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华师大版第23章 图形的相似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展开一、知识网络
二、典例分析
1、分类讨论题
例1、在△ABC中,∠B=25°,AD是BC边上的高,并且,则∠BCA的度数为___________.
解析:(1)当高AD在△ABC内时,如图1. ,又∠ADB=∠CDA,∴△ADB∽△CDA,∴∠BAD=∠ACD.∵∠CAD+∠ACD=90°,∴∠CAD+∠BAD=90°.∵∠B=25°,∴∠BCA=65°.
(2)当高AD在△ABC外时,如图2.同理可证△ADB∽△CDA,∴∠ABD=∠CAD=25°,∴∠ACD=65°,∴∠BCA=180°-∠ACD=115°.
说明:本题一方面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另一方面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2、新定义图形题
例2 定义:若某个图形可分割为若干个都与它相似的图形,则称这个图形是自相似图形.
探究:(1)如图3,已知△ABC中∠C=90°,你能把△ABC分割成2个与它自己相似的小直角三角形吗?若能,请在图甲中画出分割线,并说明理由.
(2)一般地,“任意三角形都是自相似图形”,只要顺次连结三角形各边中点,就可将原三角形分割为四个都与它自己相似的小三角形.我们把△DEF(图4)第一次顺次连结各边中点所进行的分割,称为1阶分割(如图4-1);把1阶分割得出的4个三角形再分别顺次连结它的各边中点所进行的分割,称为2阶分割(如图4-2)……依此规则操作下去.n阶分割后得到的每一个小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n为正整数),设此时小三角形的面积为.①若△DEF的面积为10000,当n为何值时,?(请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要求至少写出三次的尝试估算过程)②当n>1时,请写出一个反映之间关系的等式(不必证明).
解析:(1)如图5,过点C作CD⊥AB,垂足为D,CD即是满足要求的分割线.
理由:∵∠B=∠B,∠CDB=∠ACB=90°,∴△BCD∽△ACB.
(2)①△DEF经n阶分割所得的小三角形的个数为,.
当时,,当n=6时,,当n=7时,.∴当n=6时,.②.
说明:这道题的求解过程反映了《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推理、猜想,而不仅仅是记忆,模仿,从而明白:研究问题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学以致用.
3、网格证明题
例3 如图6,在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__________°,BC=__________;(2)判断△ABC与△DEF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ABC=135°,;(2)能判断△ABC与△DEF相似(或△ABC∽△DEF),这是因为∠ABC=∠DEF=135°,,∴△ABC∽△DEF.
说明:本题寓填空、识图、说理于一体,利用网格解决相似问题,使学生基础知识得以应用,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4、情景应用题
例4、如图7所示,某市经济开发区建有B、C、D三个食品加工厂,这三个工厂和开发区A处的自来水厂正好在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它们之间有公路相通,且AB=CD=900米,AD=BC=1700米.自来水公司已经修好一条自来水主管道AN,B、C两厂之间的公路与自来水管道交于E处,EC=500米.若自来水主管道到各工厂的自来水管道由各厂负担,每米造价800元.
(1)要使修建自来水管道的造价最低,这三个工厂的自来水管道路线应怎样设计?并在图形中画出;(2)求出各厂所修建的自来水管道的最低的造价各是多少元?
解析:(1)过B、C、D分别作AN的垂线段BH、CF、DG,交AN于H、F、G,BH、CF、DG即为所求的造价最低的管道线路.如图8所示.
(2)(米),(米).
∵△ABE∽△CFE,得,(米),
∵△BHE∽△CFE,得, (米).
∵△ABE∽△DGA,, (米)
所以,B、C、D三厂所建自来水管道的最低造价分别是(元),(元),(元).
说明:将相似与应用有机结合,是本题的一个特色,本题虽没有复杂的运算及偏怪之弊,但涉及的知识面宽,知识点多,它不仅综合考查学生能力,而且通过本题使学生明白,社会实践离不开数学.
