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时训练
展开1.读语段,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
ㅤㅤàn zhà 老师的要求,孩子们在草地上yú kuài 地玩耍着。他们有的在玩玻璃弹珠,有的在练习投biā qiāng ,有的在互相tàn 讨着自己的玩具……他们感到shū shì 而又快乐。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选字组词。
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5.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这里 温暖, 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
(2)母亲 不太相信, 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
6.按要求写句子。
(1)它是怎么钻进这个缝隙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仿写夸张句)
(2)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仿写拟人句)
(3)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仿写比喻句)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缩句)
(2)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软弱。(修改病句)
(3)太阳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改为“被”字句)
(4)这粒豌豆说:“我胖得够美了!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改为转述句)
8.这篇童话将五粒豌豆的命运进行了对比,告诉我们( )
A.在生活中,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挑战生命的极限
B.要安于现状,过一种好逸恶劳的生活
C.不能让自己的欲望膨胀起来,还自以为是
D.即使是平凡的事物,只要能为他人作出贡献,这样的生命也是有价值的
9.(《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
A.格林兄弟B.安徒生C.叶圣陶D.郑渊洁
10.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愉快的想象B.僵硬的身子
C.匀称的身份D.肮脏的水沟
11.“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最后一粒豌豆连说了两次,结合它后面的表现,下列词语形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顺其自然B.随遇而安C.听天由命D.安之若素
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1小题)
1.读语段,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
ㅤㅤàn zhà 按照 老师的要求,孩子们在草地上yú kuài 愉快 地玩耍着。他们有的在玩玻璃弹珠,有的在练习投biā qiāng 标枪 ,有的在互相tàn 探 讨着自己的玩具……他们感到shū shì 舒适 而又快乐。
【考点】看拼音写汉字.
【答案】按照 愉快 标枪 探 舒适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字词。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按照 愉快 标枪 探 舒适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字词。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考点】汉字读音.
【答案】àn jiē qiú
yì tái kuàng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
【解答】故答案为:
àn jiē qiú
yì tái kuàng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选字组词。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便 埂 硬
喻 愉 偷
抢 枪 沧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方便:便利的、省事的。故选“便”。
田埂:田间的埂子,用来分界并蓄水。故选“埂”。
坚硬:又结实又硬。故选“硬”。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故选“便”。
愉快:快意;舒畅。故选“喻”。
小偷:偷窃集团中的一般窃贼。故选“偷”。
抢夺:指以暴力强取,争夺。故选“抢”。
手枪:是一种单手握持瞄准射击或本能射击的短枪管武器,通常为指挥员和特种兵随身携带,用在50米近程内自卫和突然袭击敌人。故选“枪”。
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选“沧”。
故答案为:
便 埂 硬
喻 愉 偷
抢 枪 沧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4.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考点】词语搭配.
【答案】弯弯 绚丽 美丽
真诚 静静 狠狠
【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搭配。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类型,然后根据词语特点填写搭配内容。
【解答】结合所给词语,第一行要求填写合适的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即可正确填写。
第二行要求填写合适的形容词,用来修饰动词,作答时注意“地”的用法,词语的填写要合理。
故答案为:
弯弯 绚丽 美丽
真诚 静静 狠狠
【点评】作答词语搭配题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词语思考,最常见的是“的”“地”“得”。
短语中间为“的”,则一般“的”前的词语应是形容词,“的”后的词语为名词。
短语中间为“地”,则一般“地”前的词语应是形容词或副词,“地”后的词语为动词。
短语中间为“得”,则一般“得”前的词语应是动词或形容词,“得”后的词语为形容词,形容词是对前面动词的补充说明。
5.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这里 既 温暖, 又 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
(2)母亲 虽然 不太相信, 但是 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
【考点】关联词.
【答案】(1)既 又;
(2)虽然 但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1)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既……又……”相连。
(2)分句间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
故答案为:
(1)既 又;
(2)虽然 但是。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6.按要求写句子。
(1)它是怎么钻进这个缝隙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仿写夸张句) 我的心像刀绞一样的痛。
(2)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仿写拟人句) 路边的花草向我们招手。
(3)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仿写比喻句) 天上的月亮好像大圆盘。
【考点】句子仿写.
