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4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培优卷) 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5852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4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培优卷) 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5852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4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培优卷) 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5852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6题,其中选择10 道、填空8道、解答8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春•开福区校级期末)将点M(1,1)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2个单位到点N,那么点N的坐标是( )
A.(0,﹣1)B.(0,﹣2)C.(0,﹣3)D.(1,1)
【分析】根据平移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点M(1,1)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N的坐标是(1﹣1,1﹣2),
即(0,﹣1),
故选:A.
2.(2020春•成都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C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都加上3,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将原图形(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D.向下平移3个单位
【分析】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
【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横坐标都加上3,纵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故选:B.
3.(2020•黄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G的坐标是(﹣2,1),连接OG,将线段OG绕原点O旋转180°,得到对应线段OG',则点G'的坐标为( )
A.(2,﹣1)B.(2,1)C.(1,﹣2)D.(﹣2,﹣1)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解析】由题意G与G′关于原点对称,
∵G(﹣2,1),
∴G′(2,﹣1),
故选:A.
4.(2019秋•杭州期中)已知点A(m,n),且有mn≤0,则点A一定不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四象限D.坐标轴上
【分析】应先判断出所求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位置.
【解析】根据点A(m,n),且有mn≤0,
所以m≥0,n≤0或m≤0,n≥0,
所以点A一定不在第一象限,
故选:A.
5.(2017秋•奉节县校级期中)已知(a﹣3)2+|b﹣4|=0,则点M(a,b)的坐标为( )
A.(3,4)B.(﹣3,4)C.(﹣3,﹣4)D.(3,﹣4)
【分析】由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可得出a=3、b=4,进而即可找出点M的坐标,此题得解.
【解析】∵(a﹣3)2+|b﹣4|=0,
∴a﹣3=0,b﹣4=0,
∴a=3,b=4,
∴点M的坐标为(3,4).
故选:A.
6.(2020春•海安市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PQ=5,若点P坐标是(﹣2,1),则点Q不在第( )象限.
A.一B.二C.三D.四
【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过点P且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分别截取线段PQ1=PQ2=PQ3=PQ4=5,则可知点Q不在第四象限.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P(﹣2,1)作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分别取线段PQ1=PQ2=PQ3=PQ4=5,
点Q不在第四象限.
故选:D.
7.(2018秋•新安县期末)如图,如果★的坐标是(6,3),◆的坐标是(4,7),那么⊙的坐标是( )
A.(7,4)B.(5,7)C.(8,4)D.(8,5)
【分析】根据已知两点坐标建立坐标系,然后确定其它点的坐标.
【解析】如图所示:
点⊙的坐标是(8,5),
故选:D.
8.(2019秋•深圳期中)已知坐标平面内,线段AB∥x轴,点A(﹣2,4),AB=1,则B点坐标为( )
A.(﹣1,4)B.(﹣3,4)
C.(﹣1,4)或(﹣3,4)D.(﹣2,3)或(﹣2,5)
【分析】根据题意知点B与点A的纵坐标相等,且与点A的距离是1.
【解析】∵坐标平面内,线段AB∥x轴,
∴点B与点A的纵坐标相等,
∵点A(﹣2,4),AB=1,
∴B点坐标为(﹣1,4)或(﹣3,4).
故选:C.
9.(2019•庆云县二模)预备知识:线段中点坐标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x1,y1),B(x2,y2),设点M为线段AB的中点,则点M的坐标为(x1+x22,y1+y22)应用:设线段CD的中点为点N,其坐标为(3,2),若端点C的坐标为(7,3),则端点D的坐标为( )
A.(﹣1,1)B.(﹣2,4)C.(﹣2,1)D.(﹣1,4)
【分析】根据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析】设D(x,y),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7+x2=3,3+y2=2,
∴x=﹣1,y=1,
∴D(﹣1,1),
故选:A.
10.(2019秋•崇川区校级期中)甲、乙两名同学下棋,甲执圆子,乙执方子,如图,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1,0)表示,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0,﹣1)表示,甲将第4枚圆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甲放的位置是( )
A.(﹣2,1)B.(﹣1,1)C.(﹣1,0)D.(﹣1,2)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然后再确定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确定位置.
