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 第二册9.2 用样本估计总体优秀教案
展开用样本估计总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画一组数据的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会用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等对总体进行估计.
3.掌握求n个数据的第p百分位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
2.用样本估计总体.
3.总体百分位数的估计.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绘制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有哪些步骤?
2.频率分布直方图有哪些特征?
3.如何求n个数据的第p百分位数?
二、基础知识
1.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制作步骤及意义
2.百分位数
(1)定义:一般地,一组数据的第p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值,它使得这组数据中至少有p%的数据小于或等于这个值,且至少有(100-p)%的数据大于或等于这个值.
(2)计算步骤:计算一组n个数据的第p百分位数的步骤:
第1步,按从小到大排列原始数据.
第2步,计算i=n×p%.
第3步,若i不是整数,而大于i的比邻整数为j,则第p百分位数为第j项数据;若i是整数,则第p百分位数为第i项与第(i+1)项数据的平均数.
三、合作探究
1.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的绘制
角度一: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
为考查某校高二男生的体重,随机抽取44名高二男生,实测体重数据(单位:kg)如下:
57,61,57,57,58,57,61,54,68,51,49,64,50,48,65,52,56,46,54,49,51,47,55,55,54,42,51,56,55,51,54,51,60,62,43,55,56,61,52,69,64,46,54,48
将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画出相应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折线图.
【解】以4为组距,列表如下:
分组 | 频率累计 | 频数 | 频率 |
[41.5,45.5) | 2 | 0.045 5 | |
[45.5,49.5) | 7 | 0.159 1 | |
[49.5,53.5) | 8 | 0.181 8 | |
[53.5,57.5) | 16 | 0.363 6 | |
[57.5,61.5) | 5 | 0.113 6 | |
[61.5,65.5) | 4 | 0.090 9 | |
[65.5,69.5) | 2 | 0.045 5 |
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折线图如图所示.
(1)在列频率分布表时,极差、组距、组数有如下关系:
①若为整数,则=组数;
②若不为整数,则的整数部分+1=组数.
(2)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将数据分组时,组数力求合适,纵使数据的分布规律能较清楚地呈现出来,组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若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为5~12组,一般样本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
角度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
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的频数为12.
(1)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样本量是多少?
(2)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则该校全体高一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3)样本中不达标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4)第三组的频数是多少?
【解】(1)频率分布直方图以面积的形式反映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大小,因此第二小组的频率为=0.08.
又因为第二小组的频率=,
所以样本容量===150.
(2)由直方图可估计该校高一年级学生的达标率为×100%=88%.
(3)由(1)(2)知达标率为88%,样本量为150,不达标的学生频率为1-0.88=0.12.
所以样本中不达标的学生人数为150×0.12=18(人).
(4)第三小组的频率为=0.34.
又因为样本量为150,
所以第三组的频数为150×0.34=51.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中的计算问题
(1)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率;
(2)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
(3)=频率,此关系式的变形为=样本量,样本量×频率=频数.
2.条形统计图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某校计划在午间校园广播台播放“百家讲坛”的部分内容.为了了解学生的喜好,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项内容),整理调查结果,绘制统计图如图所示.
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求抽取的学生数;
(2)若该校有3 000名学生,估计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学生人数;
(3)估计该校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女学生人数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比.
【解】(1)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
喜欢收听于丹析《庄子》的男生有20人,女生有10人;
喜欢收听《故宫博物院》的男生有30人,女生有15人;
喜欢收听于丹析《论语》的男生有30人,女生有38人;
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男生有64人,女生有42人;
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男生有6人,女生有45人.
所以抽取的学生数为20+10+30+15+30+38+64+42+6+45=300(人).
(2)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男生有64人,女生有42人,共有106人,占所抽取总人数的比例为,
由于该校有3 000名学生,因此可以估计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学生有×3 000=1 060(人).
(3)该校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女学生人数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为×100%=15%.
(1)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第一步确定坐标系中横轴和纵轴上坐标的意义,第二步确定横轴上各部分的间距及位置,第三步根据统计结果绘制条形图.