【答案】(1)我的心像刀绞一样的痛。
(2)路边的花草向我们招手。
(3)天上的月亮好像大圆盘。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1)例句是夸张句,仿写时注意。
(2)例句是拟人句,仿写时注意。
(3)例句是比喻句,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
(1)我的心像刀绞一样的痛。
(2)路边的花草向我们招手。
(3)天上的月亮好像大圆盘。
【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缩句)
她面前是豌豆花。
(2)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软弱。(修改病句)
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虚弱。
(3)太阳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改为“被”字句)
豆荚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
(4)这粒豌豆说:“我胖得够美了!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改为转述句)
这粒豌豆说,它胖得够美了,它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考点】扩句和缩句;修改病句;改写句子.
【答案】(1)她面前是豌豆花。
(2)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虚弱。
(3)豆荚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
(4)这粒豌豆说,它胖得够美了,它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分析】考查缩句、改写句子和修改病句。注意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缩写后要形成完整意思的句子。
【解答】(1)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一朵盛开的、紫色的”。
(2)修改病句,“软弱”用词错误,应为“虚弱”。
(3)改为被字句,把“豆荚”放在句子前面,用“被”相连。
(4)改为转述句,把引号里的“我”改为“它”,去掉引号,感叹号变句号,冒号变逗号。
故答案为:
(1)她面前是豌豆花。
(2)她有一个独生女儿,身体非常虚弱。
(3)豆荚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
(4)这粒豌豆说,它胖得够美了,它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点评】缩写句子的步骤:(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3)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8.这篇童话将五粒豌豆的命运进行了对比,告诉我们( )
A.在生活中,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挑战生命的极限
B.要安于现状,过一种好逸恶劳的生活
C.不能让自己的欲望膨胀起来,还自以为是
D.即使是平凡的事物,只要能为他人作出贡献,这样的生命也是有价值的
【考点】课文理解.
【答案】D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解答】《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创作于的一篇童话。这篇童话描写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篇童话将五粒豌豆的命运进行了对比,告诉我们即使是平凡的事物,只要能为他人作出贡献,这样的生命也是有价值的。
故选:D。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9.(《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
A.格林兄弟B.安徒生C.叶圣陶D.郑渊洁
【考点】作家及其作品.
【答案】B
【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创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描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10.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愉快的想象B.僵硬的身子
C.匀称的身份D.肮脏的水沟
【考点】词语搭配.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名词的特点,然后搭配,如“匀称的身材”。
故选:C。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11.“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最后一粒豌豆连说了两次,结合它后面的表现,下列词语形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顺其自然B.随遇而安C.听天由命D.安之若素
【考点】课文理解.
【答案】C
【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创作的一篇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来赞叹生活,写了五粒豆子的不同的方面,以及第五粒豆子的事情,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解答】A、B、D正确。
C.有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这句话写出了第五粒豌豆的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
故选:C。
【点评】注意抓住相关句子,联系课文的内容来分析,注意揣摩句子的含义,体会表达的感情。
按时(ān àn)
揭开(jiē xiē)
囚犯(qiū qiú)
溢出(yí yì)
青苔(tāi tái)
窗框(kuāng kuàng)
硬 便 埂
方
田
坚
偷 愉 喻
比
快
小
抢 枪 沧
夺
手
海
的豆荚
的光彩
的世界
地微笑
地躺着
地捏着
按时(ān àn) àn
揭开(jiē xiē) jiē
囚犯(qiū qiú) qiú
溢出(yí yì) yì
青苔(tāi tái) tái
窗框(kuāng kuàng) kuàng
硬 便 埂
方 便
田 埂
坚 硬
偷 愉 喻
比 喻
愉 快
小 偷
抢 枪 沧
抢 夺
手 枪
沧 海
弯弯 的豆荚
绚丽 的光彩
美丽 的世界
真诚 地微笑
静静 地躺着
狠狠 地捏着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陀螺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19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陀螺同步训练题</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语段,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比一比,再组词,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照样子,写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连线题,按课文的写作思路给下列句子排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19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牛和鹅巩固练习</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语段,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字词,比一比,再组词,照样子,写词语,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读句子,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18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麻雀课时练习</a>,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字词,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加偏旁组字,再组词,查字典填空,选词填空,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词语采集,搭配词语,连一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