【解析】如图:
甲放的位置所表示的点的坐标是(﹣1,1).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
11.(2020•南京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2,1),点B的坐标是(2,0).作点B关于OA的对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65 , 85 ).
【分析】设OA交BB′于J.求出直线BB′,直线OA的解析式,构建方程组求出解答J的坐标,再利用中点坐标公式解决问题即可.
【解析】设OA交BB′于J.
∵A(2,1),
∴直线OA是解析式为y=12x,
∵B(2,0),
BB′⊥OA,
∴可以接受直线BB′是解析式为y=﹣2x+b,
把(2,0)代入y=﹣2x+b中,得到b=4,
∴直线BB′的解析式为y=﹣2x+4,
由y=12xy=-2x+4,解得x=85y=45,
∴J(85,45),
∵JB=JB′,设B′(m,n),
∴m+22=85,n+02=45,
∴m=65,n=85,
∴B′(65,85).
故答案为65,85.
12.(2018秋•甘井子区校级月考)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3)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是 (7,3) .
【分析】先求出点A到直线x=1的距离,再根据对称性求出对称点A′到直线x=1的距离,从而得到点A′的横坐标,即可得解.
【解析】∵点A(﹣5,3),
∴点A到直线x=1的距离为1﹣(﹣5)=6,
∴点A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P′到直线x=1的距离为6,
∴点A′的横坐标为6+1=7,
∴对称点A′的坐标为(7,3).
故答案为:(7,3)
13.(2018秋•如皋市期中)点P(1,﹣2)关于直线y=1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1,4) .
【分析】作出点P关于直线y=1的对称点Q,写出坐标即可.
【解析】如图,点P(1,﹣2)关于直线y=1轴对称的点Q的坐标是(1,4),
故答案为(1,4).
14.(2019秋•邗江区期末)如图,O对应的有序数对为(1,3)有一个英文单词的字母顺序对应如图中的有序数对分别为(1,2),(5,1),(5,2),(5,2),(1,3),请你把这个英文单词写出来或者翻译成中文为 HELLO .
【分析】根据有序数对的定义,分别找出各个有序数对表示的字母,然后写出单词即可.
【解析】H(1,2),E(5,1),L(5,2),L(5,2),O(1,3),
所以,这个单词为HELLO.
故答案为:HELLO.
15.(2018秋•宝鸡期末)如果将电影票上“8排5号”简记为(8,5),那么“11排10号”可表示为 (11,10) ;(5,6)表示的含义是 5排6号 .
【分析】由8排5号简记为(8,5),可得出“有序数对中:第一个数为排,第二个数为号.”依此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8排5号简记为(8,5),
∴11排10号表示为(11,10),
(5,6)表示的含义是5排6号.
故答案为:(11,10);5排6号.
16.(2019秋•市中区期末)已知平面内有一点A的横坐标为﹣6,且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0,则A点的坐标为 (﹣6,8)或(﹣6,﹣8) .
【分析】先依据点A的横坐标为﹣6,到原点的距离是5,利用勾股定理得到点A的纵坐标为8或﹣8,进而得出A点的坐标.
【解析】∵点A的横坐标为﹣6,到原点的距离是5,
∴点A到x轴的距离为102-62=8,
∴点A的纵坐标为8或﹣8,
∴点A的坐标为(﹣6,8)或(﹣6,﹣8).
故答案为:(﹣6,8)或(﹣6,﹣8).
17.(2020•门头沟区一模)如图,直线l1⊥l2,在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11,y轴∥l2,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2,﹣1),那么点C在第 三 象限.
【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图象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解析】如图,∵点A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2,﹣1),
∴点A位于第二象限,点B位于第四象限,
∴点C位于第三象限.
故答案是:三.
18.(2019春•临河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2,4)与点N(x,4)之间的距离是3,则x的值是 ﹣1或5 .
【分析】根据点M(2,4)与点N(x,4)之间的距离是3,可以得到|2﹣x|=3,从而可以求得x的值.
【解析】∵点M(2,4)与点N(x,4)之间的距离是3,
∴|2﹣x|=3,
解得,x=﹣1或x=5,
故答案为:﹣1或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4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2020春•东城区校级期末)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若点A的坐标是(1,2),点B的坐标是(2,1).
