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11章 11.1.2 【说课稿】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061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11章 11.1.2 【说课稿】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061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11章 11.1.2 【说课稿】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60061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着重介绍了三角形的三种特殊线段,已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等知识是学习本节新知识的基础,其中三角形的高学生从小学起已开始接触,教材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从高入手,利用图形,给高作了具体定义,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高为线段,进而引出三角形的另外几种特殊线段——中线、角平分线。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与垂线、角平分线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学习作图、观察与探究,会发现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都各自交于一点,这为以后三角形的内心、重心等知识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本节内容也是日后学习等腰三角形等特殊三角形的垫脚石。故学好本节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对三角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定义的理解及画法的掌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而三角形的高由于三角形的形状改变而使其位置呈现多样性,学生难以掌握,故在各类三角形中作出它们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作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根据这一目的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
说教法
情境创设法 利用人字型屋顶钢架的中柱,三角形状的风筝骨架等,引出三角形
中的特殊线段,使数学能密切联系实际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更能贴近学生生活,体现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节内容的求知欲,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与已学过的垂线、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有关,讲解时将新旧知识融合贯通,既利于学生掌握新知,又可帮他们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3、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究性 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他们自由探究图中的发现,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层层设问,启发诱导,设计适当的铺垫,让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如何探究,而不是替代他们思考,并鼓励探究多种不同问题,使探究过程活跃起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得到更大的收获。
4、运用多媒体《几何画板》等作为教辅工具,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扫除学生从形象思维难以跨越到抽象思维的障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1、本节重点是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难点是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的准确理解、作图与正确运用,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运用好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画图入手,获得三种线段的直观形象,进一步架起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2、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与垂线、角的平分线有很强的联系,但又有区别,故要用比较法讲清其联系与区别,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复习已学内容。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既可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促进,积极交流,表达思想又可促进数学思考,扩大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本节课中我让学生以小组进行探究,归纳图形特征,做到仔细观察,大胆探索,勇于发现,抽象概括。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依据本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五、说教学过程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
2、能正确作出一个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数学思考
1、通过观察、探究与描述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语言的准确性,提高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推理能力。
2、通过作三角形的三条高、中线、角平分线,提高学生的基本作图能力
解决问题
通过对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定义的理解,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学生作图、观察、比较、描述图形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图形中蕴含的规律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大担探究新知识的创新能力。
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并能在具体三角形中画出它们
难点
在各种三角形中作出它们的高
活动流程图
时间安排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2’
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新知,激发学生求知欲
活动2 探究三角形的高
10’
了解三角形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能在各类三角形的中正确作出它们,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精神,提高作图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3 探究三角形的中线
9’
活动4探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9’
活动5 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15’
巩固新知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生活实例演示:人字型屋顶钢架、风筝骨架,并从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引出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
生欣赏图片,师引导生从观察实物中抽取数学图形
从生活实例引出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活动2 探究三角形的高
问题1 已知的边AB= 6cm,BC=4cm,AC=3cm高AD=2cm,求
问题2 你能描述三角形的高吗?
问题3 一个三角形有几边?那么高有几条呢?
问题4 你能做出下列三角形的高吗?
问题5 观察上面三图,你有哪些发现?
问题6 你能解决以下问题吗?
① 如图,AD
为的高
则=
=
②若一个三角形有高在它的外部,则这个三角形为
③ 如图,ADBC
CEAB,AD与CE交于点O,连结BO并延长,交于AC于下,则BF AC
④下图中作的高正确的是( )
师提出问题,生独立解答,教师关注学生对高和边的对应关系是否明确
利用上图,让生用语言描述,师加以修正。
生动手作图,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作图的基本功
生观察,小组交流,师加以辅导,再让他们叙述小组所探究的结论,师加以适当修正与鼓励。
在活动中,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多方位的加以探究
②学生能否用流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③学生能否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质疑,感受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师巡视辅导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对高的定义是否理解;
②学生对作图方法的掌握;
③学生对自己所发现结论的灵活运用
借助生对问题的解决,唤醒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认识与确认,有助于新知的解决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与语言表述能力
提高学生的基本作图能力
通过小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发展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
通过学生练习,对三角形高的的有关知识加以巩固,让学生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3 探究三角形的中线
问题1
你能将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吗?
问题2 请用语言叙述三角形中
线的定义
问题3 你能作出三角形的所有
中线吗?
问题4 小组探究 观察你们所
作图形,你又有哪些发现?
4、练习:如图:AD、BE为的中线交于点O
①若AB=4cm
BC=6cm,AC=
5cm,则BD=
AE=
②若=12cm,则=③连结CO并延长交AB于F,则AF=
让生小组探究,并描述方法,师作图
生描述定义,师适当修正
生作图,师指导并关注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及基本作图能力。
生以小组活动,探究所画图中蕴含了哪些特征,师重点关注
①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②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师重点关注:
①学生对三角形中线定义的理解及运用
②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及数形结合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探究意识,检验学生对三角形中线定义的理解
了解学生对三角形的中线定义的理解及运用
活动4探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问题1 你能作出的角平分线吗?
2、中的的平分线,又该如何做?
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有何异同:
问题3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作出的另两条角平分线吗?
问题4 你从图中还可发现什么?
5、练习: BD、CE为
角平分线,且
,
,则 ,
复习作角平分线的方法,让生回顾角平分线为射线
师作图,讲解,要求生区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师关注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比较
生作图,师巡视,关注学生对三角形角平分线的理解。
让生独立探究新知,师加以适当辅导。
生独立完成
检验学生对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的理解
复习旧知识,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学习作铺垫。
提高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识别能力,感受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活动5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1、P72 1、2 P75 3、4
2、回放人字型屋顶钢架,让生判断中柱是三角形哪种特殊线段的运用。
3、思考题(选做):王大爷有一块三角形的菜地,现在要将它平均分给4个儿子,在菜地的一角点A处,
有一口池塘,为了使分开后的每块菜地都就近取水,王大爷为此很伤脑筋,
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帮大爷吗?
若不考虑水源因素,你还可以怎
样分?
先以抢答形式解决2、4,再由生独立完成了,最后小组探究1
让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定义的理解与运用。
②学生作图能力的综合体现
③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通过练习,可以检验学生对新知是否掌握,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是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而定,这样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必做题的设计,可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选做题的设计又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思维,拓展能力。生活实例的解决,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优秀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件pptx、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一章 三角形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设计,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