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六节 汽化与液化_(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3909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及反思
展开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汽化的概念; 2.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知道影响液体的蒸发快慢的四个因素; 4.借助实验能分析蒸发会吸收热量,温度要降低;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采用对比的方式对液体蒸发和沸腾进行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类根据实际,利用汽化或者尽量减少汽化,进行生产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知识,能学以致用。 | ||||||
教学重难点: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四个要素;液体汽化时吸热 | ||||||
教学过程 | ||||||
阶段安排 |
学习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媒体活动 |
教学设计意图 |
教师反思 |
过程1 | 导入 汽化概念 | 实验:让学生擦上某种液体(酒精) | 观察,思考,积极发言 |
| 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 |
|
过程2 | 汽化吸热 |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 演示实验,并分析,回答问题 |
| 引导学生得出液体汽化要吸热 |
|
过程3 | 汽化的两种形式 | 通过几幅画面的比较引导学生讲出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观看画面和录像,分析比较 | 蒸发的几幅画面和沸腾的录像的展示 | 让学生在比较归纳中明白汽化的两种形式 |
|
过程4 |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 | 指导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应用 | 分组讨论,提出问题、作出假 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 | 模拟实验的演示
| 科学探究过程的应用和控制变量实验的设计 |
|
过程5 | 小结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
|
|
|
|
过程6 | 生活中有关汽化的应用 |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汽化事例的分析 | 能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积极回答 | 一些汽化事例画面的展示 | 让学生感到生活与科技的紧密联系,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 |
|
| 课堂练习 |
|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展示相关题目 | 巩固,查漏补缺 |
|
布置作业 | 配套作业本A | |||||
板书 | 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吸热 二、汽化的两种形式: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2.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三、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性质有关 |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教学策略,课前准备,科学本质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课前预习,课中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探究水的沸腾,沸点知识的解读,解释纸杯能烧开水的原因,小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