实际问题中,我们需根据需要进行分组,横轴上的分组越细,对数据的刻画(描述)就越精确.
(2)在条形统计图中,各个矩形图的宽度没有严格要求,但高度必须以数据为准,它直观反映了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3.折线统计图
小明同学因发热而住院,下图是根据护士为他测量的体温所绘制的体温折线图.
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小明测量一次体温?
(2)近三天来,小明的最高体温、最低体温分别是多少?
(3)从体温看,小明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
(4)如果连续36小时体温不超过37.2摄氏度的话,可认为基本康复,那么小明最快什么出院?
【解】(1)根据横轴表示的意义,可知护士每隔6小时给小明测量一次体温.
(2)从折线统计图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对应的纵轴意义,可知最高体温是39.5摄氏度,最低体温是36.8摄氏度.
(3)从图中可知小明的体温已经下降,并趋于稳定,因此病情在好转.
(4)9月8日18时小明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后的体温未超过37.2摄氏度,自9月8日18时起计算,连续36小时后对应的时间为9月10日凌晨6时.因此小明最快可以在9月10凌晨6时出院.
(1)绘制折线统计图时,第一步,确定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第二步,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第三步,用直线段顺次连接即可.
(2)在折线统计图中,从折线的上升、下降可分析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从陡峭程度上,可分析数据间相对增长、下降的幅度.
4.扇形统计图
下图是A,B两所学校艺术节期间收到的各类艺术作品的情况的统计图:
(1)从图中能否看出哪所学校收到的水粉画作品数量多?为什么?
(2)已知A学校收到的剪纸作品比B学校的多20件,收到的书法作品比B学校的少100件,请问这两所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分别是多少件?
【解】(1)不能.因为两所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不知道.
(2)设A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为x件,B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为y件,则解得即A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为500件,B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为600件.
(1)绘制扇形统计图时,第一步计算各部分所占百分比以及对应圆心角的度数;第二步在圆中按照上述圆心角画出各个扇形并恰当标注.
(2)扇形统计图表示总体的各部分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但不同总量下的扇形统计图,其不同的百分比不可以作为比较的依据.
5.百分位数的计算
现有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甲组 | 1 | 2 | 2 | 2 | 2 | 3 | 3 | 3 | 5 | 5 | 6 | 6 | 8 | 8 | 9 | 10 | 10 | 12 | 13 | 13 |
乙组 | 0 | 0 | 0 | 0 | 1 | 1 | 2 | 3 | 4 | 5 | 6 | 6 | 7 | 7 | 10 | 14 | 14 | 14 | 14 | 15 |
试求甲、乙两组数的25%分位数与75%分位数.
【解】因为数据个数为20,而且20×25%=5,20×75%=15.
因此,甲组数的25%分位数为==2.5;
甲组数的75%分位数为==9.5.
乙组数的25%分位数为==1,乙组的75%分位数为==12.
求百分位数时,一定要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课堂检测】
1.下列四个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
解析:选D.用统计图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即从图中可以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因此“最为合适”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注意B选项中的图不能称为统计图.
2.观察新生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儿体重在[2 700,3 000)g的频率为( )
A.0.1 B.0.2
C.0.3 D.0.4
解析:选C.由题图可得,新生儿体重在[2 700,3 000)g的频率为0.001×300=0.3,故选C.
3.观察下图所示的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多
B.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
C.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少
D.甲、乙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解析:选D.图中数据只是百分比,甲、乙两个学校的学生总数不知道,因此男生与女生的具体人数也无法得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样本数据标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理解样本数据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学会计算数据的方差、标准差.
【教学重难点】
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定义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平均数:如果n个数x1,x2,…,xn,那么=(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思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哪个量与样本的每一个数据有关,它有何缺点?
答案:平均数与样本的每一个数据有关,它可以反映出更多的关于样本数据总体的信息,但是平均数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2.方差、标准差
标准差、方差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
s=.
(2)标准差的平方s2叫做方差.
s2=[(x1-)2+(x2-)2+…+(xn-)2](xn是样本数据,n是样本容量,是样本平均数).
