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学案
展开知识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知识点二 线面距离、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时,这条直线上eq \(□,\s\up3(01))任意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2.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eq \(□,\s\up3(02))都相等,我们把它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之间的相互转化
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β,且α∥β,则a∥b.( )
(2)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直线b⊥直线a.( )
(3)若直线a⊥平面α,直线a⊥直线b,则直线b∥平面α.( )
答案 (1)√ (2)√ (3)×
2.做一做
(1)若a,b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a⊥α,b∥α⇒a⊥b;②a⊥α,a⊥b⇒b∥α;
③a∥α,a⊥b⇒b⊥α;④a⊥α,b⊥α⇒a∥b.
A.1 B.2 C.3 D.0
(2)在圆柱的一个底面上任取一点(该点不在底面圆周上),过该点作另一个底面的垂线,则这条垂线与圆柱的母线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3)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C与BD相交于点O,A1C1与B1D1相交于点O1,则OO1与平面A1B1C1D1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1)B (2)平行 (3)垂直
题型一 线面垂直性质的应用
例1 如图,在正方体A1B1C1D1-ABCD中,E是A1D上的点,F是AC上的点,且EF与异面直线AC,A1D都垂直相交.
求证:EF∥BD1.
[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AB1,B1C,BD,B1D1,
∵DD1⊥平面ABCD,
AC⊂平面ABCD,
∴DD1⊥AC.
又AC⊥BD,BD∩DD1=D,
∴AC⊥平面BDD1B1.
又BD1⊂平面BDD1B1,
∴AC⊥BD1.
同理可证BD1⊥B1C,又AC∩B1C=C,
∴BD1⊥平面AB1C.
∵EF⊥A1D,又A1D∥B1C,∴EF⊥B1C.
又EF⊥AC,AC∩B1C=C,
∴EF⊥平面AB1C.
∴EF∥BD1.
[条件探究] 在本例中,若E为A1D的中点,F为AB的中点,如何证明EF⊥平面AB1C?
证明 连接AD1,AB1,B1C,
∵E为A1D的中点,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E为AD1的中点.
又∵F为AB的中点,
∴EF∥BD1.
由例1可知BD1⊥平面AB1C,
∴EF⊥平面AB1C.
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
(1)利用线线平行的定义:证共面且无公共点.
(2)利用三线平行公理:证两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
(3)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平行.
(4)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垂直.
(5)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面面平行.
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
(1)求证:A1C⊥B1D1;
(2)M,N分别为B1D1与C1D上的点,且MN⊥B1D1,MN⊥C1D,求证:MN∥A1C.
证明 (1)如图,连接A1C1.
∵CC1⊥平面A1B1C1D1,
B1D1⊂平面A1B1C1D1,
∴CC1⊥B1D1.
∵四边形A1B1C1D1是正方形,
∴A1C1⊥B1D1.
又CC1∩A1C1=C1,
∴B1D1⊥平面A1C1C.
又A1C⊂平面A1C1C,∴B1D1⊥A1C.
(2)连接B1A,AD1.
∵B1C1綊AD,∴四边形ADC1B1为平行四边形,
∴C1D∥AB1.
∵MN⊥C1D,∴MN⊥AB1.
又MN⊥B1D1,AB1∩B1D1=B1,
∴MN⊥平面AB1D1.
由(1)知A1C⊥B1D1.同理可得A1C⊥AB1.
又AB1∩B1D1=B1,∴A1C⊥平面AB1D1.
∴A1C∥MN.
题型二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的综合应用
例2 如图,PA⊥平面ABD,PC⊥平面BCD,E,F分别为BC,CD上的点,且EF⊥AC.求证:eq \f(CF,DC)=eq \f(CE,BC).
[证明] ∵PA⊥平面ABD,PC⊥平面BCD,
∴PA⊥BD,PC⊥BD,PC⊥EF.
又PA∩PC=P,∴BD⊥平面PAC.
又EF⊥AC,PC∩AC=C,∴EF⊥平面PAC,
∴EF∥BD,
∴eq \f(CF,DC)=eq \f(CE,BC).
(1)线线垂直的证明,常转化为线面垂直来证明,即:把两条直线中一条放在某个平面内,然后证明另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要证线面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体现了eq \x(线线垂直)→eq \x(线面垂直)→eq \x(线线垂直),解题时要注意这种相互转化关系的合理应用.
(2)要学会逆向分析的方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入手,层层递推,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已知α∩β=AB,PQ⊥α于点Q,PO⊥β于点O,OR⊥α于点R,求证:QR⊥AB.
证明 如图,∵α∩β=AB,
∴AB⊂α,AB⊂β,
∵PO⊥β,∴PO⊥AB.
∵PQ⊥α,∴PQ⊥AB.
∵PO∩PQ=P,∴AB⊥平面PQO.
∵OR⊥α,∴PQ∥OR.
∴PQ与OR确定平面PQRO.
又∵QR⊂平面PQRO,∴QR⊥AB.
1.已知△ABC所在的平面为α,直线l⊥AB,l⊥AC,直线m⊥BC,m⊥AC,则直线l,m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异面
C.平行 D.不确定
答案 C
解析 因为l⊥AB,l⊥AC,AB⊂α,AC⊂α且AB∩AC=A,所以l⊥α,同理可证m⊥α,所以l∥m.
2.已知l,m,n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若l∥m,m∥n,l⊥α,则n⊥α;
②若l∥m,m⊥α,n⊥α,则l∥n;
③若l∥α,l⊥m,则m⊥α.
A.1 B.2 C.3 D.0
答案 B
解析 对于①,因为l∥m,m∥n,所以l∥n,又l⊥α,所以n⊥α,即①正确;对于②,因为m⊥α,n⊥α,所以m∥n,又l∥m,所以l∥n,即②正确;对于③,因为l∥α,l⊥m,所以m∥α或m⊂α或m⊥α或m与α斜交,即③错误.
3. 如图,PA⊥矩形ABCD,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PD⊥BD
B.PD⊥CD
C.PB⊥BC
D.PA⊥BD
答案 A
解析 ∵PA⊥平面ABCD,∴PA⊥BD,若PD⊥BD,PA∩PD=P,∴BD⊥平面PAD.又AB⊥平面PAD,∴BD∥AB,不成立,故选A.
4.如图,▱ADEF的边AF⊥平面ABCD,且AF=2,CD=3,则CE=________.
答案 eq \r(13)
解析 因为AF⊥平面ABCD,AF∥ED,所以ED⊥平面ABCD,因为CD⊂平面ABCD,所以ED⊥CD,所以△EDC为直角三角形,CE=eq \r(ED2+CD2)=eq \r(13).
5.如图所示,已知平面α∩平面β=EF,A为α,β外一点,AB⊥α于点B,AC⊥β于点C,CD⊥α于点D.求证:BD⊥EF.
证明 ∵AB⊥α,CD⊥α,∴AB∥CD,∴A,B,C,D四点共面.
∵AB⊥α,AC⊥β,α∩β=EF,∴AB⊥EF,AC⊥EF.
又AB∩AC=A,∴EF⊥平面ABDC,
∵BD⊂平面ABDC,∴EF⊥BD.
文字语言
eq \(□,\s\up3(0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eq \b\lc\ \rc\}(\a\vs4\al\c1(a⊥αb⊥α))⇒eq \(□,\s\up3(02))a∥b
图形语言
作用
①线面垂直⇒线线平行;
②作平行线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导学案及答案,共13页。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学案及答案,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