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设计
展开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
1.借助具体情境,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2.能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3.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和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难点: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法及学法指导: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 引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你能画出这些线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生:动手画出(1)直线AB ; (2)射线OM ; (3)线段CD.
师:如图1 从A地到C地有四条道路,你站在A处,C处有一小弟弟摔倒了,你会选择走哪条路去帮助他?
图1
生:学生发言,易于得出线段AC最短.
师:如图2,从教室A地到图书馆B,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这是为什么呢?
图2
生:因为走的路程最短.
师:两种情景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结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可以感知的的情境,极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
二.小组合作 共同探索
图1 图2 图3
师:怎样比较两棵树的高矮?怎样比较两根铅笔的长短?怎样比较窗框相邻两边的长?
生:讨论交流,得出答案:图1直接观察就可以比较;图2观察难以判断,可以测量或将一端重合;图3 可以用绳子或刻度尺测量.
师:把两棵树的高度、两根铅笔的长、窗框相邻两边的长看成两条线段,怎么比较它们
大小?类比于线段怎么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如果两条线段长短相差很大,直接观察就可以比较.如果直接观察难以判断,我们可以有两种比较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度量法. 即用刻度尺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第二种方法是:叠合法. 方法:先把两条线段的一端重合,另一端落在同侧,根据另一端落下的位置,来比较. 注意:起点对齐,看终点.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圆规来完成.
师:画出两条线段,讨论比较方法.
生:同位之间互考,一生上黑板演示两种比较方法.
线段AB与线段CD相等, 线段AB大于线段CD, 线段AB与小于线段CD,
记作AB=CD 记作AB>CD 记作AB<CD
练习:176页知识技能第1题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中设问,在解答问题中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热情.让学生感受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所要比较的线段大小的的过程.
三.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师:你能用圆规画出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
(黑板上画出已知线段,同时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已知线段,并尝试.)
小组合作交流画法:
生:上黑板演示并说明作图过程.
师生归纳出三步骤:
1、作射线A’C’;
2、用圆规在射线A’C’上截取A’B’=AB;
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动手试试:随堂练习176页2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在动手操作中去真正的感受用尺、规作图,并用语言口头表述做法,并开始有作图痕迹意识.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其实就是“叠合法”的具体运用。
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
让学生上台用两种方法比较比大小,结论:线段AM=BM..
在这里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表示:AM=BM=AB(或AB=2 AM=2 BM)
师: 纸上画出一条线段并标出字母,动手折出线段中点.
做一做:
在直线l上顺次截取A,B,C三点,使得AB=4cm,BC=3cm.如果点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AC的长度是多少?
生:根据问题中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再根据问题中线段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和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线段的比较方法,并顺利引出线段中点的定义,让学生体会新知的获得过程,并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四.师生交流、归纳小结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哪些是你记忆深刻的?
2. 本节课的学习值得思考的还有是什么?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习表述自己的收获,培养及时归纳知识的习惯和提炼归纳的能力.
五.课堂检测 当堂达标
1.把一段弯曲的公路改为直路,可以缩短路程,其理由是( )
A.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B.线段有两个端点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线段可以比较大小
2.下面线段中_____最长,____最短,将它们按从长到短用“>”连接起来.
① ② ③ ④
3.已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线段AB=5cm,线段BC=4cm,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A. 9cm B.1cm 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
(1)AB=6cm,BC=5cm,则MN=_______cm;
(2)AB=6cm,NC=2cm,则AC=_______cm;
(3)AB=5cm,NB=2.5cm,则AN=_______cm.
5.如图,已知线段 a、b,画一条线段AB,使AB=a—b.
a
b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和巩固练习.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177页习题4.2 的第3题.
选做题:177页习题4.2 的第2题、4题.
板书设计
4.2比较线段的长短 | ||
1.线段的性质
| 2.线段的比较 3.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 4.线段中点 5.练习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成功之处在于创设的问题情境好,这几个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便于学生想象从而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公理、掌握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起了重要作用.不足之处对于“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线段的长短”这一教学重点表现得不够突出,没有提高巩固题,另外时间安排太紧张没能完成任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及反思,共3页。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设计,共2页。
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展示,创境激趣,自学导航,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