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304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第五单元综合复习题
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
1.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 NH3= 3 N2+5X+19 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NO B. H2 C. CO2 D. CO
2.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
A. B.
C. D.
3.“达菲”依然是应对我国H7N9禽流感的良方之一,已知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31N2PO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菲是由五种元素组成 B. 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
C. 达菲中含有16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磷原子和8个氧原子 D. 使用达菲后就没有必要再研发新的抗流感药物了,且达菲在人体内完全反应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 +Cl2↑ + 4X↑ + 2O2↑,则X的化学式为
A. NH3 B. H2 C. H2O D. HCl
5.(2016•哈尔滨)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 2H2O H2↑+O2↑ 分解反应
B.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uSO4+2NaOH═Cu(OH)2↓+Na2SO4 复分解反应
C. 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O22MgO 氧化反应
D. 氦气还原氧化铜 H2+CuO═Cu+H2O 置换反应
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能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中有单质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反应化学方程式是:3A2+B2=2A2B+A2
8.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9.一定质量的酒精(C2H5OH)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59g,经测定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 )
A. 36g B. 48g C. 64g D. 80g
10.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 2Fe2O3+8SO2。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是FeS2 B. SO2中的硫、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2
C.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11.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③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12.在M + RO2 =2N的反应中,RO2相对分子质量为44。已知1.2克的M完全反应生成5.6克N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 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克
C. 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D. 2.4克M与5克RO2反应生成7.4克的N
13.关于2CO+O2 2CO2读法错误的是()
A.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 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C. 每2份质量一氧化碳和1份质量氧气生成2份质量二氧化碳
D. 每2摩尔一氧化碳和1摩尔氧气生成2摩尔二氧化碳
14.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 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
①2FeTiO3+6C+7Cl2 2TiCl4+XFeCl3+Y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 Ti+2MgC12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反应①中X=2,Y=6
B. 冶炼钛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染性气体
C. 反应①中化合价升高的只有碳元素
D. 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15.下列所示约图象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
A. 饱和Ca(OH)2溶液升温
B. 镁在空气中燃烧
C. 向含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过量
D. 等质量的镁片,锌片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6.有一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6.96 g,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下列有关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气体的质量为0.4 g B. 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无法计算
C. 反应中消耗硫酸质量为10.78 g D. 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不一定为0.64 g
17.下列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
A. 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
C.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D. 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
18.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 Zn和Fe B. Cu和Au C. Zn和Cu D. Mg和Al
二、填空题(共9题;共28分)
19.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________.
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为式为 ________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 (填字母),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 ________ 口(填“①”或“②”)通入.
21.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由________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________.
22.请缩变到微观世界,认真审视下列球球(微粒)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
B.A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物质D是氧化物
D.该反应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_
23.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像鸟巢.硼烷的结构也像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五硼烷(B5H9)是传统火箭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是2B5H9+12O2═5X+9H2O,则X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24.葛洪是我国晋代慕名炼丹家。在其著作《抱朴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葛洪之妻鲍姑用铁勺盛 “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葛洪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铁勺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勺”,葛洪的徒弟高兴得跳了起来:“点铁成金啦!”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葛洪把“金勺”放在火上烘烤,“金勺”变成了黑色。虽然没能够“点铁成金”,但是,葛洪却因此发现了“湿法冶金”。
(1)写出上文中“点铁成金”和“金勺”变成黑色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________。这两个反应分别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 , ________。
(2)葛洪在炼丹时常用到一种名叫“黄丹”的物质(用X表示)。如果“黄丹”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4HNO3=PbO2+2Pb(NO3)2+2H2O ,请你推测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25.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___ 。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___ 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2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
27.在如图的装置中,两物质反应后,天平不再保持 平衡,指针向右偏转,请解释原因________;若用该反应验证质量守恒 定律,应讲该装置做何改进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题;共25分)
28.环保部门对某工厂的废水进行抽样分析,结果表明废水中含少量硫酸。取一定量废水用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已知废水中的其它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至pH = 7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g,同时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38g。请计算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2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储备室时,发现一批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他们取六份样品,分别加稀盐酸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求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1)a的数值。
(2)第六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3)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求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保留至0.1%)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1分)
30.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代号),可用________法收集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1.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中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B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C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4)D实验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填“是”或“否”)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 D
3.【答案】 A
4.【答案】 C
5.【答案】 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 C
14.【答案】 C
15.【答案】C
16.【答案】 C
17.【答案】 D
18.【答案】A
二、填空题
19.【答案】3、4
20.【答案】长颈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B
;②
21.【答案】水;澄清石灰水;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现象;碳、氢;氧元素
22.【答案】 C;氢
23.【答案】B2O3
24.【答案】Fe+CuSO4=FeSO4+Cu;2Cu+O22CuO ;置换 ;化合;Pb3O4
25.【答案】温度达到着火点 ;4P+5O22P2O5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③④⑥
26.【答案】2H2O 2H2↑+O2↑;水分子
27.【答案】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三、计算题
28.【答案】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2% = 0.8 g 。
设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根据题意得
2NaOH +H2SO4= Na2SO4 + H2O
80 98
0.8 g x
80∶0.8 g =98∶x
x =0.98g
H2SO4溶液的质量为138g -40g=98g 。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0.98g /98g ×100%=1%
答: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
29.【答案】(1)1.1
(2)CaCl2 和 HCl
(3)解:设15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
= ,x=10.95g
= ,y=15g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100%= 44.8 %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约为44.8。
(4)解: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7.3%。
答: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四、实验探究题
30.【答案】(1)试管
;锥形瓶
(2)A
;排水(或向上排空气)
;H中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3Fe+2O2 Fe3O4
31.【答案】(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引流
(4)是;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吸气装置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产物中有________
将内壁涂有________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________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第1份
第3份
第4份
第5份
第6份
样品质量
33.5
33.5
33.5
33.5
33.5
加入盐酸质量
50
150
200
250
300
气体质量
0
a
3.3
5.5
6.6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73
44
y
x
6.6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