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新课讲解,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统一备课用纸科 目数学年 级七年级班 级 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 题3.2.2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方程解决盈不足问题,利用移项解ax+b=cx+d型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根据“表示同一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列出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情境引入解方程:二、新课讲解问题1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思考:(1)你认为题中涉及到哪些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你认为引进什么样的未知数,根据怎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 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 本. 每人分4本,需要 本,减去缺少的25本,这批书共 本.表示这批书的总数的两个代数式相等.思考:方程3x+20 = 4x–25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问题4 移项的依据是什么? 等式的性质1问题5 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即移项的目的是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例3 解方程 (1) (2)通过以上解方程的过程,到现在为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哪些?移项法是解简易方程的最基本的方法,其目的是便于合并同类项,要把移项与交换律区别开来;解题的关键是要记住“移项要变号”这一要诀;其步骤为“一移二并三化”.例4 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 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 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巩固练习:教材90页练习2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1.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A. 3x+b=0,则3x=b; B. 4x-2=5+2x,则4x-2x=5-2; C.2x=x-1,则2x-x=1; D. 2+x-3=2x+1,则2-3-1=2x-x.2.将下列各式移项:(1)方程3x-4=1,移项得:3x=1__________.(2)方程2x+3=5,移项得:2x=__________.(3)方程5x=x+1,移项得:__________.(4)方程2x-7=-5x,移项得:__________.(5)方程4x=3x-8,移项得:__________.(6)方程x=3x-5x-9,移项得:__________巩固练习:教材90页练习1基训P43 T10:有只狡猾的狐狸,它平时总喜欢戏弄人,有一天它遇见了老虎,狐狸说:“我发现2和5是一样的.我这里有一个方程:5x-2=2x-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2,得5x-2+2=2x-2+2 ①即5x=2x,等式两边同时除以x,得5=2 ②聪明的你认为狐狸的说法正确吗?如果正确,请说明上述①、 ②步的理由;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优质课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应用举例,拓展提升,当堂训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