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学案及答案
展开学习课题:4.2《特异性免疫》学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 通过图文分析阐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科学思维)
- 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明确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 从系统的视角,信息的视角阐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生命观念)
- 认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三大系统的协同合作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向周围人宣传健康知识(社会责任)
【思考讨论】
天气突然降温,某同学不停地打喷嚏,初步判断是感冒。身边的好朋友都劝她赶快去医院,但她坚持不去,说: “反正我去不去医院、吃不吃药都得一周左右才能好。”
这位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答案:该同学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感冒的病程一般为一周左右。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首先要识别外来入侵的细菌或病毒、然后要作出反应直至最后清除病原体,这些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自主梳理】P71-76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在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一组蛋白质作为分子标签,能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所识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当它们入侵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出来。
二、体液免疫
1.概念: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基本过程
(1)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2)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3)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4)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
(5)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6)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3. 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4. 记忆B细胞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三、细胞免疫
1.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基本过程
(1)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2)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
(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4)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3. 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
4. 记忆T细胞当再接触相同抗原时,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5.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1)系统角度: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这三个系统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它们之间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取代另外两方。
(2)信息角度: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导学案,文件包含42特异性免疫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42特异性免疫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导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导学案,共5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学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