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B卷)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程提优测评卷(人教版)
展开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基础过关测评(B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吉林通榆·三模)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答案】A
【详解】
A、卧薪尝胆,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原意与燃烧不相关,故A正确;
B、釜底抽薪,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与燃烧相关,故B错误;
C、火上浇油,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与燃烧相关,故C错误;
D、煽风点火,是因为燃烧过程中不断地鼓入空气,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从而促进燃烧,与燃烧相关,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来源于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天然气做饭 B.LED灯通电发热
C.用充气筒充气时筒壁发热 D.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
【答案】A
【详解】
A、点燃天然气做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LED灯通电发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C、用充气筒充气时筒壁发热,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D、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故选:A。
3.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 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
C.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答案】B
【详解】
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可以循环利用,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正确;
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大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B不正确;
C、降低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开发新能源,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正确;
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氢能源无污染,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绿色化学理念是整个化学反应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均是自然界原有的,或者能被自然界分解吸收,无毒,无公害的化学工程。
4.你认为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错误的是
A.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答案】A
【详解】
A、电烤炉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有触电的危险,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灭火,符合题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隔绝空气,同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云南翁丁寨发生火灾,因房子是木头和茅草结构,当时风大,火势凶猛;加上交通和水源问题,村民和消防人员扑火已经来不及“105户房子现在只剩下三四户没被烧毁”。在这次火灾中,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风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 B.木头和茅草为提供了大量的燃料
C.水灭火的原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灭火时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
【答案】C
【详解】
A、风大空气流通快,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正确。
B、木头和茅草均为可燃物,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燃料。正确。
C、水灭火的原理是蒸发吸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D、该次灭火无图书、档案需要保护,灭火时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正确。
故选C。
6.(2021·云南昆明)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详解】
A、酒精不能装得太满,以不超过灯壶容积的2/3为宜,若酒精量太多易受热膨胀,易使酒精溢出,发生实验安全事故,符合题意;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不能使用浇水的方法灭火,尤其是大量酒精着火时,不符合题意;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灯帽使得酒精灯与空气隔绝,当灯帽内氧气完全耗尽后,酒精灯因为缺氧而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不符合题意;
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品燃烧三要素:氧气、可燃物、着火点,酒精灯具备氧气、可燃物两大要素,燃着的木条则可以使酒精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21·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模)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B.秸秆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木材架空后,燃烧会更剧烈——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B
【详解】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破坏燃烧的条件,正确;
B、秸秆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错误;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清除和隔离可燃物,正确;
D、木材架空后,燃烧会更剧烈,是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燃烧,正确。
故选B。
8.(2021·湖南·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模拟预测)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答案】D
【详解】
A、天燃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 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近年来,媒体常报道出煤气中毒的惨剧,煤气中毒是由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CO引起的.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发生的是( )
A.严寒的冬天,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烧炭取暖,在炭盘旁边放一盘水
B.在清洗偏远的水井时,边用柴油作为能源的抽水机放到井内抽水,边派人戴着口罩到井下洗井
C.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密闭的冲凉房内
D.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冲凉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
【答案】D
【详解】
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烧炭取暖,在炭盘旁边放一盘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不能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发生,不符合题意;
B、柴油如果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不符合题意;
C、液化石油气可能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安装在密闭的冲凉房内,气体不流通,有可能使人中毒,不符合题意;
D、液化石油气燃烧,有可能产生一氧化碳,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冲凉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气体流通快,符合题意;
故选D。
10.如图,向盛满纯净氢气的集气瓶中插入一支点燃的蜡烛,拿出来,再插入,这样反复操作数次,每次现象均为:燃着的蜡烛在瓶中熄灭,在瓶口又复燃。以下由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石蜡蒸汽的密度比氢气小
B.氢气也可以灭火
C.在无氧气环境下氢气无法燃烧
D.瓶内外石蜡蒸汽着火点各不相同
【答案】B
【详解】
A、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A错误;
B、由燃着的蜡烛在瓶中熄灭,说明了氢气也可以灭火,故B正确;
C、由于氢气在氯气中也能燃烧,故C错误;
D、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11.关于某再生能源的描述如下:储量巨大,取之不竭,对大气无害,几乎无污染,雨季和冬季不利于该能源的使用。下列各项中最符合上述特征的能源是
A.太阳能 B.风能 C.水能 D.潮汐能
【答案】A
【详解】
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都是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获得,储量巨大,取之不竭,对大气无害,几乎无污染,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但是雨季和冬季没有太阳或阳光不强,不利于太阳能的使用。故选A。
12.今年五一期间我湘西自治区用电比去年多约 17%,电网运行平稳,下列哪一 项属于对用电的浪费
A.用饮水机烧水,需要用时才打开电源,用完后立即关闭,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开水保温而造成用电浪费
B.在添置新的家用电器时,在经济允许和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量选购低功率家用电器
C.办公室使用空调时,夏天防暑控温不低于 27℃,冬天保暖控温不高于 19℃
D.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有大量供于发电的水利资源,还可以建设更多的核电站用于发电,所以只要家庭可以消费,为了方便舒适,可以随意用电
【答案】D
【详解】
A、用饮水机烧水,需要用时才打开电源,用完后立即关闭,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开水保温而造成用电浪费,这样可以节约用电,故 A 正确;
B、选购低功率家用电器可以节约用电,故 B 正确;
C、办公室使用空调时,夏天防暑控温不低于 27℃,冬天保暖控温不高于 19℃, 这样可以节约用电,故 C 正确;
D、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不能为了方便舒适,就随意用电,故 D 错误。
故选:D。
13.上海世博会使用200辆氢燃料电池车,用于世博园区内各项服务。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C.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答案】C
【详解】
A、一氧化碳有毒,且作为燃料不一定是无毒的,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故选项错误;
B、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大量存在,故选项错误;