5、运动变化题
例5 如图9,在一个长40m、宽30m的长方形小操场上,王刚从A点出发,沿着A→B→C的路线以3m/s的速度跑向C地.当他出发4s后,张华有东西需要交给他,就从A地出发沿王刚走的路线追赶,当张华跑到距B地的D处时,他和王刚在阳光下的影子恰好重叠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A处一根电线杆在阳光下的影子也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
(1)求他们的影子重叠时,两人相距多少米(DE的长)?
(2)求张华追赶王刚的速度是多少(精确到0.1m/s)?
解析:(1)由阳光与影子的性质可知DE∥AC,∴∠BDE=∠BAC,∠BED=∠BCA ∴△BDE∽△BAC, ,
,.
(2),王刚到E点的时间为,张华追赶王刚的速度是.
说明:解决运动变化的问题,应认真地分析运动的全过程,把握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特别是关键的点,特殊的位置.
6、作图说理题
例6、小胖和小瘦去公园玩标准的跷跷板游戏,两同学越玩越开心,小胖对小瘦说:“真可惜!我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米高,如果我俩各边的跷跷板都再伸长相同的一段长度,那么我就能翘到1米25,甚至更高!”(1)你认为小胖的话对吗?请你作图分析说明.(2)你能否找出将小瘦翘到1米25高的方法?试说明.
解析:(1)小胖的话不对.小胖说“真可惜!我现在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米高”,情形如图10-1所示,OP是标准跷跷板支架的高度,AC是跷跷板一端能翘到的最高高度1米,BC是地面.
∵OP⊥BC,AC⊥BC,∠OBP=∠ABC,∴△OBP∽△ABC,.
又∵此跷跷板是标准跷跷板,BO=OA,,而AC=1米,得OP=0.5米.
若将两端同时都再伸长相同的长度,假设为a米(a>0),如图10-2所示,BD=a米,AE=a米,,即DO=OE.,同理可得△DOP∽△DEF,,由OP=0.5米,得EF=1米.综上所述,跷跷板两边同时都再伸长相同的一段长度,跷跷板能翘到的最高高度始终为支架OP高度的两倍,所以不可能翘得更高.
(2)方案一:保持BO长度不变,将OA延长一半至E,即只将小瘦一边伸长一半.使,则.由△BOP∽△BEF,得,∴EF=1.25米.
方案二:如图10-3所示,只将支架升高0.125米.,又米,,米
说明:本题为探究结论型开放题.第(1)题中,只要看构成的三角形的相似比是否变化.第(2)题中,只要改变构成的三角形的相似比.它虽未在难度上着墨,却令人颇感新意,体现出对灵活思维的要求,值得重视.
7、计算求值题
例7、 若,则 .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用设k法,把x,y,z都用k表示,就可算出比值.设x=2k,y=3k,z=4k,则.
【说明】设k法是求解比例问题的重要而又普遍适用的方法,它能把比例式中的各个量都统一用k来表示,清楚地揭示了各个量相互间的关系,从而使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简化了计算,要熟练地掌握这一解题方法.
开放性问题
例8、如图11,在RT△ABC中,为直角,于点,BC=3,AB=5,写出其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是 和 ;并写出它们的面积比 _____.
图11
解析: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即有△ABC∽△ACD∽△CBD),如选△ABC∽△CBD,则AB,BC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面积比为25:9.
【说明】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图中共有三对相似三角形,关键要准确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复习时要强调相似三角形的对应关系.
9、学科间综合题
例9、如图12,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CD⊥BD,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
A.6米 B. 8米 C.18米 D.24米
图12
解析:要求古城墙CD的高度,就要列出有关CD的比例线段,利用物理学知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可得出△ABP∽△CDP,从而得,解得CD=8米.
【说明】相似三角形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局限于测量高度、距离,它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较广泛,要注意和其他学科结合.
10、探究说理题
例10、在等边△ABC中,点D为AC上一点,连结BD,直线l与AB,BD,BC分别相交于点E,P,F,且∠BPF=60°.
