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可编辑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7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可编辑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7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可编辑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7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可编辑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可编辑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水是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必须:溶剂一定是水
B.生活常识:油锅着火用水来扑灭
C.人体必需: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D.实验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在氧气流中灼烧
B.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看火焰颜色
C.检验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鉴别固体氢氧化钠与硝酸铵: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酒精 C.汽油 D.氯化钠
4、打卤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面食,调料“卤”的做法是将各种食材、调味品加入水中熬煮而成,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
A.木耳 B.韭菜 C.鸡蛋 D.食盐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将食盐溶于水后,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 B.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D.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6、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面实验(见图1),结合KNO3的溶解度曲线(见图2)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和④中固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D.溶液②③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7、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点表示在t°C时,甲、乙的溶解度不相等
B.35°C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70g
C.t°C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C时仍是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将5ga加入到2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25ga的饱和溶液度-
B.t2℃时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加水实现
C.将t1℃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a析出固体的质量最大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此时a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3)将t1℃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4)t2℃时,将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填一种方法),变为不饱和溶液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会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或 “不确定”)。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如图回答:
(1)t2℃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关系为_____;
(2)t2℃时,乙的溶解度为60g,将甲、乙、丙的固体各25g分别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
3、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向某自来水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自来水属于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4)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对油污的_________作用;
(5)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__________。
4、烧杯中盛有115g,温度为80℃,溶质为M,溶质质量为15g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记录如表:
溶液的温度/℃ | 75 | 65 | 50 | 35 | 20 |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 0 | 0 | 2.0 | 4.5 | 8.4 |
(1)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65℃时,该溶液是_____(“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或“无法判断”);
(2)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
(3)该物质是_____
A.微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易溶物质 D.难溶物质
5、下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需要消耗空气中的__________。
(2)途径⑤中,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途径⑥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释放到大气中的CO2的量是巨大的,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为达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大力植树造林
C.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有效预防登革热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杀虫剂对室外水沟、垃圾池周围以及有杂草的地方进行喷洒灭蚊。某街道决定采用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进行喷杀,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求:
氯氰菊酯杀虫剂1000mL |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80% |
密度 | 1.2g/cm3 |
具有强毒性,阴冷,密封储藏 |
(1)1000mL氯氰菊酯杀虫剂的质量是___________g,其中含溶质氯氰菊酯___________g。
(2)欲配制3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氰菊酯杀虫剂来消毒,需要这种氯氰菊酯杀虫剂的质量是多少?
2、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原理为Zn+H2SO4=ZnSO4+H2↑。某同学取锌粒13g,加入2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12.6g。试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4、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沉淀______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温馨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的实验。实验过程及数据如图所示:
(1)判断a为 。
(2)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6、在花卉市场上经常见到用营养液培育观赏植物。你会用无土栽培花卉吗?有一种无土栽培花卉的营养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它的成分含有磷酸铵和硝酸钾,且这两种溶质的质量比为1:3。
(1)营养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______。
(2)500g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欲将上述500g营养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增至1.5%,需要蒸发掉多少g的水?(设蒸发过程中无晶体析出)(写出计算过程)
7、实验室常用 3%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
(1)欲配置 100g 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取用 10%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_mL。
(2)含 0.04mol 溶质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能产生多少克的氧气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反应结束后,发生装置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氧气,请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该剩余气体______________。