C、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正确;
D、根据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甲烷燃烧产物为CO2和H2O,一氧化碳燃烧只能产生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只能产生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4.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
A.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
B.制备氢气消耗电能大、成本高
C.用来制取氢气的水必须非常洁净,所以制备氢气的原料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
【答案】B
【详解】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制备氢气消耗电能大、成本高。
故选:B。
15.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
B.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
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
【答案】D
【详解】
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选用④或⑤作为收集装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
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
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符合题意。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题:包括第16题~第19题4个大题,共29分。
16.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用燃烧三要素回答:曹军的木船是______;周瑜使用“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木船能燃烧还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
【答案】可燃物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与空气接触
【详解】
曹军的木船是可燃物;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火箭能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木船能燃烧还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与空气接触。
17.(2021·浙江嘉兴)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______,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使燃烧更剧烈。
【答案】着火点低 提供氧气
【详解】
(1)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着火点低,因而容易点燃;
(2)氯酸钾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氯酸钾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氧气。
18.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1) 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反应放出的 ________ ;氧气不充足时,煤中的碳燃烧会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污染空气。
(2) 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之一是_________ 。压缩天然气也可用作汽车燃料,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之一是 ______ 。
【答案】热量一氧化碳(或其他合理答案)汽油(柴油)CH4+2O2CO2+2H2O太阳能(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1)根据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进行解答;(2)根据石油的炼制产物和甲烷燃烧的产物分析;(3)根据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分析。
【详解】
(1)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煤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不同产品,汽油或柴油可用作汽车燃料;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3)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氢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核聚变能等。
19.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1)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乙醇属于化合物 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汽油和乙醇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则汽油中一定含有____和____(填元素符号 )。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一种新型的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无毒气体,分别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B
(2)物理
(3)C2H5OH + 3O22CO2 + 3H2O C H
(4)N2 CO2
【解析】
(1)A、乙醇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乙醇可以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来制得,为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C正确;
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促进农业生产,故D正确;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制备汽油、煤油等产品,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3)乙醇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2CO2 + 3H2O;而汽油和乙醇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由元素守恒可知,则汽油中一定含有C、H元素;
(4)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属于有毒的物质,新型催化剂能使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N2和CO2。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20. “燃烧条件的探究”是永州市2020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之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端始终在液面以下,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好药品,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迅速注入80℃的水至刚好浸没白磷;
③挤压注射器,向锥形瓶内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下降;
④停止推入空气,锥形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_能观察到白磷燃烧起来。
(2)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分析对比步骤②和③,可知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若把80℃的水换成20℃的水,重复步骤②和③,对比两次产生的实验现象,还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另一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步骤④中锥形瓶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③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白磷燃烧时消耗了氧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详解】
(1)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达到可燃物着火点,题目中可燃物为白磷,在步骤②加入了80℃热水,使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浸没在水中,无法接触氧气,步骤③通过注射器向内挤压空气,内部压强增大,将水压入了长颈漏斗,白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此时满足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白磷燃烧,所以是步骤③白磷燃烧;
故答案为:③。
(2)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反应条件,所以为;
故答案为:。
(3)步骤②中白磷浸没在水中,无法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步骤③中白磷露出水面,与氧气接触,发生了燃烧,所以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4)停止推入空气后,锥形瓶内的氧气与磷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气体体积减小,内部压强减小,被压入长颈漏斗的水重新进入锥形瓶内,所以锥形瓶内液面上升,将白磷重新淹没;
故答案为:白磷燃烧时消耗了氧气,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四、计算题:共14分。
21.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物质。汽油是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我们可以把它近似看作是,汽油密度约为0.7kg/L。
(1)C8 H1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请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汽车,每百公里排放CO2____千克?假设燃料燃烧充分。
(3)根据上述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用一两句话表达你的看法__________。
【答案】(1)2C8 H10+21O2 16CO2+10H2 O(2)23.2千克(3)绿色出行,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始等都可以
【详解】
C8 H16燃烧是C8 H16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8 H10+21O2 16CO2+10H2 O。
一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汽车,其质量为0.7kg/L×10L=7kg
设每百公里排放CO2的质量为x
212/704=7kg/x
x≈23.2kg
汽车出行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绿色出行,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始等都可以。
答:(1)C8 H1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8 H10+21O2 16CO2+10H2 O
(2)一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汽车,每百公里排放CO2 23.2千克。
(3)绿色出行,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开始等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