(1)如图13-1,写出图中所有与△BPF相似的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给予证明;
(2)若直线向右平移到图13-2、图13-3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来(不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探究:如图13-1,当BD满足什么条件时(其它条件不变),?请写出探究结果,并说明理由.(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解析:(1) (2)根据已知∠BPF=60以及等边三角形中60的内角,挖掘图中的公共角,即可找到与△BPF相似的三角形;(3)探索成立的条件,可考虑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故猜测为的平分线.
(1),.以为例,证明如下:∵∠BPF=∠EBF=60,,∴.
(2)均成立,均为,.
(3)当平分时,.
证明:∵BD平分∠ABC,∴∠ABP=∠PBF=30.∵∠BPF=60,∴∠BFP=90.∴.又∵∠B EF=60-30=30=∠ABP,∴BP=EP.∴.
【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既有探索结论,又有条件的探索,同时还结合了图形的变换,复习时要注意多进行变式训练,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
11、方案设计题
例11、有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如图14-1所示,已知∠C=90,AB=5cm,BC=3cm,AC=4cm.根据需要,要把它加工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木板,设计一个方案,应怎样裁,才能使正方形木板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正方形木板的边长.
图14-2
图14-3
图14-1
解析:要在Rt△ABC内裁出面积最大的正方形DEFG,有两种可能的裁法,如图14-2和14-3,可分别求出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顶点都在△ABC的边上).
方案一:如图14-2,作CM⊥AB于M,交DE于N.设正方形边长为xcm.由得,.
∵DE∥AB,∴△CDE∽△CAB,即:.∴.∴.
方案二:如图14-3,设正方形边长为y cm.∵ EF∥AC,∴ △BFE∽△BCA. ∴ . 即.∴ .∵x<y , ∴方案二裁出的正方形的面积最大.这时正方形的边长是cm.
【说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探究设计方案,分析图形中与面积有关的线段数量关系,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对应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这个性质来解决的.
第23章章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ABC∽△DEF,且AB:DE=1︰2,则△ABC的面积与△DEF的面积之比为( )
A.1︰2 B.1︰4 C.2︰1 D.4︰1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和4及x,那么x的值( )
A.只有1个 B.可以有2个 C.有2个以上但有限 D.有无数个
3、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cm,则它的宽约为( )
A.12.36cm
4、小明在一次军事夏令营活动中,进行打靶训练,在用枪瞄准目标点B时,要使眼睛O、准星A、目标B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4所示,在射击时,小明有轻微的抖动,致使准星A偏离到A′,若OA=0.2米,OB=40米,AA′=0.0015米,则小明射击到的点B′偏离目标点B的长度BB′为 ( )
A.3米 B.0.3米 C.0.03米 D.0.2米
5、如图,在长为8 cm、宽为4 cm的矩形中,截去一个矩形,使得留下的矩形(图中阴影部分)与原矩形相似,则留下矩形的面积是( )
A. 2 cm2 B. 4 cm2 C. 8 cm2 D. 16 cm2
6、在△ABC中,AB=12,AC=10,BC=9,AD是BC边上的高.将△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F的周长为( )
A.9.5B.10.5 C.11D.15.5
7、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相似的是( )
8、语句:“①所有度数相等的角都相似;②所有角相等的菱形都相似;③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④所有的圆都相似”中准确的有( )
A.4句 B.3句 C.2句 D.1句
备用:
1.如图,AB、CD都是BD的垂线,AB=4,CD=6,BD=14,P是BD上一点,连结AP、CP,所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则BP的长是( )
A.2 B.5.6 C.12 D.上述各值都有可能
答案:D
2.D、E分别是△ABC中边AB、AC上的点,若DE∥BC,且,则AD︰DB=( )
A. 1︰1 B.1︰ C. D.
答案:D
二、填空题:
9、如图,点M是△ABC内一点,过点M分别作直线平行于△ABC的各边,所形成的三个小三角形△1、△2、△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4,9和49.则△ABC的面积是 ▲ .
