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湘教版 (2019)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导学案
展开一、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区域发展战略:
(1)概念: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它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特点。
(2)制定原则:尊重自然、按经济规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优先、共同富裕。
2.我国经济宏观发展格局: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3.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的演变:
(1)总体: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
(2)具体。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长江经济带概况:
(1)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
(2)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21%。
(3)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1)同属华北要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2)总人口已超过1亿,生态环境恶化。
(3)城市发展失衡。
(4)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2.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3.措施: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4.重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要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运输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5.内容:以生态型都市圈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质疑批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再到非均衡的演变。(×)
2.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要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对点连线】
【质疑批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没有限制性因素。(×)
2.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为上海、南京、杭州。(×)
3.长江经济带应发挥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扬长补短,协调发展。(√)
4.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
【实践探索】
结合长江流域示意图和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比一比二者有什么不同。
提示:长江流域是自然区划,指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汇水区域,以分水岭为界。长江经济带是人为划分的区域,以行政区划为界,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长江流域的面积小于长江经济带。
能力一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思维导引】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2.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
【能力形成】
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空间格局:
3.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
【知识拓展】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关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整治措施如下表所示:
【情境探究】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以长江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分布示意图。
【探究】
(1)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
提示:有利:长江水运能力大,且与海洋运输衔接;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运输线路等级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程度好;经济带走向与长江航运方向一致等。
不利:长江中上游地区航道季节变化明显;沿长江东西向铁路不足,影响运力。
(2)指出长江三大城市群中先天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并简要分析其原因。(区域认知: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
提示:长三角城市群。(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长江的入海口,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发展空间)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劳动力数量)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移民规模)城市群对外开放度大,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
(3)为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建设沿江绿色发展轴,应采取哪些措施?(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
提示: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流域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
【典例示范】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2)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根据材料判断是否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2)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
【解析】(1)选B,(2)选B。第(1)题,题干中提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属于“大开发”, 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第(2)题,长江上游经济圈主要为重庆与四川,土地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该区域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较经济相对落后,土地价格较低。
【易错点睛】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经济圈的地理优势。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经济圈的地理优势,大体上可以借鉴我国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进行分析。
【补偿训练】
2018年11月30日举行的“2018 长江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认为:“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子还在岸上。”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病了”的“根子”主要是( )
A.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B.自然灾害多样频发
C.大力发展第一产业
D.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2)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
①交通运输建设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发展④自然灾害防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1)选D,(2)选C。第(1)题,文本信息“根子还在岸上”,岸上的泥沙和污染物排入长江,都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第(2)题,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能力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思维导引】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能力形成】
1.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1)出发点: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
(2)三个坚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
(3)四个立足: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
(4)五项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
(5)六个着力: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
(6)落脚点: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
(1)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治理道路,为全国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探索新模式。
(2)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力推进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3)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全国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实现区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4)京津冀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新经验。
【知识拓展】我国四大地区优势条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四大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归纳如下:
【典题训练】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圈图,完成(1)、(2)题。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两地的优势有( )
①资金②土地资源
③环境承载力④科技、人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解析】(1)选D,(2)选B。第(1)题,京、津是我国直辖市,两地都有充足的资金和科技、人才;两地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较小。第(2)题,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河北较京津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完善等,今后应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不能盲目迁入重型工业;发挥地区的生态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科技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是超越京津地区;河北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无金融服务的优势,应依托人力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
【补偿训练】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读2005—2014年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变化及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1)、(2)题。
(1)京津冀地区( )
A.2013—2014年城镇化速度最快
B.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
C.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D.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
(2)在城镇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B.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
C.第二产业趋向发展重工业
D.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
【解析】(1)选C,(2)选D。第(1)题,根据材料“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及图中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可以推断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据图判断,2009—2010年城镇化速度快于2013—2014年;图中没有城镇化率的相关信息;由图可知,城镇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大规模蔓延的现象。第(2)题,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且人口数量庞大,结合北京、天津的城市职能等因素可以推断第三产业成为推动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据图判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但是第一产业产值受到多方面因素比如自然条件、科技条件等的影响,因此无法判断第一产业的产值是否不断下降;根据从事三次产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可以判断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京津冀地区科技水平较高,工业发展早,工业体系较完善,工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提升,重工业发展对环境污染大,趋向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水平1、2)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京沪铁路
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市的支撑作用
2.长江黄金水道是实现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依托,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B.上游资源丰富
C.宜宾以下可通航
D.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解析】1选C,2选D。第1题,“一轴”是指长江黄金水道,“两翼”中的“南翼”是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的支撑作用。第2题,长江黄金水道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沿途特别是中下游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社会经济发达,货流量大,人流量大,对运输需求大。
(水平1、2)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3、4题。
3.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4.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解析】3选B,4选A。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属天津最大,但并不与距离呈正相关;河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北京对河北各城市的产业转移力度不同;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有关;各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极大地影响其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第4题,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一方面会加大河北省污染,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不可取;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
5.(水平1、2)李同学在自主学习“长江经济发展战略”时将笔记做在了图旁边(如图所示)。请你仔细阅读笔记,找出其中至少五处错误信息,并加以改正。
【解析】仔细阅读文本材料,找出关键词的错误,地名的错误,叙述的错误。至少找出其中五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答案:错误1:以旱地为主 改正:以水田为主
错误2:均为可再生资源 改正:均为非可再生资源
错误3:上中游 改正:上游
错误4:攀枝花 改正:去掉攀枝花或改为“其他省会城市”
错误5:工业废水可直接排入长江及其支流 改正:将工业废水排至污水处理厂(或作净化处理)
错误6:流急 改正:流速慢
错误7:可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改正:退耕还湖
错误8:丘陵 改正:平原
错误9:重工业 改正:综合性工业因素
条件
影响
外部
环境
国际背景
连接了“一带一路”
能同时与“一带一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国内背景
长江经济带北接沿海的环渤海经济区,南接沿海的珠三角经济区
临近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力量、资金雄厚,工业化、城镇化程度高,市场广阔,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强大依托和保障
内部
环境
自身实力
以黄金水道长江为轴,覆盖11个省市,人口众多、经济总量高
综合实力强大;战略支撑全国的发展
空间组成
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依托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道
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一轴
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
两翼
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
三极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多点
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战略
发展条件
发展目标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黄金水道;沿岸纵横交错的铁路线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
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东部沿海,与海上丝绸之路衔接;西部沿边,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连
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山、水、河、湖生态要素丰富多样
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
存在问题
整治措施
上
游
①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破坏严重;②水能开发程度低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③建设三峡工程
中
游
①洪水威胁严重;②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③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河床抬高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搞好荆江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④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工程的拦洪治沙功能
下
游
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地区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东部
地区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是海运便利,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水平高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中部
地区
能源、矿产丰富
山西煤炭外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患、风沙危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东西交通建设
西部
地区
国境线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广阔
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东北
地区
土地、矿产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海运便利,铁路发达;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重工业基地
科技投入不足,工业单一,污染严重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业结构轻型化,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协调
加大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加强东部和中、西部的联系,协调四大地区互补发展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学案设计,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洋权益,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导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易错易混点,要点导学,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学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