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基础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检测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基础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检测试卷0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基础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检测试卷0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基础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检测试卷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基础复习_第七单元_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
     1.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2. 下列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石油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B.焦碳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制得,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原料
    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它不属于化石燃料
    D.煤中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其他元素
     
    3. 目前我国电力供应仍然紧缺,需开发各种资源发展电力工业.以下利用化学能发电的是( )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4. 把块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 )
    A.降低着火点
    B.散热面积大
    C.方便运输
    D.使煤和空气充分接触
     
    5. 今年4月,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从中可炼制出多种燃料.下列燃料不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是( )
    A.煤油
    B.柴油
    C.酒精
    D.汽油
     
    6. 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生产基地已在天津建设.下图为“长征五号”火箭的模型,若该火箭熄料燃烧只有水生成,则应选用的燃料为( )

    A.氢气
    B.甲烷
    C.汽油
    D.乙醇
     
    7. 2005年10月25日下午3时许,福州某酒店第十层楼着火,有5位房客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3死2伤的悲剧.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的情况,应沉着冷静,用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救,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当发现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现场
    C.发现楼道内起火立即打开第十楼的窗户往下跳
    D.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8. 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导电
    B.不易燃烧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气小
     
    9. 2014年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了冷、热、电三联供能,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A.CO
    B.H2
    C.CH4
    D.CH3CH2OH
     
    10. “防火胜于救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于不明原因的火灾,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油库、面粉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11. 如表为某校化学实验小组测定不同体积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实验现象:根据如表数据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2体积分数%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空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
    燃烧
    安静
    燃烧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不燃烧
    不爆炸
    A.H2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
    B.收集的H2如果能安静燃烧,说明H2的纯度为100%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H2已纯净
    D.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一定发生爆炸
     
    12.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小颖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3. 下列变化不包括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酿酒
    D.食物的腐烂
     
    14. 古语说:“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燃烧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5.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在空气中一定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D.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时,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
     16. 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
    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
     
    17. 含硫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排放出的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是________
    A.N2,
    B. CO2,
    C. CO,
    D. SO2.
     
    18.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甲烷的是( )
    A.石油
    B.干冰
    C.沼气
    D.可燃冰
     
    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7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B.温室效应会使土地沙漠化,对人类有害,我们应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C.候德榜为火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D.石油分馏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20.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资源有限,而且不可再生,如果不顾国家利益乱采矿,金属元素就会被耗尽
    B.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C.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汽油和煤焦油都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D.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利用,可以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21. 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但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一直困扰着人们.2010年4月20日离美国沿海不远处的一个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发生严重的石油(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泄漏事故.
    (1) 美国救灾部门决定在海面上点燃部分泄漏石油,以减少石油对海洋的污染,但不可避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请写出此过程产生的对大气污染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 美国救灾部门还动用飞机向海面上漂浮的石油喷洒化油剂,以减轻石油对海洋的污染.要查阅资料可知:化泔油剂的主要成分类似于家用的洗洁精.化油剂主要起________作用.

    (3) 你还有哪些建议,也可以减轻浮于海面上的石油对环境的污染,请谈谈你的建议:________.
     
    22. 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C、240∘C.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________.
     
    23.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和煤矿的坑道里悬浮着较多的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如图一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

    (2)筒内放置着燃着的蜡烛,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

    (4)如图二为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喷射出的药剂可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水膜,起________、________双重作用,从而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14分 , )
     24. 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用稻草、麦秆、杂草、人畜粪便等,投入密闭的沼气池中,经发酵产生甲烷,并形成沼气.沼气是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可做燃料.在我省农村大力提倡建造沼气池,有哪些实际意义?(回答2点)
     
    25. 简要说明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8 分 ,共计32分 , )
     26.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C,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__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27. 问题:水能灭火,黄沙能灭火,二氧化碳能灭火,可你听说过铜丝能灭火吗?
    实验:将一根粗铜丝(或多股细铜丝)绕成一个内径比蜡烛直径稍小的线圈,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点燃蜡烛,把铜丝制成的线圈从火焰上面逐渐往下罩,观察线圈底层停留在火焰中部及完全罩住蜡烛火焰时的现象.再把铜丝线圈用酒精灯加热后,再罩住蜡烛火焰,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冷的铜线圈
    热的铜线圈罩住火焰
    置于火焰中部
    完全罩住火焰
    实验现象
    上层火焰中部
    下层火焰继续燃烧
    熄灭
    不熄灭照常燃烧
    比较三种情况下的现象,你知道铜丝为什么能灭吗?
     