(3)标准差(或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在平均数附近.s=0时,每一组样本数据均为.
二、合作探究
1.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计算
(1)某学习小组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得100分的有1人,得95分的有1人,得90分的有2人,得85分的有4人,得80分和75分的各1人,则该小组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A.85,85,85 B.87,85,86
C.87,85,85 D.87,85,90
(2)以下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
已知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6.8,则x,y的值分别为( )
A.2,5 B.5,5
C.5,8 D.8,8
答案(1)C (2)C
解析(1)平均数为=87,众数为85,中位数为85.
(2)结合茎叶图上的原始数据,根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由于甲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10+x,所以x=5.又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6.8,所以y=8,所以x,y的值分别为5,8.
【教师小结】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一般是根据公式来计算的;计算众数、中位数时,可先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再根据各自的定义计算.
2.标准差、方差的计算及应用
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打靶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
甲:8,6,7,8,6,5,9,10,4,7;
乙:6,7,7,8,6,7,8,7,9,5.
(1)分别计算以上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
(3)根据计算结果,估计两名战士的射击情况.若要从这两人中选一人参加射击比赛,选谁去合适?
解(1)甲=×(8+6+7+8+6+5+9+10+4+7)=7(环),
乙=×(6+7+7+8+6+7+8+7+9+5)=7(环).
(2)由方差公式s2=[(x1-)2+(x2-)2+…+(xn-)2],得s=3,s=1.2.
(3)甲=乙,说明甲、乙两战士的平均水平相当.
又s>s说明甲战士射击情况波动比乙大.
因此,乙战士比甲战士射击情况稳定,从成绩的稳定性考虑,应选择乙参加比赛.
【教师小结】
(1)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2)样本标准差反映了各样本数据围绕样本平均数波动的大小,标准差越小,表明各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周围越集中;反之,标准差越大,表明各样本数据在样本平均数的两边越分散.
(3)当样本的平均数相等或相差无几时,就要用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来估计总体的数据分布情况,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是由标准差来衡量的.
三、课堂总结
1.标准差的平方s2称为方差,有时用方差代替标准差测量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方差与标准差的测量效果是一致的,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多采用标准差.
2.现实中的总体所包含的个体数往往很多,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是未知的,我们通常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去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但要求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
3.在抽样过程中,抽取的样本是具有随机性的,因此样本的数字特征也有随机性,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是一种统计思想,没有唯一答案.
【课堂检测】
1.某市2017年各月的平均气温(℃)数据的茎叶图如图: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9 B.20
C.21.5 D.23
答案 B
解析 由茎叶图知,平均气温在20℃以下的有5个月,在20℃以上的也有5个月,恰好是20℃的有2个月,由中位数的定义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0.故选B.
2.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说法中正确的一个是( )
A.中位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总体的情况
B.平均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总体的情况
C.众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总体的情况
D.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有局限性,都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总体的情况
答案 D
3.在某次测量中得到的A样本数据如下:82,84,84,86,86,86,88,88,88,88.若B样本数据恰好是A样本数据每个都加2后所得的数据,则A,B两样本的下列数字特征对应相同的是( )
A.众数 B.平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答案 D
4.某校开展“爱我母校,爱我家乡”摄影比赛,七位评委为甲,乙两名选手的作品打出的分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m为数字0~9中的一个),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甲,乙两名选手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a1,a2,则一定有( )
A.a1>a2
B.a2>a1
C.a1=a2
D.a1,a2的大小与m的值有关
答案 B
解析 由茎叶图知,
a1=80+=84,
a2=80+=85,故选B.
5.若样本数据x1,x2,…,x10的标准差为8,则数据2x1-1,2x2-1,…,2x10-1的标准差为________.
答案 16
解析 设样本数据x1,x2,…,x10的标准差为s,则s=8,
可知数据2x1-1,2x2-1,…,2x10-1的标准差为2s=16.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数学素养,学业水平,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4 平面向量的应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数学素养,学业水平,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必修 第二册6.2 平面向量的运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二册6.2 平面向量的运算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数学素养,学业水平,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