(1)依题意,在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图中点C的坐标是 (﹣1,﹣1) ,
(3)若点D的坐标为(0,3),在图中标出点D的位置;
(4)将点B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点B'的坐标是 (﹣1,2) ,△AB'C的面积为 3 .
【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建立坐标系即可;
(2)根据图中坐标得出C坐标解答即可;
(3)根据坐标特点画出图形即可;
(4)根据平移特点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析】(1)如图所示.
(2)C(﹣1,﹣1).
(3)如图所示:D点即为所求;
(4)B'(﹣1,2);
△AB'C的面积=12×2×3=3.
故答案为:(﹣1,﹣1);(﹣1,2); 3.
20.(2019秋•苍南县期末)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1、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其中格点A,B的坐标分别是(0,1),(﹣1,﹣1).(1)请图1中添加一个格点C,使得△ABC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经过点(0,﹣1).
(2)请图2中添加一个格点D,使得△ABD也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经过点(1,1).
【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满足条件的点C即可.
(2)根据题意画出满足条件的点C即可.
【解析】(1)如图,点C即为所求.
(2)如图,点D即为所求.
21.(2019秋•裕安区期末)已知:如图,把△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
(1)写出A′、B′、C′的坐标;
(2)求出△ABC的面积;
(3)点P在y轴上,且△BC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
【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A′B′C′即可;根据各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点A′、B′、C′的坐标;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3)设P(0,y),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y的值即可.
【解析】(1)如图所示:A′(0,4)、B′(﹣1,1)、C′(3,1);
(2)S△ABC=12×(3+1)×3=6;
(3)设点P坐标为(0,y),
∵BC=4,点P到BC的距离为|y+2|,
由题意得12×4×|y+2|=6,
解得y=1或y=﹣5,
所以点P的坐标为(0,1)或(0,﹣5).
22.(2020春•港南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4,0),B(﹣1,4),C(﹣3,1)
(1)在图中作△A′B′C′使△A′B′C′和△ABC关于x轴对称;
(2)写出点A′B′C′的坐标.
【分析】(1)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得到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1,﹣4),点C′的坐标为(﹣3,﹣1),然后描点;
(2)由(1)可得到三个对应点的坐标.
【解析】(1)如图,
(2)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1,﹣4),点C′的坐标为(﹣3,﹣1).
23.(2018春•随县期末)问题情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不重合的两点A(x1,y1)和点B(x2,y2),小明在学习中发现,若x1=x2,则AB∥y轴,且线段AB的长度为|y1﹣y2|;若y1=y2,则AB∥x轴,且线段AB的长度为|x1﹣x2|;
【应用】:
(1)若点A(﹣1,1)、B(2,1),则AB∥x轴,AB的长度为 3 .
(2)若点C(1,0),且CD∥y轴,且CD=2,则点D的坐标为 (1,2)或(1,﹣2) .
【拓展】:
我们规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不重合的两点M(x1,y1),N(x2,y2)之间的折线距离为d(M,N)=|x1﹣x2|+|y1﹣y2|;例如:图1中,点M(﹣1,1)与点N(1,﹣2)之间的折线距离为d(M,N)=|﹣1﹣1|+|1﹣(﹣2)|=2+3=5.
解决下列问题:
(1)如图1,已知E(2,0),若F(﹣1,﹣2),则d(E,F) =5 ;
(2)如图2,已知E(2,0),H(1,t),若d(E,H)=3,则t= 2或﹣2 .
(3)如图3,已知P(3,3),点Q在x轴上,且三角形OPQ的面积为3,则d(P,Q)= 4或8 .
【分析】【应用】:(1)根据若y1=y2,则AB∥x轴,且线段AB的长度为|x1﹣x2|,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2)由CD∥y轴,可设点D的坐标为(1,m),根据CD=2即可得出|0﹣m|=2,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拓展】:(1)根据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公式,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公式结合d(E,H)=3,即可得出关于t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3)由点Q在x轴上,可设点Q的坐标为(x,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三角形OPQ的面积为3即可求出x的值,再利用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应用】:
(1)AB的长度为|﹣1﹣2|=3.
故答案为:3.
