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课时达标测试
展开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由几种等量的消化液混合配制的“X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以观察食用油被消化的情况.让植物油最先消失的“X消化液”的组成成分是( )
A.胃液、胆汁 B.胃液、胰液、肠液 C.胰液、肠液 D.胰液、肠液、胆汁
2.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右表所示的对比实验。其他同学看了该实验设计后,提出下列修改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1号试管不应加入2毫升蒸馏水,而应该加人2毫升新鲜唾液
B.2号试管不应加入2毫升新鲜唾液,而应该加入2毫升蒸馏水
C.2号试管应该保持在37C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
D.1号试管应加人2毫升新鲜唾液,并保持在0C环境中恒温处理
3、(2018秋•西湖区校级月考)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表:
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 )
A.具有专一性 B.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C.具有高效性 D.活性受温度影响
4.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与③对照,②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5.(2020·嘉兴)烹制牛排时,为了使牛排吃起来更加软嫩可口,通常会在烹饪前加少量嫩肉粉。 嫩肉粉中含有一种酶, 它可以分解( )
A.脂肪 B.维生素 C.纤维素 D.蛋白质
6.(2020·金东模拟)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2”能出现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7、(2019春•仙游县期中)如图1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甲是实线、乙是短虚线、丙是长虚线)
(1)图1中曲线丙表示 ______________的消化。
(2)从图中看,淀粉最终在 (填写图1中的字母)中彻底消化分解成 。
(3)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在图2中A、B两试管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振荡使其反应充分,据图回答:
①淀粉糊不变蓝的是 试管。
②B试管的作用是 作用。
8.(2020·金华·丽水)为了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金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2)将上述操作序号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①→ ________→⑤(序号可重复);
(3)小金按正确步骤进行操作,最后不会出现蓝色的是第________组。
9、一部纪实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不禁背起行囊遍走中国,品尝美食.如果来到北方,馅大皮薄的猪肉韭菜水饺是断断不能不尝的.请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一盘猪肉韭菜水饺能为食者提供的营养物质有 .
(2)水饺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其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 (至少写出两条).
(3)肉中的蛋白质首先在 被初步分解,最终被分解为 .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饺子皮(主要成分是淀粉)的消化,用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饺子皮糊,再分别加入唾液(含淀粉酶)和清水各2毫升,放在37℃的水中约10分钟,然后滴加碘液,B试管中变蓝,A试管中不变蓝.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0.(2020·杭州)为探究酸性环境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器材:试管、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5%HCl溶液、量筒、温度计、烧杯碘液、蒸馏水、滴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火柴、记号笔、计时器
(1)该实验的原理是①________;②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2)设计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可用文字、表或图简要表述)。
(3)预期本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
二、提升训练
1.(2019春•青岛期末)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用蛋白酶处理甲、乙两物质时,两物质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蛋白酶对甲物质不起作用
B.乙随时间延长含量逐渐减少
C.改变温度,蛋白酶可能失去作用
D.甲、乙都是蛋白质
2.取4支洁净的试管并标上编号。①号和②号试管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③号和④号试管分别加入1毫升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pH约为7)和1毫升蒸馏水,将4支试管放在37℃的水中水浴5分钟。然后将③号和④号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人①号和②号试管,充分播匀,再放回37℃的水中水浴5分钟。往①号和②号试管各滴人1滴碘液,摇匀,观察发现①号试管溶液不变蓝,②号试管溶液变蓝。这一实验可说明( )
A.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B.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C.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D.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
3.(2020九上·浙江期末)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表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如图能恰当表示实验现象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4.(2019九下·宁波保送考试)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加快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加快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D.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5.图甲是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图乙描述的反应过程中,在保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前提下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 B.淀粉量增加时,e点上移
C.温度升高时,d点右移 D.酶的量减少时,d点右移
6.下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由图可以得出( )
A.温度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B.pH值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具有专一性
7.(2020九上·金华期中)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的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__ .
(2)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_性。
8.某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他进行了三种处理,如图所示: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________和________ 是一组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并摇匀,最终会发现________号试管不变蓝 ,这是因为________。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的作用。
(4)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9.(2019•西湖区校级二模)如图中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
(1)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2)若将装置F中的混合物冷却至40℃时会发现 ,理由是 。
(3)若将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10.(2019•鹿城区校级二模)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晨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 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试验3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步骤①②③步骤。
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 0,步骤③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B 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对照组的注射器B 中应吸入 。
(2)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3)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晨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是可行的,请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她的理由 。
11.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一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一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一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L一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__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一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_______性;表中①应为 ________;对照组细胞L一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_______。
(2)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
12.(2020·台州)人体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1)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蛋白质和脂防。这体现酶具有________性。
(2)人体的胃液呈酸性,而唾液的pH约为7。某同学对唾液进人胃后,睡液淀粉酶还能否继续分解淀粉产生疑问,于是对液淀酶的活性是否会受酸性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
【仪器和试剂】可调温的水浴锅、试管若干支,量筒、滴管、已稀释的人体新鲜睡液、稀盐酸、蒸馏水、1%淀粉溶液、0.4%的碘酒溶液。
【实验步骤】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已稀释的人体新鲜唾液1毫升。
请补充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他步骤(可配图说明).
13.(2020·萧山模拟)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1)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实验探究,提前准备了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FeCl3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然后进行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________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哪一条,为什么?________
(2)FeCl3除了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FeCl3溶液也能与SO2反应,相关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装置已略去)。
D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加入的物质
1号试管.
2号试管.
稀淀粉糊(毫升)
2
2
新鲜唾液(毫升)
-
2
蒸馏水(毫升)
2
-
恒温处理(15分钟)
37℃
0℃
碘液(滴)
2
2
试管
实验材料及处理
产生气泡快慢
1
5毫升5%H2O2溶液+2滴热馏水,常温
最慢
2
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温
较快
3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硏磨液,常温
最快
4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
较慢
操作序号
操作内容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①
分别向1、2、3号试管中加入2mL1%的淀粉溶液;向4、5、6号试管中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
②
两两混合、充分摇匀
1号和4号
2号和5号
3号和6号
③
加碘液后摇匀
1滴
1滴
1滴
④
水浴保温处理5分钟
0℃
37℃
70℃
⑤
观察并记录现象
编号
唾液(滴)
环境温度(℃)
时间(min)
2%淀粉(滴)
碘液(滴)
实验现象
1
5
37
15
5
1
无色
2
5
60
15
5
1
浅蓝色
3
5
0
15
5
1
蓝色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注射器 A
注射器B
实验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2%质量分数的酵母菌溶液2mL
对照组
1%体积分数的H2O2溶液5mL
待填
实验分组
生长状态
L一天冬酰胺酶
培养液
细胞内
实验组
①
缺乏
缺乏
对照组
正常
缺乏
正常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代谢与平衡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