    28. 硫酸铜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展开的探究实录:
    I、硫酸铜的制备


    (1)某学习小组同学利用铜屑、稀硫酸为原料制备硫酸铜.其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将铜粉反复灼烧,使铜充分氧化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酸铜,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找到了一种工业制备硫酸铜晶体(CuSO4⋅xH2O)的流程,具体如下:将铜丝放到稀硫酸中,控温在50∘C.加入10%的H2O2,反应0.5h后,升温到60∘C,持续反应1h后,过滤、蒸发、降温结晶等,用少量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CuSO4⋅5H2O.
    ①写出该工艺流程生成Cu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在上述生产过程中,控制温度在50∘C和60∘C加热的原因为________,
    ③上述生产流程的优点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④在过滤时,采用了右图所示的装置,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
    II、硫酸铜的应用及相关实验
    (1)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和石灰乳配成的一种天蓝色、粘稠的悬浊液,其有效成分是Cu4(OH)6SO4,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该化学式可以写成盐和碱的形式__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看作是Cu2+使病原菌失去活性,这说明病原菌的主体是________(填一种有机物名称).
    (2)为验证Al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小怡做了以下实验,现象如下表:


    Al片(未打磨)
    Al片(打磨)
    CuSO4溶液
    (5%, 5mL)
    无变化,数小时后铝片上附有极少气泡,几乎无红色物质
    极少气泡,附着极少红色物质,持续较长时间
    CuSO4溶液
    (10%, 5mL)
    无变化,数小时后铝片附有稍多气泡,仅有极少红色斑点
    稍多气泡,附着极少(多于5%)红色物质,持续较长时间
    CuCl2溶液
    (5%, 5mL)
    多量气泡,迅速出现红色物质,很快溶液变成无色,且温度升高
    更多量气泡,迅速出现红色物质,很快溶液变成无色,且温度升高
    认真分析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铝和铜盐溶液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同时说明铜盐溶液中的Cl-能________(填“加快”或“抑制”)反应速率,若实验室没有CuCl2溶液,则可以在CuSO4溶液中加入少许________(填物质名称),以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
    ②该反应过程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一种能燃烧的单质,该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III、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结晶水(xH2O)含量的测定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取12.5g硫酸铜晶体(Cu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并绘制成固体质量-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1)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水分的蒸发,固体颜色将由蓝色逐渐变为________色,最终变为黑色;
    (2)写出固体质量由10.7g变为8.9g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650∘C以上时,硫酸铜固体就会发生分解,生成黑色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及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根据图中数据,计算CuSO4⋅xH2O中的CuSO4的质量分数.(要求:根据x的值进行计算,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6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8)
     
    29.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请你分析实验,并帮助小明将末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可燃物才能燃烧
    (2)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没蘸水的棉花团燃烧,
    蘸水的棉花团不燃烧

