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学案
展开一、交通运输
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连接生产和消费、城市和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运输方式:
(2)现代。
①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
②意义:
a.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间,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
b.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导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强化,人际交往日趋密切。
2.特点: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
三、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很多城市沿河流发展。
(2)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古代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
(3)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
(4)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1)作用。
①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提高可达性,强化区位优势,促进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形成经济带。
②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
(2)经济带与交通运输。
【质疑批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古代,我国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南方水运相对较多。(√)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正朝着高速度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
3.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增加了运输成本,缩短了运输时间。(×)
【实践探索】
在青藏铁路和京沪铁路修建中都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模式,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提示: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给高原动物迁徙提供通道,便于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节省耕地。
【对点连线】
能力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思维导引】
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有哪些?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能力形成】
1.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3.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知识拓展】交通运输线的选择方法
(1)宏观选线: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投资大,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制约。
(2)微观选线: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呈“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管道尽可能利用现有管道,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河流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当然,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典例示范】
(2020·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下图),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
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可从以下思路分析:
(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特点。
(2)不同的货物对运输方式的不同需求。
【解析】由辽宁铁岭到广州运输距离长,且广州是港口城市,长距离运输海运费用较低,海运可节约运输成本,故将毛油由辽宁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集装箱液袋运输比铁桶运输转运方便,铁桶运输要将铁桶运回,而集装箱液袋运输只需单程运输,减少了运输费用;液袋体积具有可塑性,可充分填满集装箱空间,具有装载量大的规模运输优势。
答案: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因为长距离海运费用较低,节约运输成本。相比铁桶运输,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转运方便,只需单程运输,节约运输费用;液袋可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装载量大(具有规模运输优势)。
【易错点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既要考虑效率和速度,也要考虑运量和价格,该题需要综合考虑铁岭与广州之间的路径特点进行选择。液袋的优势是可变形,一次性,用完不必运回来。
【补偿训练】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干线形态的是( )
【解析】(1)选A,(2)选C。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河流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为河谷。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状弯曲,以减小工程量和施工难度。
能力二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思维导引】
1.我国许多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为什么这样称呼?
2.为什么说扬州的兴衰与交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能力形成】
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联系日趋密切。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交通线路,把众多城市有机地联系起来。
(1)交通运输对城市的影响。
(2)图解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市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知识拓展】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
【情境探究】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下图为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示意图,其中箭头①~④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
【探究】
(1)20世纪20年代后,泉河淤塞,工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城市布局与交通变化有何关系?(综合思维:时空的综合)
提示: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说明城市的布局向交通便利的位置移动。
(2)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铁路的相继建成,这对阜阳市城市空间形态有何影响?(地理实践力: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提示: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工业区和仓库区,铁路修建成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典题训练】
(2020·浙江7月学考)2020年6月渝湘高铁重庆段全面开工建设,全长269.5千米,桥隧总长250.9千米,桥隧比高达93.1%。据此完成(1)、(2)题。
(1)该工程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资金D.技术
(2)渝湘高铁开通后将( )
A.全面提升重庆的城市等级
B.促进沿线地区农产品外运
C.缓解重庆市区的交通拥堵
D.方便沿线居民的快捷出行
【解析】(1)选A,(2)选D。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渝湘高铁桥隧比重大,由于渝湘高铁沿线山区多,地形崎岖,因此施工难度大,A对;虽然施工过程中夏季多降水,但其余季节降水较少,且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施工的时间段较长,故气候影响较小,B错;我国高铁是我国的一张名片,技术先进,国家投资的高铁,资金技术有保障,C、D错。第(2)题,重庆是我国的超大城市,高铁修建不会全面提升重庆的城市等级,A错;高铁主要是方便居民出行,而不是方便货运,B错;高铁站没有建在城市的中心,一般在城市的边缘,且高铁是不同城市之间的快捷运输方式,不会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C错;高铁修建缩短了通行时间,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快捷出行,D对。
【补偿训练】
梧州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却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梧州能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城市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B.土壤肥沃
C.河运便利D.人口稠密
(2)梧州后来的发展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 ( )
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
