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一套】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6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一套】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6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一套】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786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一套】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一套】,共15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同步训练试卷【一套】(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大于bB.增加溶质都可将a、b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C.b中含有少量a,最好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取bD.P点表示该温度下,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X稀盐酸水水水Y锌粒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 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B.℃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C.将℃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C两种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4、下列因素不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a.固体的种类;b.固体颗粒的大小;c.溶剂的种类;d.溶剂的多少;e.温度A.abed B.abe C.bd D.b5、察尔汗盐湖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其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如图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B.t2℃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碳酸钠溶液C.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碳酸钠析出的固体较多D.夏天晒盐可以得到氯化钠,冬天捞碱可以得到碳酸钠6、现有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3.2g与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103.1g溶液,则该混合物中镁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A.3:5 B.6:6 C.1:1 D.5:47、在t℃时,向mg水中加入ng硫酸铜晶体,充分搅拌后得到硫酸铜溶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是ng B.溶剂的质量是mgC.溶液的质量是(m+n)g D.溶解度是g/100g水8、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3)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方法)。2、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葡萄糖由___种元素组成,其中葡萄糖中碳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要把100g这种葡萄糖溶液稀释为1%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g。3、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净水器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3)用化学用语填空①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的化学式________。(4)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作用。(5)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________。(6)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________(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7)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8)铁桶不能装波尔多液的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4、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1)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2)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3)结合图1和图2判断:烧杯内的物质R是______,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______(填序号)。5、研究溶液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1)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图甲实验。①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_______。②由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______。③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_____。(2)图乙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①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②将t2℃时90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为__________。③t2℃时,若从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填“A”或“B”)物质的饱和溶液。(3)按图丙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A.水、硝酸铵 B.水、氢氧化钠C.水、氧化钙 D.稀盐酸、镁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三吉台中学初四化学兴趣小组对阁山的石灰石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中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序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162.8n(1)上表中n的数值是多少?(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Zn-65)(1)最多可溶解的锌的质量为多少?(2)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将20.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反应时间/s0102030405060溶液温度/℃20.520.620.720.820.920.820.7(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_________℃。(2)计算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4、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10g3.0g第二次加入10g2.0g第三次加入10g1.0g第四次加入10g0.4g(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g。(2)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5、实验室里,某同学称取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固体20g,放入烧杯里,滴加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里的剩余溶液质量为115.6g(无晶体)。提示:氯化钙溶于水且不和稀盐酸反应。请回答:(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2)烧杯里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6、小路向容器中加入85g过氧化氢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每6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产生36份质量的水和32份质量的氧气。(1)最终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2)求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质量分数是指混合物中某种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7、为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向烧杯中加入10 g该氯化钠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滴加硝酸银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实验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克。(2)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Cl+AgNO3=NaNO3+AgCl↓)8、向 100 克 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100 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1)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9、为了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12.5g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计算:(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1)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 “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跟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此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实验内容](1)溶质种类的影响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在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 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5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探究I:将足量的碳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钾三种物质分别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探究II:实验①②③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探究III: 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I中,溶解过程放出热量的物质是 __________ 。(2)对探究II中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需要做的对比是 ________ 。分析得出的结论之一是 __________ 。(3)探究III中,所得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_ 。通过该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4)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同学们想通过探究,比较食盐和氯化铵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探究方案应该是 ____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等。其溶液在一般情况下会缓慢分解,遇光、热或催化剂等会加速分解。在学校科技节时,兴趣小组同学想对它 作进一步的认识。(获得)实验室制法:在冰的冷却下,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过氧化钡(BaO2)即可生成过氧化氢,该反应要在低温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稀释)现需要使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 100g,需 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是____g, 稀释过程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_____。(探究)同学们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进行趣味实验。大家认为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差值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实验过程中却发现氧气质量的实验值与氧气的理论生成质量相差较大。对此进行深入探究,装置如下图,锥形瓶放电子秤上后读数调零。数据录如下序号过氧化氢质量/g反应前物质总质量/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g前后总质量差值/g氧气的理论生产质量/g120.0024.3621.482.880.56220.0024.3021.542.76a320.0024.2121.652.560.56(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_____。(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总质量差的平均值约为 2.73g,造成氧气质量的实验值和理论值相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4)要使氧气质量的实验值接近理论值,你对实验改进的方法是_____。4、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和用途进行探究。实验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图,用下列给定的药品、用品:高锰酸钾、棉花、火柴及下列仪器,制取氧气.(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2)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图中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序号);利用此原理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在此实验中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给仪器收集该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3)实验时需要使用酒精灯,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从图中选出正确的操作编号).(4)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人了导气管,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实验二、探究高锰酸钾的溶解性: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步骤一:如图操作,振荡后静置,观察到: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根据此实验可知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2)步骤二:如图操作,将步骤一中A试管内溶液倒人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观察现象。请你对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提出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加入少量的稀高锰酸钾溶液。取一根小木条,在一头蘸一些硫粉,并点燃,迅速伸人烧杯B中,片刻后取出小木条,振荡烧杯A,可观察到烧杯A中出现的现象是 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_____,反应前后锰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I拓展实验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的手上不小心沾上了高锰酸钾溶液,结果手上的皮肤变成了棕黄色,经过查阅资料结合已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原因,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拓展实验探究:查阅资料:KMnO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讨论分析:构成皮肤细胞的基础物质是蛋白质,其属于_________(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或“碳水化合物”),遇到高锰酸钾溶液后被腐蚀,因此皮肤呈现棕黄色。进行如下两个实验探究KMnO4溶液对不同类物质的腐蚀性:实验四、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表:KMnO4溶液浓度0.002%0.01%0.1%1%鸡皮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全部变为棕色全部变为黑色 实验五、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进行实验,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编号①②③④实验25mL0.1% KMnO4溶液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铜片质量/g实验前0.540.540.540.5418小时后0.540.520.540.43解释与结论:(1)实验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五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填编号)。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