    (3)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考基础复习_第七单元_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检测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5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30分 )
    1.
    【答案】
    C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B、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C、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选项正确.
    D、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而不是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
    【答案】
    C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石油的组成
    【解析】
    A.根据石油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B.根据煤的固化过程来分析;
    C.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来分析;
    D.根据煤的成分来分析.
    【解答】
    解: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故正确;
    B、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得到焦炭,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原料,故正确;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错误;
    D、煤中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同时还含有硫、氮、氧等元素,故正确.
    故选C.
    3.
    【答案】
    C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
    此题属于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的应用类型的实例,应用的原理即为物质的能量的相互转化.
    【解答】
    解:火力发电: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电力工业,它通过化学反应,释放热能,热能转化成电能.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而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为物理发电.
    故选C.
    4.
    【答案】
    D
    【考点】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
    可以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料的燃烧.把块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煤的燃烧.
    故选:D.
    5.
    【答案】
    C
    【考点】
    石油加工的产物
    【解析】
    煤油、柴油、汽油都是石油分馏的产物.
    【解答】
    解:现在的酒精制备的原料主要有淀粉质和纤维质为主,通过各种酶的作用发酵而产生.
    故选C.
    6.
    【答案】
    A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可以根据提供的燃料燃烧时的生成物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石油、天然气燃烧时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乙醇燃烧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而氢气燃烧时的生成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通过比较可知只有氢气是燃烧只有水生成的物质.
    A、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故正确;
    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错误;
    C、汽油属于石油,燃烧时的生成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故错误;
    D、乙醇燃烧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A.
    7.
    【答案】
    C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
    遇到意外情况,不要慌乱可根据情况进行自救或求救;处于烟雾较浓的火场时,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赶紧往下跳会造成二次伤害;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
    【解答】
    解:A、遇到意外,若自己能处理应积极面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通过电话向他人救助,可以获得更大的救助力量.此措施合情合理切实可行,故A正确.
    B、处于烟雾较浓的火场时,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故B正确.
    C、打开第十楼的窗户往下跳会造成严重摔伤或死亡,此措施不合理,故C错误.
    D、室内起火,若急于打开门窗会使室内获得更多的氧气,燃烧更为剧烈.因此不急于打开门窗属于合理的措施,故D正确.
    故选:C.
    8.
    【答案】
    B
    【考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
    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描述结合灭火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A、根据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用电设备火焰上灭火可知,说明四氯化碳不能导电,故错误;
    B、四氯化碳能够用于灭火,说明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故正确;
    C、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说明四氯化碳容易汽化,故错误;
    D、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说明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错误;
    故选项为:B.
    9.
    【答案】
    C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解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解答】
    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
    故选C.
    10.
    【答案】
    B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解析】
    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可以据此解答;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
    C、根据不明原因的火灾的处理方法解答;
    D、根据厂内具有可燃物考虑.
    【解答】
    解:A、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正确;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错误;
    C、对于不明原因的火灾,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故正确;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正确;
    故选:B
    11.
    【答案】
    A
    【考点】
    燃烧和爆炸实验
    【解析】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着火源可能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同样不燃不爆.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需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
    【解答】
    解:A、从题目中表格知,H2体积分数为10%--70%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故A正确;
    B、收集的H2能安静燃烧,说明H2的纯度大于等于80%,故B项错误;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表示收集的H2纯度大于等于80%,故C项错误;
    D、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不一定发生爆炸,只有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才会发生爆炸,故D项错误.
    故选A.
    12.
    【答案】
    B
    【考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
    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的变量是否接触空气,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必须符合燃烧的条件,即温度需达到着火点.
    【解答】
    解:燃烧的条件是:有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接触,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的变量是否与空气接触,其它两个条件必须符合燃烧哦的条件,即有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也就是说都需要在热水中.
    故选B.
    13.
    【答案】
    B
    【考点】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
    根据缓慢氧化的特点是氧化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察觉,不发光但放出热量,属于化学变化,来考虑本题.
    【解答】
    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吸入氧气后使体内物质发生氧化分解的过程,包含着缓慢氧化的过程,故A错误;
    B、蔗糖的溶解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在酒的酿造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这是由于制酒的原料发酵时发生了缓慢氧化而产生的,故C错误;
    D、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14.
    【答案】
    D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
    【解答】
    解:
    可燃物架空一些,可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氧气与可燃物接触更充分;“火要虚”能使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等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选D.
    15.
    【答案】
    D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
    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根据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分析;
    C、根据氢气燃烧分析;
    D、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气体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
    【解答】
    解:A、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并且与氧气接触,所以可燃物在空气中要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故错误.
    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C、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故错误.
    D、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故选:D.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16.
    【答案】
    B,C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
    A.该系统中存在光能、电能、化学能以及机械能的转化;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装置X为电解池,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D.化学能与电能间不可能完全转化.
    【解答】
    解:
    A.系统中存在光能-→电能、电能-→化学能、化学能-→电能、电能-→机械能等多种能量转化方式,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B正确;
