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反射活动,理解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建立反射弧的结构模型,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部分与整体相联系的生命观念。
2.通过分析巴甫洛夫经典实验,能够归纳和概括出条件反射的特点和建立过程,可以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3.简述如何训练宠物形成特定的条件反射,并总结条件反射对生物体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反射的概念及类型。
2.反射弧的结构。
3.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反射弧的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意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温故知新】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大家还记得由哪几部分组成吗?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依赖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以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内环境稳态。那么神经系统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引出本节课主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思考回答: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5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
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了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讨论:
1.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分别涉及了神经系统的哪些结构?
2.我们知道手指被刺扎后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在后,这有人来说有何重要意义?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手指被刺扎,皮肤中的感受器接受到了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脊髓中的中枢,中枢的反应通过传出神经传导到上肢的肌肉,肌肉的协同收缩与舒张,使手缩回。同时,脊髓会将信号送到大脑皮层,产生疼痛的感觉并意识到手被扎。
2.缩手在前,可以使机体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机体受到伤害。之后产生感觉,有助于机体对刺激的利弊作出判断与识别,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更有预见性地对环境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新课学习
一、反射与反射弧
展示膝跳反射动画,结合课本P23页膝跳反示意图,引导学生归纳神经信号传导路径。
【提出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
(2)完成上述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
1.反射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反射?请举例说明反射活动。
(2)请判断以下是否属于反射?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草履虫会趋利避害;手被针刺后会感到疼痛。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反射概念。
2.反射弧
【提出问题】
(1)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反射弧包括哪些环节?以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为例进行分析。
【思考讨论】展示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示意图,并让学生亲自感受膝跳反射,引导学生完成P23页思考讨论题:
(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2)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3)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例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4)这些实例中的神经中枢都是脊髓吗?效应器只有肌肉吗?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结合学生归纳内容,总结概括反射孤的组成部分。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展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
强调:
(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2)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探究。
【思考1】感觉的形成属于反射吗 ?有感觉不能动和能动无感觉是什么原因 ?
【思考2】(非条件)反射发生的条件 ?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七岁以下的儿童。该病毒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思考3】
(1)某“脊灰”患者体检无膝跳反射,其膝跳反射反射弧的哪一个环节可能受到了损伤?
(2)若针刺“脊灰”患者下肢,患者是否还能产生感觉?
二、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PPT展示介绍巴甫洛夫以及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以动画形式展示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的条件反射形成过程,分析此过程中的非条件刺激、无关刺激、条件刺激。请学生举例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体会其意义。
回顾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思考以下问题:
(1)食物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是否属于反射活动?
(2)铃声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是否属于反射活动?
(3)这两种反射活动有何不同?
【提出疑问】巴甫洛夫在训练过程中,是如何将铃声刺激和食物刺激联系起来的?
概括总结: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继续思考】
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否是永久的?
若不是永久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消退?
总结:条件反射的消退,也是学习过程,同样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提问:
(1)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机制对于我们的学习具有怎样的启发意义呢?
(2)条件反射的建立对个体的生存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列表分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差异。
观察动画和示意图,尝试归纳。
神经信号传导路径:膝盖骨下韧带,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肌肉。
大胆思考,积极展示。
思考回答,尝试总结。
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
强调: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感受膝跳反射,激发学习兴趣。
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1)不能。部分反射没有中间神经元参与。
(2)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眨眼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4)不是。
结合思考讨论,进行归纳。
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向神经中枢传导。
神经中枢:位于中枢神经内,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兴奋传导至肌肉或腺体。
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可以对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反应。
思考讨论,探究问题。
【思考1】感觉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将信息沿着传入神经等,传导到大脑皮层。内脏和躯体上的刺激信息,许多时候需要经过脊髓白质中的上行传导束。感觉形成的过程,信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感觉的形成不属于反射。其他部位正常,传出神经或效应器病变,会导致有感觉但不能动。如果是高位截瘫,四肢受到刺激会发生反射,但没有感觉形成,因为信息不能沿着脊髓的白质传到大脑皮层。如果感受器或传入神经被麻醉,刺激后既没有感觉形成,也无运动发生。
【思考2】适宜种类和强度的刺激;反射弧结构的完整;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没有控制。
【思考3】(1)神经中枢。
(2)能。
观看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思考分析,并回答问题。
(1)是。狗被喂食分泌唾液,是一种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简单发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2)是。狗听列铃声分泌唾液,是一种出生后在生活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复杂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学生思考回答。
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反射)+无关刺激(唾液分泌)形成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学生继续思考。
不是。
不用非条件刺激。
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作答。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小结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归纳。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作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作反射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理清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题;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反射与反射弧,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巩固,课堂小结,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