10、如图,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CD的中点,连结AE、BD,交于点O,如果已知△ADE的面积是6,试写出能求出的图形面积 (要求写出四个以上图形的面积).
11、有一张简易活动餐桌,现测得OA=OB=30,OC=OD=50,现要求桌面离地面的高度为40,那么两条桌腿的张角∠COD的大小应为 .
12、阳光通过窗口AB照到房间里,在地上留下3.2米宽的亮区ED,如图,已知亮区一边到窗下墙角的距离CE=8米,窗口高AB=2米,那么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 .
13、下面这些三角形中,选出相似的三角形 .
14、如图,在△ABC中,P是边AB上一点,连结CP,使△ACP∽△ABC的条件是
15、如图,公园内有一个长5米的跷跷板AB,当支点O在距离A端2米时,A端的人可以将B端的人跷高1.5米,那么当支点O在AB的中点时,A端的人下降同样的高度可以将B端的人跷高 米.
16、将三角形纸片(△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B落在边AC上,记为点B′,折痕为EF.已知AB=AC=3,BC=4,若以点B′,F,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BF的长度是 .
17、如图,在8×8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OAB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请在网格中画出△OAB的一个位似图形,使两个图形以O为位似中心,且所画图形与△OAB的位似比________.
18、升旗仪式上,小明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发现旗杆底端的位置在点A(3,1),顶端在点B(3,10),升旗前旗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分别在点P(3,2)、Q(3,3)、R(5,2),写出当旗的顶端Q升到旗杆的顶部B处时,点P和点R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 .
三、解答题:
19、如图,D点是的边AC上的一点,过D点画线段DE,使点E在的边上,并且点D、点E和的一个顶点组成的小三角形与相似.尽可能多地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并说明线段DE的画法.
20、如图,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画的小尺,站在距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2个分画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手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
21、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1,BC=8,AB=6,点P在高AB上滑动,当AP长为多少时,△DAP与△PBC相似,并说明你的理由.
22、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且ΔPCD是等边三角形. (1)当AC,CD,DB满足怎样的关系时,ΔACP∽ΔPDB; (2)当ΔPDB∽ΔACP时,试求∠APB的度数.
2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P是CD边的中点,点Q在线段BC上,设BQ=,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使得Q、C、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P相似,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如图,有两个动点分别从正方形的两个顶点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分别沿边和移动,问:
(1)在移动过程中,与的位置和大小有何关系?并给予证明.
(2)若和相交点,图中有多少对相似三角形?请把它们写出来.
25、如图:已知A(0,-2),B(-2,1),C(3,2).(1)求线段AB、BC、AC的长.
(2)把A、B、C三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A′、B′、C′的坐标,求A′B′、B′C′、A′C′的长.
(3)△ABC与△A′B′C′的形状相同吗?
(4)△ABC与△A′B′C′是位似图形吗?若是,请指出位似中心和位似比.
26、已知:△ABC中,AB=10.(1)如图①,若点D,E分别是AC,BC边的中点,求DE的长;
(2)如图②,若点A1,A2把AC边三等分,过A1,A2作AB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边于点B1,B2,求A1B1+A2B2的值;
(3)如图③,若点A1,A2,…,A10把AC边十一等分,过各点作AB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边于点B1,B2,…,B10.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A1B1+A2B2+…+A10B10的结果.
27、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E”,当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在点处用①号“E”测得的视力与用②号“E”测得的视力相同.
(1)图中,,,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若cm,cm,①号“E”的测试距离m,要使测得的视力相同,则②号“E”的测试距离应为多少?
28、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校外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支架PAB,于是他们利用手中已有的工具进行一系列操作,并得到了相关数据,从而可求得支架顶端P到地面的距离.
