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物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一、 压强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079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 物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一、 压强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 物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一、 压强,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导入:多媒体展示了两个体重相近的小孩滑雪的图片,穿滑雪板的女孩滑行自如,没穿的男孩脚深深地陷入雪中,寸步难行。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压力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压强。(板书)
是新课讲授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多媒体上展示图片,蚊子细小的口器,骆驼。由此作出猜想: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压力和受力面积都有关。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首先,老师准备了海绵、小桌子,砝码。这里注意说明: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常用的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我们来思考一下压力大小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用种方式呈现出来?同学回答:小桌子放砝码、不放砝码比较海绵的下陷的深浅程度。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受力面积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怎么呈现?学生:小桌朝上、小桌朝下。
同学们已经有了实验思路,现在四人以小一组,开始探究实验,在过程中注意对比(1)小桌正放时,加或不加砝码,海绵下陷的深浅程度;(2)小桌正放和反放,加砝码后,海绵下陷的深浅程度。我们同学们做的都很认真、也做了相应的记录。大家手里的实验都慢慢停了。
学生代表回答:实验结果显示:(1)在同一块海绵上放两个小桌,甲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乙的下陷程度更深,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乙实验与丙实验相比,乙下陷程度更深,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非常好,根据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压强
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的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并提问由学生根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根据比值定义法,P=F/S,单位N/m2。补充: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专有名称,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发现流体力学中的“帕斯卡定律”):帕斯卡(Pa),并且1N/m2=1Pa。(板书:压强)
3.最后讲授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板书),生活实例的图片:美工篆刻刀的刀头、公交车上的破窗锤、推土机的宽链条、火车轨道下面铺设枕木,原因是什么?学生:推土机的链条和火车轨下面铺设的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篆刻刀和破窗锤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师生共同总结不难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一道练习题,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解决: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同学们回答正确:60Pa。
最后,我们一起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压强的大小P与压力F和作用面积S都有关。本节课正式内容已经学完了,下课之后请同学们搜集一些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实例,以及他们的原理是什么?下节我找同学来分享一下。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课。
七、板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导入:多媒体展示了两个体重相近的小孩滑雪的图片,穿滑雪板的女孩滑行自如,没穿的男孩脚深深地陷入雪中,寸步难行。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压力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压强。(板书)
是新课讲授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多媒体上展示图片,蚊子细小的口器,骆驼。由此作出猜想: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压力和受力面积都有关。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首先,老师准备了海绵、小桌子,砝码。这里注意说明: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常用的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我们来思考一下压力大小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用种方式呈现出来?同学回答:小桌子放砝码、不放砝码比较海绵的下陷的深浅程度。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受力面积和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怎么呈现?学生:小桌朝上、小桌朝下。
同学们已经有了实验思路,现在四人以小一组,开始探究实验,在过程中注意对比(1)小桌正放时,加或不加砝码,海绵下陷的深浅程度;(2)小桌正放和反放,加砝码后,海绵下陷的深浅程度。我们同学们做的都很认真、也做了相应的记录。大家手里的实验都慢慢停了。
学生代表回答:实验结果显示:(1)在同一块海绵上放两个小桌,甲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乙的下陷程度更深,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乙实验与丙实验相比,乙下陷程度更深,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非常好,根据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2)压强
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的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并提问由学生根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根据比值定义法,P=F/S,单位N/m2。补充: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专有名称,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发现流体力学中的“帕斯卡定律”):帕斯卡(Pa),并且1N/m2=1Pa。(板书:压强)
3.最后讲授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板书),生活实例的图片:美工篆刻刀的刀头、公交车上的破窗锤、推土机的宽链条、火车轨道下面铺设枕木,原因是什么?学生:推土机的链条和火车轨下面铺设的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篆刻刀和破窗锤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师生共同总结不难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一道练习题,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解决: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同学们回答正确:60Pa。
最后,我们一起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压强的大小P与压力F和作用面积S都有关。本节课正式内容已经学完了,下课之后请同学们搜集一些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实例,以及他们的原理是什么?下节我找同学来分享一下。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课。
七、板书设计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