组实验以肥皂水为变量,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故填:探究肥皂水多少与产生泡沫量的关系。
(4)由上述三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故填:硬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少,软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多。
(5)硬度越大,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越大,故硬度最大的水样是湖水,故填:湖水。
(6)由表中数据可知,煮沸后的自来水相对于自来水,观察到泡沫产生时所需肥皂水的用量减小,硬度减小,故煮沸可以降低自来水硬度,故填:煮沸。
(7)另取相同量山泉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故填:另取相同量山泉水,滴加肥皂水记录产生泡沫所需肥皂水量,大于自来水所需肥皂水量,说明山泉水硬度大于自来水。
22.7:1:12 80 35% 混合物 易(可、能)溶于水(合理即可)
【解析】(1)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
(2)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1×4+16×3=80
(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5%;
(4)因为35%>34.3%,所以这袋硝酸铵是混合物;
(5)由图中标签可知,要防潮,说明硝酸铵易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