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及反思
展开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 简述什么叫反射及反射的类型(生命观念)
- 以膝跳反射为例分析反射弧的组成(科学思维)
- 简述如何训练宠物形成特定的条件反射,并总结条件反射对生物体的意义(科学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反射的概念及类型;反射弧的结构;条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义
2.难点:反射弧的结构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较为简单,且在初中学习中已有涉及,所以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可采用师生谈话结合讨论的方法进行。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视频图片,以此烘托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情境导入 | 【温故知新】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大家还记得由哪几部分组成吗?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依赖于神经系统,那么神经系统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引出本节课主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思考回答: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5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 | 回顾旧知,加强知识内容的衔接
|
新课学习 | 1.反射与反射弧 【提出问题】什么是反射?请举例说明反射活动 请判断以下是否属于反射?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草履虫会趋利避害;手被针刺后会感到疼痛。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反射概念
【提出问题】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反射弧包括哪些环节,以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为例进行分析?
【思考讨论】展示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示意图,并让学生亲自感受膝跳反射,引导学生完成p23页思考讨论题: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例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深化思考】若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损,感受器受刺激后,人是否有感觉,是否能完成缩手反射? 若损伤的是传出神经或脊髓相应的中枢呢,结果又是如何? 教师总结归纳反射完成的条件。
【实验探究】有一只吉娃娃的总脊髓一侧剥离出一根神经,如何通过实验判断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通过缩手反射示意图,结合神经传导方向,分析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2.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以动画形式展示狗的唾液分泌与铃声关系的条件反射形成过程,分析此过程中的非条件刺激、无关刺激、条件刺激。请学生举例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体会其意义。 列表分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差异。
|
大胆思考,积极展示
思考回答,尝试总结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感受膝跳反射,激发学习兴趣 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学以致用
观察思考
观看动画,思考分析
归纳与整理信息 梳理知识框架 |
结合实例,引发思考
以问题串形式,引导思考
增强信息处理能力,加强逻辑关系训练
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生命观念的核心素养养成
科学探究能力的养成
图文结合,加深理解记忆 |
小结 布置作业 |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归纳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题;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 理清逻辑关系,构建知识框架 | 巩固落实 加强理解 |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共10页。
高中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温故知新,问题探讨,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