B.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D.沿铁路的城市轴线已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解析】(1)选C,(2)选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梧州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有利于其发展。第(2)题,随着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位于铁路枢纽的柳州和南宁发展迅速,而梧州的发展速度缓慢。
(水平1)图1、图2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1与图2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
A.甲—①B.乙—②C.丙—④D.丁—③
2.下列贸易中,选择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天然橡胶:泰国—上海,选乙
B.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选丁
C.鲜花:荷兰—美国,选②
D.集成电路:硅谷—渥太华,选④
【解析】1选A,2选B。第1题,从图1中可知甲的运输方式运速最快,运量最小,应为航空运输;乙运输方式的运速和运量都较大,应为铁路运输;丁运输方式的运速最慢,运量最大,应为水运,由此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从图2中可知①运输方式的运费最高应为航空;②运输方式在短途运输中运费最低,应为公路;③运输方式在中程运输中运费最低,应为铁路运输;④运输方式在远程中运费最低,应为水运。第2题,天然橡胶从泰国运到上海应选择海洋运输(水运);铁矿石从澳大利亚运到中国也选择海洋运输;鲜花从荷兰运到美国应选择空运;集成电路从硅谷运到渥太华应选择空运。
3.(水平1)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与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的特点有( )
①投资少,见效快②废气多,噪声大
③用地省,客运量大④速度快,准点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选C。与地面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在地下运行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道路通畅,地铁运行速度快,不像地面交通一样易发交通拥挤、误点,因此准点率高,④正确;位于地下,节省城市用地空间,用地省,运输效率高,客运量大,③正确;地铁建设需要在地下进行轨道、电力、用水等作业,工程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①错误;地铁是电气化交通运输方式,产生废气少,对城市地面环境产生的噪音干扰少,②错误。
4.(水平1、2)我国某沿河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日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扩大城市规模。下图是该城市与河流关系示意图。从古至今,河流在该城市发展中( )
①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上升②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
③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增强④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减弱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该城市沿河分布,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说明最初因河而兴。随着近代铁路、公路的兴起,水运的地位下降,因此河流在该城市发展中对外交通联系的地位下降,又由于河流将城市分割,对城市内部联系的阻碍增强。因此②③说法正确。
(水平1、2)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该桥的通车从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等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港珠澳大桥建设面临的自然困难有( )
①寒暖流交汇,水流急②水深,海水腐蚀严重
③多台风,破坏力强④降水量大,夏季多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港珠澳大桥建成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缩短港珠澳之间的时间距离
②促进资源整合、产业集聚
③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④促进粤港澳一体化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5选B,6选A。第5题,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海水侵蚀、台风影响等方面。珠江口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水流较平稳,降水量大、夏季多雨对大桥建设影响不是很大。第6题,根据材料提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作用主要包括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等方面。由于社会制度差异大,粤港澳一体化发展难度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不是主要作用。
7.(水平1、2)下图是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1980年以前的老城区的选址原因。
(2)简述拟建大型超市离开老城区的原因。
(3)简述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建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4)简述拟建蔬菜基地选址在图示地区的原因。
【解析】第(1)题,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内河运输是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河流交汇处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地,经常形成城市。第(2)题,随着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城市不断向陆路运输便利的地方发展,商业也随之发生变化。第(3)题,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运输量大,一般布局在土地价格(或租金)较低、交通便利的地方。第(4)题,根据蔬菜生产的特点和图中信息分析原因。
答案:(1)老城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水源充足。
(2)由于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水运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下降,城市、商业向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发展。
(3)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区,地租便宜。
(4)靠近城市、公路,有利于蔬菜的运输和销售;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经济带
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案例
沿海型
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日本东海道经济带
沿河型
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
沿路型
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
陇海—兰新线经济带
复合型
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德国的莱茵河经济带
运输方式
主要特点
铁路
优点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
缺点
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优点
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
水路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航空
优点
速度快、效率高
缺点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管道
优点
损耗少、连续性强、运量大
缺点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区位因素
影响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例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状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原则
内容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设计标准,以及交通网的密度等,都应依照运输需求而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其他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项目
交通运输的影响
交通运输种类
举 例
城市的形成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诞生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水运
杭州、西安
城市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与交通运输布局的联系日趋密切,影响城市的正常运作、对外交流和发展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
石家庄、郑州、株洲、怀化与铁路枢纽区位密切关联
城市的变化
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水运、铁路、公路等的变化
扬州、济宁、聊城因运河淤塞,发展受阻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材料三,图1和图2,回答题,材料四和图2,简述徐连高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学案设计,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洋权益,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导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我国宏观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