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 相交线 平行线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3945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角 相交线 平行线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3945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1 角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4.3 角4.3.1 角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
课型
角相交线平行线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等概概念的区别,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交点,
解线段和与差及线段的中点、两点间的距离、角、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度、分、秒的换算,几何图形的符号表示法,会根据几何语句准确、整洁地画出相应的图形;
2.了解斜线、斜线段、命题、定义、公理、定理及平行线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平行线的基本性质,理解对顶角、补角、邻补角的概念,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会识辨别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用一直线截两平行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会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学
重点
1、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平行线的基本性质,理解对顶角、补角、邻补角的概念,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
2、会识辨别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用一直线截两平行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会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学
难点
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会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师生
准备
教学
思路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设计
师生双边活动
一、基础知识
1.线段(1)定义:线段的直观形象是拉直的一段线.
(2)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直线(1)定义:沿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
(2)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3.角的分类
4.角平分线的概念及性质
(1)定义:如果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警示: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5.余角、补角、邻补角
6垂线及其性质(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基本事实: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性质: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
7线段垂直平分线:(1)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__相等__.
(2)逆定理:到一条线段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定义:(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基本事实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9.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1=__∠2__.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2=__∠3__.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3+__∠4__=180°.
10判定:(1)基本事实: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经典考题剖析
1.已知线段AB=20㎝,C为 AB中点,D为CB 上一点,E为DB的中点,且EB=3 ㎝,则CD= ________cm.
解:4 点拨:由题意,BC=0.5AB=10cm,DB=2 EB=6cm,则CD=BC-DB=10-6=4(cm
2.如图所示,AC为一条直线,O是AC上一点,∠AOB=120°,OE、OF分别平分∠AOB和∠BOC,
(1)求∠EOF的大小;
(2)当OB绕O旋转时,OE、OF仍为∠AOB和∠BOC平分线,问:OF、O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个命题
3.将一长方形纸片,按图的方式折叠,BC、BD为折痕,则∠CBD
的度数为( )
A.60° B.75° C.90° D.95°
4.如图,AB∥EF∥DC,EG∥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
A.6个 B.5个 C.4个 D.2个
5.如图,直线AD与AB、CD相交于 A、D两点,EC、BF与
AB、CD交于点E、C、B、F,且∠l=∠2,∠B=∠C,
求证:∠A=∠D.
三、针对训练
1、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点A在DE上,BC∥DE,则∠AFC的度数为( )
A.45° B.50°
C.60° D.75°
2、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方式叠放,则∠α等于( )
A.30° B.45° C.60° D.75°
2题图
3题图
4题图
5题图
板书
设计
基础回顾
1.线段(1)定义: (2)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直线(1)定义: (2)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3.角的分类
4.角平分线的概念及性质
(1)定义: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警示: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5.余角、补角、邻补角
6垂线及其性质(1)定义 (2)性质: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
7线段垂直平分线:(1)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__相等__.
(2)逆定理:到一条线段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5.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6.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7.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1=__∠2__.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2=__∠3__.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3+__∠4__=180°.
18.判定:(1)基本事实: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教学
反思
签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自学,助学,强化,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2 平行线的判定一等奖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第4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4.4 平行线的判定公开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