8、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向世界宣布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碳达峰”是指国家整体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有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每年人为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420 亿吨,在这些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亿吨?(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亿吨)
(2)20℃时,向 3 个盛有 10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 | A | B | C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 20 | 36 | 50 |
溶液质量(克) | 120 | 136 | 136 |
①实验所得 3 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实验编号)。
②求溶液 C 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过氧乙酸溶液是杀死细菌和病毒的一种有效药剂,某商店出售一种过氧乙酸消毒液,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
(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若将100g40%过氧乙酸消毒液稀释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用于教室喷雾消毒,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生活中钢铁腐蚀的基本原理是形成铁-碳原电池,这一原理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铁系脱氧剂和自热暖贴。以生活中糕点中的脱氧剂质量配方(铁粉:活性炭:氯化钠=1:0.15:0.2)为参照,保持铁粉质量固定为5g,在密闭的实验环境中,使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铁-碳原电池反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探究铁-碳原电池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1:探究不同种类的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 铁粉/g | 炭粉/g | 氯化钠/g |
1-1 | 5 | 0.75(活性炭粉) | 1 |
1-2 | 5 | 0.75(石墨粉) | 1 |
实验2:探究不同用量的活性炭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 铁粉/g | 活性炭粉/g | 氯化钠/g |
2-1 | 5 | 0 | 1 |
2-2 | 5 | 0.75 | 1 |
2-3 | 5 | 1.5 | a |
实验3:探究不同用量的氯化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 铁粉/g | 活性炭粉/g | 氯化钠/g |
3-1 | 5 | 0.75 | 0 |
3-2 | 5 | 0.75 | 1 |
3-3 | 5 | 0.75 | 2 |
(解释与结论)
(1)钢铁腐蚀是铁、水和________共同作用。
(2)实验1中使用活性炭粉比石墨粉吸氧效果更好,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3)实验2-3中 a =_____ g。
(4)实验3的结论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铁在氯化钠溶液中比在水中腐蚀速率更快
B在铁—碳原电池中,加入活性炭粉是加快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C在铁—碳原电池中,活性炭粉和氯化钠的质量越多越好
D这个实验目的之一可以配制出效果更好的脱氧剂
(6)放置一段时间的脱氧剂,检验其是否完全失效的方法是________。
2、某校同学们开展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
(1)某同学设计不同实验方案,验证铁和铜两种金属活动性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分别取等量的铁片和铜片于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 | ________ | 铁比铜活动性强 |
②________ | ________ |
(2)某小组做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该反应很剧烈,还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白雾”,即对“白雾”进行如下探究:反应过程中,“白雾” 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听到爆鸣声,但试管没有爆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大家只听见氢气燃烧的爆鸣声而没有看见火焰,小组讨论如何实现氢气持续地燃烧并看见淡蓝色火焰呢?
[查阅资料]水蒸的存在,对氢气燃烧火焰的传播有很明显的阻滞作用,即水蒸气浓度越高,火焰传播的速度越慢。
[设计实验]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取0.3 g镁条放入装有5.0 g稀硫酸的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锥形瓶中,反应开始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试管口的氢气,观察到氢气持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解释与反思]①锥形瓶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在实验冷却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镁条消失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部产生了白色晶体。对此“意外”的现象,你的解释是________。请计算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室温下硫酸镁的溶解度为33.5 g)
3、氢氧化铜固体受热分解能得到两种氧化物,一种为固体,另一种是无色液体。某化学活动小组为确定这种固体产物是什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假设》:生成的固体产物 ①可能是氧化亚铜(Cu2O)(红色) ;
②可能是 ___________ 。
《设计实验》:小明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制得氢氧化铜,放入试管中,使其在加热条件下分解(如下图),观察到蓝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请指出仪器名称: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
《推测结论》:猜想 ______ 成立。
《形成结论》:写出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阅资料》知:(1)此黑色固体可用氢气还原,则小明选择下列 ________ 装置进行实验;
(2)已知Cu2O有如下性质:Cu2O+H2SO4=Cu+CuSO4+H2O ,在用氢气还原黑色固体后得到的铜中常混有少量Cu2O,取此Cu和Cu2O的混合物共10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 过滤得9.5g固体,则此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
《拓展与思考》:小华也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但得到的沉淀不呈蓝色,而是浅绿色的;他又将此浊液加热直至沸腾,观察不到有分解变黑的迹象。为什么?小华查找资料得知,该浅绿色沉淀物是溶解度极小的碱式硫酸铜,其化学式为Cu4(OH)6SO4,同时还生成硫酸钠;此浅绿色沉淀能与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则碱式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请帮小华写出生成浅绿色沉淀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
小华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浅绿色沉淀中含有硫酸根, 于是将沉淀过滤、洗涤,把沉淀再溶解在足量的无色溶液A中,取所得溶液滴加无色溶液B,若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则表示原浅绿色沉淀中有SO,试推测:(1)无色溶液A的化学式是 _______ ,无色溶液B的化学式是 ____ ;
(2)写出产生白色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4、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如图是硝酸钾和食盐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时,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 t3℃,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食盐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硝酸钾___________食盐(填“>”、“<”或“=”)。
(4)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
(6)t1℃时,向l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7)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硝酸钾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和___________(填序号)。
A 酒精灯 B 药匙 C 玻璃棒 D 漏斗 E 铁架台 F 量筒 G 胶头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