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生在之前已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面积的概念有了一定理解,也具备一定的图形观察与操作能力。然而,平行四边形相较于长方形,其形状较为特殊,学生在理解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在找准转化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如底与长、高与宽的对应,以及运用公式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也容易出现混淆与错误,需要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精准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清晰阐述通过剪拼、平移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步骤,知识阐释准确率达 90%以上。
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 = ah(其中 S 表示面积,a 表示底,h 表示高),能准确说出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记忆准确率达 95%以上,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底和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解题准确率达 85%以上,书写规范,单位使用正确。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的学习过程,如观察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特征差异,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通过剪拼操作验证猜想,最后归纳出面积公式,培养逻辑思维与探究能力。
通过对比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分析两者联系与区别,培养对比分析与知识迁移能力,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面积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借助多样化练习,涵盖基础计算、图形判断、拓展探究如设计平行四边形花园面积计算方案,提升综合应用与创新思维,激发对图形面积研究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转化思想,体会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求解的智慧,激发对数学方法探索的热情,主动运用转化思维解决学习难题。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实践的学习态度,面对剪拼操作,仔细规范,面对面积计算,认真核对数据,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增强数学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助力学生透彻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实物模型剪拼,如动画展示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平移拼成长方形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转化,牢记核心要点。
强化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训练,通过大量典型例题、课堂即时练习,如已知平行四边形底 5 厘米,高 3 厘米,求面积,让学生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做到见题能解,解法准确。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转化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转化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对应关系,从图形特征、几何原理多角度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难点,掌握这一关键联系,这需要教师深度引导、学生反复思考练习。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如土地规划、装饰材料面积估算等情境,引导学生精准识别图形,合理测量数据,运用公式求解,这需要教师创设真实情境、学生深度实践。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转化、生活场景;创设花园设计、土地测量等情境;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剪拼图形、讨论分析,助力学生掌握知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动画演示、生活场景图片或视频,如建筑工地上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土地、校园里平行四边形的花坛;练习题、互动游戏界面,如“图形面积大挑战”、“数学智慧天地”。动画演示要清晰直观,练习题要分层设计。
平行四边形纸片若干(不同形状、大小,标注底和高)、剪刀、直尺、学习单等学具若干,供学生操作、测量、记录思路;学习单,记录探究过程、问题思考、解题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反思。
小奖品,为课堂表现优秀的小组或个人准备,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校园绿化工人修剪平行四边形花坛的视频,画面中工人师傅拿着大剪刀,沿着花坛的边修剪,花坛旁边放着一些测量工具。视频暂停,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场景,工人师傅要想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花坛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皮来覆盖,也就是要计算它的面积,那你们猜猜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贴近生活的场景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自然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面积公式,提问:“大家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吗?长用 a 表示,宽用 b 表示,面积 S 等于什么?”通过复习为新课学习铺垫,让学生做好知识衔接。
(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探究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一个画有方格的平行四边形(方格边长为 1 厘米,且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整数格),同时旁边给出一个同样方格大小的长方形,提问:“同学们,我们先来用数方格的方法,看看能不能估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家数一数,注意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学生数完后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方格数,发现它们面积相近,引发学生思考:有没有更精确的计算方法呢?为后续探究做铺垫。
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要求学生:“同学们,现在大家试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一刀,然后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图形。”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各小组的剪拼情况。几分钟后,选取几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有小组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平移后拼成长方形。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再次演示这一过程,强调:“大家看,我们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了长方形,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形的形状变了,但面积不变。教师进一步引导:“那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总结: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面积 = 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高,用字母表示为 S = ah。教师在黑板上详细推导过程,强化学生对公式推导的理解。
公式的强化理解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底和高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指出底和高,并说出面积计算公式,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选取学生上台演示,确保学生牢记公式及各部分含义。
(三)巩固练习(12 分钟)
基础巩固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基础练习题,如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求面积;判断给出的底和高数据是否对应正确面积计算公式,限时 4 分钟。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批改,教师选取几道典型错题讲解,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公式的正确运用、易错点,加深对新知识理解。
进行“图形面积大挑战”游戏,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依次快速回答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的问题,如“给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 6 厘米,高 4 厘米,求面积并解释计算过程”,比一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快又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知识储备量。
拓展提升
创设生活情境综合题:“学校要设计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场,底边长 20 米,高 10 米,每平方米造价 500 元,求建造这个停车场需要多少钱?(注意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准确解题,考虑解题步骤)”让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解题,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辅导,学生完成后同桌核对答案,教师选取典型错题讲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深度。
开展“数学智慧天地”游戏,教师在课件上展示一些稍有难度的生活数学问题,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底边长 8 厘米,高 6 厘米,把它拉成一个长方形后,面积增加了 16 平方厘米,求长方形的宽。”让学生抢答,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与思维活跃度。
(四)课堂小结(3 分钟)
引导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能说一说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内容、运用公式解题的方法、易错点,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是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来的。”“我学会用 S = ah 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了。”“我做题时要注意找准底和高。”
教师补充
教师进行补充强调,重点回顾易错点,如底和高对应错误、公式记错、计算失误;同时表扬学生课堂表现:“同学们今天都非常棒!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了这么多关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知识。希望大家课后也能多观察生活,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2 分钟)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家具、房间布局等,找出至少三个平行四边形的物体,测量它们的底和高,计算出面积,并向家长解释计算过程,巩固课堂知识,增进亲子互动。教师提示:“同学们,观察的时候要认真哦,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解释得又清楚又准确。”
完成课本对应练习题,认真书写,对于错题要分析原因,总结方法,教师下次课抽查,强调:“课本练习题是知识巩固关键,做错的题一定要弄懂,这样知识才会掌握得更牢。”
七、板书设计
主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面积公式推导:
数方格初步探究
剪拼转化: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平移→长方形,图形变,面积不变
对应关系:长方形长 = 平行四边形底,长方形宽 = 平行四边形高
公式得出:S = ah
公式运用:
示例:已知底 a = 5cm,高 h = 3cm,S = 5×3 = 15cm²
注意事项:找准底和高
知识框架图: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中心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分支包括推导过程、公式、运用、生活应用、易错点,再细分各分支要点。
左侧副板书:
学生易错点提示:如底高对应混淆、公式运用错误、数方格误差等。
操作记录展示区:张贴学生探究过程中写的剪拼步骤、讨论笔记,标注错误操作及纠正过程,体现探究过程。
右侧副板书:
生活实例算式:记录课堂综合应用环节中花坛面积、停车场造价等生活情境的相关算式及解答,强化知识与生活联系。
解题技巧总结:如精准找底高、牢记转化关系、规范运用公式。
八、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校园绿化视频导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新知环节,利用数方格、剪拼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知识,小组合作积极,培养多种能力。
然而,教学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在理解转化过程中底高对应关系较吃力,后续可增加专项练习强化。在实际情境运用中,个别学生测量数据不准确,不能正确运用公式解题,需加强引导,优化教学提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巩固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大胆猜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当堂检测,解决问题,巩固运用,拓展提升,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