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4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
展开整式的乘法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作用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单项式乘单项式
1、如何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你能举例说明吗?
2、计算:(1) (2)
3、写一个多项式,并说明它的次数和项数.
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处理问题2的第(2)小题时出错较多,既有符号的错误,也有幂的乘方出现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订正错误。
(二)情境引入
延续上节课的问题情境,才艺展示中,小颖也作了一幅画,所用纸的大小如图所示,她在纸的左、右两边各留了的空白,这幅画的画面面积是多少?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呈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同学之中主要有两种做法:
法一:先表示出画面的长和宽,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
法二:先求出纸的面积,再减去两块空白处的面积,由此得到画面的面积为
教师启发学生:两种方法得到的答案不一样,到底哪种方法对?短暂的思考之后,学生回答都对,由此引出=这个等式.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并思考两个问题:
式子的左边是什么运算?能不能用学过的法则说明这个等式成立的原因?
学生不难总结出,式子的左边是一个单项式与一个多项式相乘,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再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或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得到=,即=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三)探究尝试
在刚才的数学活动基础上,教师再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及等于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的?
问题2: 如何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问题1有上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几乎都能做出答案.在全班交流环节,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算理,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问题2多数学生明白怎么做,但是组织语言时不够简练,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加以肯定,再鼓励他们不断精炼语言,最后总结出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四)应用新知
教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应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进行计算.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四道例题全部呈现,让学生先独立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批阅,根据巡视批阅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例2 计算:(1) (2)
(3) (4)
教师先批阅每个学习小组中做的最快的同学,再由他批阅组内另三个同学的练习,之后由他总结汇报组内同学的完成情况,并分析错误成因.
交流之后,留给学生两分钟的反思时间,一方面为刚才有错误的同学留下改错和消化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结合刚才的例题总结做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让学生反思总结,升华提高,再有目的的进行练习.
(五)变式训练,巩固提高
★1、计算: (1) (2)
(3) (4)
★★2、计算:
★★★3、已知
(六)总结串联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自己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2、领悟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3、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困惑?
(七)达标检测计算:(1);(2)
(八)课后作业:1、习题1.7
2、拓展作业:
三、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以习题训练为主的,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层层递进,教学时注意选择了有层次的例题和练习,更主要的渗透了类比、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课堂上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对小组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课堂学习更高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整式的乘法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整式的乘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新课教学,练一练 教材,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整式的乘法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探索单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例题教学,练一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4 整式的乘法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 整式的乘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新课教学,练一练,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