    C.装置X可电解水生成H2和O2,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故C正确;
    D.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都不可能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完全转化,故D错误.
    故选BC.
    17.
    【答案】
    CD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含硫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物质,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是污染环境的重要物质.
    【解答】
    解:硫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硫,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都是污染环境的物质.
    故选C、D.
    18.
    【答案】
    C,D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解析】
    石油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干冰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解答】
    解:A、石油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故错误;
    B、干冰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故错误;
    C、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正确;
    D、“可燃冰”是水和甲烷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故正确.
    故选CD.
    19.
    【答案】
    B,D
    【考点】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纯碱的制取
    石油的组成
    【解析】
    A、根据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的破坏作用很大解答;
    B、根据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解答;
    C、根据候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解答;
    D、根据石油的分馏的变化分析.
    【解答】
    解: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错误;
    B、全球变暖将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我们应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故对;
    C、候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是烧碱,错误;
    D、石油的分馏是根据各馏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开,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答案:BD
    20.
    【答案】
    B,D
    【考点】
    金属资源的保护
    石油加工的产物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
    A、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解答;
    B、根据水的含量解答;
    C、根据化石能源解答;
    D、根据新能源解答.
    【解答】
    解:A、乱开采不会造成金属元素耗尽,错误;
    B、生物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正确;
    C、煤焦油是煤炼制的产品,错误;
    D、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利用,可以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正确;
    故选BD.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21.
    【答案】
    SO2;
    (2)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洗洁精中就含有乳化剂.根据此类可知化泔油剂的主要成分类似于家用的洗洁精.所以化油剂主要起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
    (3)我们可以利用油与水的密度不同,并且油漂浮在水面上的特点进行人工打捞的方法,以减轻漏油对环境的影响.故答案为:利用密度不同进行人工打捞.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
    【解析】
    (1)从石油燃烧的生成物考虑即可;
    (2)从资料可知:化泔油剂的主要成分类似于家用的洗洁精,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然后从乳化剂的作用考虑;
    (3)利用油与水的密度不同,并且油漂浮在水面上考虑方法.
    【解答】
    解:(1)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对大气污染的有害物质,
    (2)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洗洁精中就含有乳化剂.根据此类可知化泔油剂的主要成分类似于家用的洗洁精.所以化油剂主要起乳化作用.
    (3)我们可以利用油与水的密度不同,并且油漂浮在水面上的特点进行人工打捞的方法,以减轻漏油对环境的影响.
    22.
    【答案】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故填:没有与氧气接触;
    (3)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故填:通入氧气;
    (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
    根据已有的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据此解答.
    【解答】
    解:(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
    (3)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
    (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3.
    【答案】
    使面粉充满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
    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蜡烛的着火点
    严禁烟火(或保持通风)
    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考点】
    燃烧和爆炸实验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防范爆炸的措施
    【解析】
    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剧烈燃烧)、灭火的原理解答此题.
    【解答】
    解:(1)根据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有限空间里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鼓入空气的作用是: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即 使面粉充满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
    (2)蜡烛属于可燃物,筒内放置的蜡烛燃烧是因为蜡烛与氧气接触,蜡烛的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
    (3)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严禁烟火(或保持通风).
    (4)喷射出的药剂可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水膜,既能隔绝氧气,又能吸收热量,降低可燃物温度低于其着火点而灭火;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7 分 ,共计14分 )
    24.
    【答案】
    解:在我省农村大力提倡建造沼气池,可以解决燃料问题;可以改善环境卫生.答案:
    解决燃料问题(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卫生;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根据沼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农村推广沼气作燃料具有重要的意义解答.
    【解答】
    解:在我省农村大力提倡建造沼气池,可以解决燃料问题;可以改善环境卫生.答案:
    解决燃料问题(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卫生;
    25.
    【答案】
    能节约能源,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对能源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解析】
    根据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
    解: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干馏 过程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 可以将煤干馏出焦碳,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粗苯等,以至充分利用;(2)煤的气化、液化;气化是把煤中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的反应,液化是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在高温高压下是煤和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至充分利用;
    石油的裂解和裂化,知道平时用的汽油,柴油,煤油等轻质油,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的产量较低,供不应求,所以将重油(石油里含碳量较高的油)裂化成轻质油,以供需求,裂解可以看为是深度的裂化,把重油裂化成含碳两较低的气体(裂解气),对能源的充分利用.
    所以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能节约能源,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对能源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8 分 ,共计32分 )
    26.
    【答案】
    4P+5O2======点燃2P2O5
    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实验步骤:在瓶口上方放置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进行验证;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从汽水瓶冒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
    (1)根据写方程式的基本步骤:一写二配三注明四条件;
    (2)根据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来考虑;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解答】
    解:(1)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用最小公倍数法来配平,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
    (2)①和②都与氧气接触,一个是白磷达到了着火点燃烧了,一个是红磷没达到着火点没有燃烧,所以验证条件是否达到着火点;①和③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但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在水下与氧气不接触,所以验证的条件是否与氧气接触;
    (3)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故可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27.
    【答案】
    冷的铜线圈能吸热,导热性强,能很快把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熄灭,而热的铜线圈导热性变得较差,不能把热量快速地传递出去,也就不能使蜡烛熄灭.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
    根据金属具有导热性和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因为铜是热的良导体,当铜丝制成的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没有加热的铜圈由于吸热,致使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快速传递,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蜡烛火焰熄灭.
    热的铜线圈能让石蜡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火焰更集中,并能提高石蜡的温度使其燃烧更旺.