(2)由CD∥y轴,可设点D的坐标为(1,m),
∵CD=2,
∴|0﹣m|=2,解得:m=±2,
∴点D的坐标为(1,2)或(1,﹣2).
故答案为:(1,2)或(1,﹣2).
【拓展】:
(1)d(E,F)=|2﹣(﹣1)|+|0﹣(﹣2)|=5.
故答案为:=5.
(2)∵E(2,0),H(1,t),d(E,H)=3,
∴|2﹣1|+|0﹣t|=3,解得:t=±2.
故答案为:2或﹣2.
(3)由点Q在x轴上,可设点Q的坐标为(x,0),
∵三角形OPQ的面积为3,
∴12|x|×3=3,解得:x=±2.
当点Q的坐标为(2,0)时,d(P,Q)=|3﹣2|+|3﹣0|=4;
当点Q的坐标为(﹣2,0)时,d(P,Q)=|3﹣(﹣2)|+|3﹣0|=8.
故答案为:4或8.
24.(2019秋•泰兴市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a+1,2),B(﹣a﹣5,2a+1).
(1)若线段AB∥y轴,求点A、B的坐标;
(2)当点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时,求A点坐标.
【分析】(1)由AB∥y轴知横坐标相等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a的值,再得出点A,B的坐标即可;
(2)根据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时,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求得a值即可.
【解析】(1)∵线段AB∥y轴,∴a+1=﹣a﹣5,
解得:a=﹣3,
∴点A(﹣2,2),B(﹣2,﹣5);
(2)∵点B(﹣a﹣5,2a+1)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a﹣5)+(2a+1)=0.
解得a=4.
∴点A的坐标为(5,2).
25.(2019春•自贡期末)已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
(1)分别写出点B、B'的坐标:B (3,﹣4) ,B' (﹣2,0) ;
(2)若点P(a,b)是三角形ABC内部一点,则平移后三角形A'B'C'内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a﹣5,b+4) ;
(3)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分析】(1)根据B′,C′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
(2)根据平移规律解决问题即可.
(3)利用分割法求出△ABC的面积即可.
【解析】(1)观察图象可知B(3,﹣4),B′(﹣2,0).
故答案为:(3,﹣4),(﹣2,0).
(2)由题意△A′B′C′是由△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
∴P′(a﹣5,b+4).
故答案为(a﹣5,b+4).
(3)S△ABC=4×4-12×2×4-12×4×1-12×2×3=7.
26.(2019春•柳州期末)对于实数a,b定义两种新运算“※”和“*”:a※b=a+kb,a*b=ka+b(其中k为常数,且k≠0),若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a,b),有点P′的坐标(a※b,a*b)与之对应,则称点P的“k衍生点”为点P′.例如:P(1,3)的“2衍生点”为P′(1+2×3,2×1+3),即P′(7,5).
(1)点P(﹣1,5)的“3衍生点”的坐标为 (14,2) ;
(2)若点P的“5衍生点”P的坐标为(9,﹣3),求点P的坐标;
(3)若点P的“k衍生点”为点P′,且直线PP′平行于y轴,线段PP′的长度为线段OP长度的3倍,求k的值.
【分析】(1)直接利用新定义进而分析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新定义结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得出答案;
(3)先由PP′∥y轴得出点P的坐标为(a,0),继而得出点P′的坐标为(a,ka),由线段PP′的长度为线段OP长度的3倍列出方程,解之可得.
【解析】(1)点P(﹣1,5)的“3衍生点”P′的坐标为(﹣1+3X5,﹣1X3+5),即(14,2),
故答案为:(14,2);
(2)设P(x,y)
依题意,得方程组x+5y=95x+y=-3.
解得x=-1y=2.
∴点P(﹣1,2);
(3)设P(a,b),则P′的坐标为(a+kb,ka+b).
∵PP′平行于y轴
∴a=a+kb,即kb=0,
又∵k≠0,
∴b=0.
∴点P的坐标为(a,0),点P'的坐标为(a,ka),
∴线段PP′的长度为|ka|.
∴线段OP的长为|a|.
根据题意,有|PP′|=3|OP|,
∴|ka|=3|a|.
∴k=±3.
初中数学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第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第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苏科版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第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5),王府井,,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