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基本不等式(第2课时)--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2 次下载
-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2 次下载
- 3.1.1(第2课时)函数概念的综合应用--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3 次下载
- 3.1.2函数的表示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3 次下载
- 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同步(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案 2 次下载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3.1.1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2019)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的第一节《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一课时)。以下是本节两个课时的安排:
| 第一课时 | 第二课时 |
课时内容 | 函数的概念 | 函数的表示、概念的应用 |
所在位置 | 教材第60页 | 教材第64页 |
新教材 内容分析 | 函数是现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关系和规律的最为基本的数学语言和工具,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区间的概念,通过同一函数的概念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
核心素养 培养 | 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函数概念,不仅把函数理解为刻画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语言和工具,也把函数理解为实数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培养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 借助第一课时的理论依据得到同一函数的概念,通过例子让学生掌握函数定义域,函数值的求法,强化学生的数学运算、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
教学主线 | 函数的概念. |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初中函数的概念把函数看成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根据这个观点,有些函数很难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对于这个函数,如果用变量观点来解释,会显得特别勉强。但用高中集合、对应的观点来解释就十分自然。但是有具体的实例归纳出函数的概念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也是一个挑战。
三.学习目标
1、学生能通过观察、辨析具体实例的共同属性,逐步抽象出用集合的语言刻画的函数的概念;
2、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要素;
3、学生能求出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及具体的函数值;
4、通过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函数概念的过程,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学重点
重点:建立“对应关系说”观点下用集合语言表述的函数概念,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难点: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提炼出函数要素,并由此抽象出函数概念;理解函数的对应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城北面的一个名字叫奇迹广场上。奇迹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有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比萨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的罗马式建筑风格。1987年12月,奇迹广场(包括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比萨斜塔位于大教堂后面右侧,它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直径16米,总重约14453吨。塔身向东南方向倾斜,倾斜角度3.99度。
某物体从比萨斜塔的塔顶自由下落,物体下落的高度(m)与所用时间t(s)的平方成正比,这个规律用数学式子可以描述为=gt2,其中g取9.8 m/s2 .
【想一想】 物体下落的高度(m)是所用时间t(s)的函数吗?
【提 示】 是.
-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问题】 ① 某“复兴号”高速列车加速到350 km/h后保持匀速运行半小时.这段时间内,列车行进的路程S(单位:km)与运行时间t(单位:h)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350t. 其中,t和S是两个变量,而且对于t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所以S是t的函数.
② 某电气维修公司要求工人每周工作至少1天,至多不超过6天.如果公司确定的工资标准是每
人每天350元,而且每周付一次工资,那么你认为该怎样确定一个工人每周的工资? 一个工人的工资w(单位:元)是他工作天数d的函数吗?
显然,工资w是一周工作天数d的函数,其对应关系是w=350d.
其中,d的变化范围是数集A={1,2,3,4,5,6},w的变化范围是数集B={350,700,1 050,
1400,1 750,2 100}.对于数集A中的任一个工作天数d,按照对应关系w=350d,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工资w与它对应.
③ 图3.1-1是北京市2016年11月23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变化 图.如何根据该图确定这一天内任一时刻th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值I?你认为这里的Ⅰ是t的函数吗?
【思考1】(1)根据对应关系S=350t,这趟列车加速到350 km/h之后,运行一小时就前进350 km,
这种说法对吗?
(2)①和②中的函数有相同的对应关系,他们是同一个函数吗?
(3)你能根据图3.1-1,找到中午12时的AQI值吗?