    28.
    【答案】
    2Cu+O2 ======△2CuO,CuO+H2SO4=CuSO4+H2O
    Cu+H2O2+H2SO4=CuSO4+2H2O,防止H2O2受热分解,耗能少,加快过滤的速度,+2价,CuSO4⋅3Cu(OH)2,蛋白质,铝片是否打磨,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同的铜盐,加快,盐酸,放热,H2,白,CuSO4⋅xH2O ======△CuSO4+xH2O↑
    2CuSO4======△2CuO+2SO2↑+O2↑
    (4)64%.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
    I(1)根据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以及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进行解答;
    (2)根据铜和过氧化氢以及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进行解答;
    II(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代数和为0以及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进行解答;
    (2)根据铝和铜盐溶液反应速率与铝片是否打磨、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以及不同的铜盐有关进行解答;
    III根据硫酸铜晶体(CuSO4⋅xH2O)是蓝色的,失去结晶水后变为白色,然后设计提取的有关问题;最后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解答】
    解:I(1)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u+O2 ======△2CuO、CuO+H2SO4=CuSO4+H2O;
    (2)①铜和过氧化氢以及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
    ②H2O2受热易分解,温度应该控制在50∘C到60∘C之间;
    ③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方案一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由此可知方案2更合理;
    ④在过滤时,采用了右图所示的装置,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是加快过滤的速度;
    II(1)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代数和为0以及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可知Cu4(OH)6SO4,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该化学式可以写成盐和碱的形式:CuSO4⋅3Cu(OH)2;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杀菌机理可看作是Cu2+使病原菌失去活性,这说明病原菌的主体是蛋白质;
    (2)①铝和铜盐溶液反应速率与铝片是否打磨、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以及不同的铜盐有关;同时说明铜盐溶液中的Cl-能加快反应速率,若实验室没有CuCl2溶液,则可以在CuSO4溶液中加入少许盐酸;
    ②该反应过程要放热;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一种能燃烧的单质,该气体是氢气,化学式为H2;
    III(1)硫酸铜晶体(CuSO4⋅xH2O)是蓝色的,失去结晶水后变为白色;
    (2)硫酸铜晶体(CuSO4⋅xH2O)是蓝色的,失去结晶水后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CuSO4⋅xH2O ======△CuSO4+xH2O↑;
    (3)650∘C以上时,硫酸铜固体就会发生分解,生成黑色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及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CuO+2SO2↑+O2↑;
    (4)由图示数据和“到650∘C时该固体完全失去结晶水”可知,结晶水的质量为:12.5g-8g=4.5g
    CuSO4⋅xH2O ======△CuSO4+xH2O↑.
    160+18x               18x
    12.5g                 4.5g
    160+18x12.5g=18x4.5g
    x=5
    CuSO4⋅5H2O中的CuSO4的质量分数=160160+18×5×100%=64%
    答:CuSO4⋅xH2O中的CuSO4的质量分数为64%.

    29.
    【答案】

    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小木条能燃烧,小石子不能燃烧
    可燃物才能燃烧




    (2)燃烧与温度的关系没蘸水的棉花团燃烧,
    蘸水的棉花团不燃烧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
    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考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需要有可燃物,二可燃物需与氧气接触,三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可通过对比实验控制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具有可燃性而小石子不可燃,会观察到小木条能燃烧,小石子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才能燃烧.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蘸有水的棉花团,水汽化吸热,不容易达到着火点,会观察到没蘸水的小棉花团燃烧,蘸水的小棉花团不燃烧,说明了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玻璃杯内蜡烛熄灭是因为杯内的氧气耗尽,说明了燃烧与氧气的关系,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由此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相关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doc、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多选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