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点燃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C4H6S B.C4H4S C.C4H4S2 D.C8H8S
2.从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B.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B.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
C.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
D.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
D.待测值为13
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6.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
7.下列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在密闭容器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NaOH+CuSO4 =Na2SO4+Cu(OH)2↓
C.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2P2O5
D.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2 =CaCO3↓+H2O
8.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9..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甲: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 乙: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丙:是化合反应 丁:各物质的质量比1:8:9
A.S + O2 点燃 SO2 B.2C +O2点燃2CO2
C.2H2 + O2点燃2H2O D.3Fe + 2O2 点燃 Fe3O4
10.下列方程式合理的是( )
A.
B.4Fe+3O22 Fe2O3
C.
D.
11.如图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钙时有关质量的变化关系,则纵坐标不能表示
A.消耗盐酸的质量 B.氯化钙的质量
C.水的质量 D.二氧化碳的质量
12.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Mg+O22MgO,3Mg+N2Mg3N2。已知12 g镁在纯氧中燃烧可得20 g产物,则12 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 )
A.等于20 g B.小于20 g C.大于20 g D.无法确定
13.右图是表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2CO+O22CO2 B.N2+3H22NH3
C.C + O2CO2 D.H2+Cl22HCl
14.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浓)===Cu(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
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浓硝酸属于纯净物
D.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 )
A.m1=30.8 B.m2=16 C.m3=13.6 D.m4=34
二、填空题:
16.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1)寻找规律,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化学式或名称:
①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1、+1、+3、+5、十7,下面五种物质都是含氯元素的酸.
HClO4(高氯酸)、________(氯酸)、HClO2(亚氯酸)、HClO(次氯酸)、HCl(氢氯酸)
②有机化合物里有一类物质叫烷烃,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呈一定的规律.
CH4(甲烷)、C2H6(乙烷)、C3H8(丙烷)、________(丁烷)
(2)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O2、CH4、CO2、NH3、C2H4(乙烯)五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列出顺序,将答案填在下表中的空格内.
17.某同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
A.Mg+O2MgO2 B.KClO3KCl+O2↑
C.2KMnO4===K2MnO4+MnO2+O2↑ D.2H2↑+O2↑2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相应的空白处:
(1)化学式写错的是___;(2)未配平的是___;
(3)“↑”使用不当的是___;(4)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___。
18.育才中学实验室模拟工厂治污原理,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一方排出含2%HCl,其密度为1.03g/mL,一方排出含4%NaO0H,其密度也为1.03g/mL,然后在池中混合,充分反应后再排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处理后废水pH为8时,此时控制含NaOH废水的阀门应调_____(填“大”或“小”)
(2)当处理后的废水pH约为7时,如果含HCl的废水流量为8L/s,则含Na0H废水的流量约为________L/s(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三、简答题:
19.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煤和高温水蒸气反应可以生成CO和H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天然气的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上述物质中,生成物C与D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草酸(H2C2O4)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4)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①如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
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该温度下,将20gKNO3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0.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属于__________;C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如图甲所示是用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其中细玻璃管的底端刚好与红磷接触。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知,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____。用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两次称量质量不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名同学在其实验结束后发现第二次称量的质量减小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Ⅰ.红磷的量不足 Ⅱ.红磷过量 Ⅲ.反应中气球膨胀了 Ⅳ.装置密闭性不好
(4)反应结束时(如图乙所示),气球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②_____。其原因是_____。
(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
(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参考答案
1.B2.C3.C4.A5.C6.A7.A8.C9.C10.A11.C12.B13.A14.B15.B
16.HClO3 C4H10O2、CO2、NH3、CH4、C2H4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
17.A BDC
18. 小 4.4L/s
19.C+H2O CO+H214:3C20~40;31.6g;65.8g;升温
20. 单质 化合物 化合反应 O 2+ 2H22H2O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1.锥形瓶4P+5O2点燃2P2O5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参加化学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Ⅳ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
22.4P+5O22P2O5 平衡气压,防止橡皮塞飞出 右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左边一端铜丝变黑色 玻璃棒a端下降,b端上升 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 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 否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总个数都不变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阶段/物质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40
40
0
0
反应中
m1
m2
m3
10.8
反应后
23
m4
30
27
规律
排列顺序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小到大
CH4、NH3、C2 H4、O2、CO2
每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由少到多
________
________
CO2、O2、C2 H4、NH3、CH4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 水)
KNO3
13.3
31.6
63.9
110.0
169.0
246.0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实验步骤
现象
将装置a放在(填仪器名称)上称量。
示数为158.4g。
取下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细玻璃管下端至红热,迅速塞紧锥形瓶并引燃红磷。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并放出热量,气球膨胀。
冷却至室温如图乙所示,再次称量装置。
气球变瘪,质量为158.4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8 gB,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3 g A跟4,0 g制取氧气,5 g-=149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