实验工具:①3米长的卷尺;②铅垂线(一端系着圆锥型铁块的细线)。
实验步骤:第一步,量得支架底部A、B两点之间的距离;
第二步,在AP上取一点C,挂上铅垂线CD,点D恰好落在直线AB上,量得CD和AD的长;
第三步,在BP上取一点E,挂上铅垂线EF,点F恰好落在直线AB上,量得EF和BF的长。
实验数据:
问: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你计算支架顶端P到地面的距离(精确到0.1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8、BBABCDAB
二、填空题:
9、答案:144;
10、如,以及相互组合成的图形的面积.
11、答案:120°
12、答案:3米
13、答案:①、⑤、⑥相似,②、⑦相似,③、④、⑧相似
14、答案:∠ACP=∠B或∠APC=∠ACB或
15、答案:1
16、答案:或2;
17、需根据图形,位似比可为1∶1或2∶1.
18、(3,9)、(5,9)
三、解答题:
19、解:方法一:过点D作DE∥BC交BC边于E点,则由,且∠A=∠A ,可知△ADE~△AC B.
方法二:作∠ADE=∠ABC交AB边于E点,又有∠A=∠A,可知△ADE~△A BC.
方法三:过点D作DE∥AB交BC边于E点,则由,且∠C=∠C ,可知△CDE~△CA B.
方法四:作∠CDE=∠B交BC边于E点,又有∠C=∠C,可知△CDE~△CBA.
20、解 ,∴,
∴∽.∴.
又,∴,
∴∽,∴,∴.
又厘米米,厘米米,米,
∴米.
即电线杆的高为6米.
21、设AP=x,则BP=6-x ∵AD∥BC,∠B=90°,∴∠A=90°,∴∠A=∠B.
(1)当时,△APD∽△BPC , ,x=.
(2)当时,△APD∽△BCP,,x=2,或x=4,∴所求的AP长为,2,或4 .
22、(1)∵△ACD为等边三角形 ∴PC=CD=PD,∠PCD=∠PDC=∠CPD=60° ∴∠PCA=∠PDB=120°,∴当时,△ACP∽△PDB ∴ ∴CD2=AC·DB.
(2)∵△ACP∽△PDB, ∴∠BPD=∠A .∴∠APC+∠BPD=∠APC+∠A=∠PCD=60°,∴∠APB=(∠APC+∠BPD)+∠CPD=60°+60°=120°.
23、解: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实数,则在正方形ABCD中,∠D=∠C=900,由Rt△ADP∽Rt△QCP或Rt△ADP∽Rt△PCQ得:或,由此解得:CQ=1或CQ=,从而或,故当或时,△ADP与△QCP.
24、解:(1)在正方形中,,,,(SAS)..
,.
在中,,.
(2)有5对相似三角形:
.
25、(1)
(2)A′(0,-4)、B′(-4,2)、C′(6,4),.
(3) , ∴△ABC∽△ 即此两个三角形相似.
(4) △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O,位似比为
26、(1)依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有DE=AB=5.
(2)设A1B1=x,则A2B2=2x.∵A1,A2是AC的三等分点,且A1B1∥A2B2∥AB.∴由梯形中位线定理,有x+10=4x,解之得x=.这时A1B1+A2B2=10.
(3)同理,可求出A1B1+A2B2+A3B3=15,A1B1+A2B2+A3B3+A4B4=20,…,从而A1B1+A2B2+…+A10B10=50.
27、(1)由相似的性质可知b1∶b2=l1∶l2 即b1l2=b2l1 (2)把数据代入上式即可求得 (m)
28、解:(1)过作,垂足为,则,,∴,
.
∴∴∴
∵∴∴
答:支架顶端P到地面的距离为8.3米.线段
AB
CD
AD
EF
BF
长度(米)
2.5
1
0.8
1.2
0.6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图形的相似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 图形的相似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共4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快乐学习,一显身手,做小画家,反思小结,用心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3 图形的相似-数学考点一遍过学案: 这是一份考点23 图形的相似-数学考点一遍过学案,共3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比例的相关概念及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相似多边形,位似图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25.1 比例线段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25.1 比例线段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