(4)上述3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示】 (1)错误;没有关注到t的取值范围。
(2)不是;自变量的取值集合不同。
(3)中午12时,空气质量指数为良好,数值介于50到100之间。
(4)上述问题的共同特征有:
① 都包含两个非空的数集,用A,B来表示;
② 都有一个对应关系;
③ 尽管对应关系的表示方法不同,但是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
根据对应关系,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相对应。
【设计意图】 数学中的概念通常是用符号来表示的。学生总结三个实例的共同属性,能够认识到函数的本质,这时及时地引进数学符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把符号和它所代表的实质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看到符号时就能够联想起符号所代表的本质特征,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
(二)函数的概念
1. 函数:一般地, 设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数,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函数,记作。其中,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的值相对应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2. 对概念的深度剖析:
(1)函数定义中强调“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即对于非空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任意性)数x都有(存在性)数集B唯一(唯一性)的数y与之对应.
这“三性”只要有一个不满足,便不能构成函数.
(2)值域是集合的子集。
(3)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做一做】 下列哪些是的函数,为什么?
;
(5)某位学生的几次考试成绩情况如下:
序号数 | 1 | 2 | 3 | 4 | 5 | 6 |
成绩 | 90 | 93 | 90 | 缺考 | 98 | 92 |
【设计意图】
对函数概念正例与反例的辨析,通过学生比较、分析、概括,可以使概念的关键属性变得清晰,使实例成为理解概念的一种思维载体。
【探究1】 确定一个函数需要几个要素?
【提示】 两个,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函数唯一确定。
(三)函数概念的应用
1.函数的概念
例1 下面对应是函数关系的是________.
(1)y=1(x∈R);
(2)y=± (x≥0);
(3)y→ ,x≠0,x∈R;
(4)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
[解析] (2)不是函数关系.如当x=4时,y=±2,其不满足函数的定义,
而(1)(3)(4)是函数关系.
【延伸拓展】 设M={x|-2≤x≤2},N={y|0≤y≤2},函数y=f(x)的定义域为M,值域为N,对于下列四个图象,不可作为函数y=f(x)的图象的是 ( )
【提示】 选C.由函数定义可知,任意作一条直线x=a,则与函数的图象至多有一个交点,结合选项可知C中图象不表示y是x的函数.
【类题通法】
判断一个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步骤:
(1)判断A,B是否是非空实数集.
(2)判断A中任一元素在B中是否有元素与之对应;
(3)判断A中任一元素在B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
提醒:1.函数定义中强调“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即对于非空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任意性)数x都有(存在性)数集B唯一(唯一性)的数y与之对应.这“三性”只要有一个不满足,便不能构成函数.
2.由函数定义知,任意作一条直线x=a,当与函数图象至多有一个交点时,才是函数的图像.
【巩固练习1】 下列选项中(横轴表示x轴,纵轴表示y轴),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解析] D
y是x的函数,则函数图象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至多有一个交点.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点,则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所对应图象不是函数图象.
2.求函数的定义域
【类题通法】1.求函数的定义域,其实质是求使解析式各部分都有意义的未知数的取值集合.
2.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集合。
常见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类型 | 整式函数 | 分式函数 | 根式函数 | 0次函数 |
定义域 | R | 分母≠0 | 奇次根式:R 偶次根式:被开方数≥0 | 底数≠0 |
【巩固练习2】求常见函数的定义域。
(1)y=2x+1. (2)y=+1.
[解析] (1)y=2x+1,是一次函数,故定义域为R.
(2) 因为是偶次根式,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0}.
(四)操作演练 素养提升
1.(多选题)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函数值域中的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都至少有一个数与之对应
B.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
C.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D.若函数的定义域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2. 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3.设f:x→x2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若集合B={1},则集合A不可能是( )
A.{1} B.{-1} C.{-1,1} D.{-1,0}
【答案】1.ACD 2.D 3.D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达标练习,巩固本节学习的内容。
(七)课堂小结,反思感悟
1.知识总结:
2.学生反思: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六.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63页 练习1,2,3
第72页 习题3.1 第1题
【小单元教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3.1.1 函数的概念(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单元教案】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3.1.1 函数的概念(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表格教案,共7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延伸拓展,类题通法,巩固练习1,巩固练习2,巩固练习3,巩固练习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