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名师课件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名师课件第1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名师课件第2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名师课件第3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名师课件第4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名师课件第5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名师课件第6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名师课件第7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名师课件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课文课件ppt,共35页。
    《论语》十二章,记载了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讲述了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学习《论语》十二章中的前六章。
    学习目标1.积累“敏、喻、质、史”等文言词语含义。2.辨析君子、小人的区别。3.理解 “仁”“道” “义”等核心概念的含义。4.学习“持身以仁、以道、以义”的修身方法。
    知识要点:《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文化常识 八佾:读音yì,古代舞蹈奏乐的行列,八个人为一行,叫做一佾。八佾是八行共六十四人,按照周礼,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因鲁国国君是周公后代,周公曾有功于周王室,为报答周公之德,周成王赐给鲁国国君用天子之礼乐祭祀的特殊待遇。
    (一)朗读文本,疏通文意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安:安适、安逸。 2.敏:勤勉。 3.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4.“君子”一词的理解 身份君子:贵族社会的成员,按照血统关系组成。处于社会高端,大富大贵,有身份,有地位。 道德君子:指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一种新兴的力量。他们不但比当时的贵族更有知识,还有他们更不具备的底层经历。这种新君子,往往出身贫贱,但有道德,有学问。 ( 以上解释参考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
    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安:安适、安逸。 2.敏:勤勉。 3.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第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而:如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
    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对“道”的理解: 1.杨伯峻《论语译注》:真理 2.“道”指“大道”。 3.儒家的“道”,指的是他们的政治理想---“仁政”。
    第四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1.喻:动词,知晓、明白 2.义的理解:适宜 《中庸·第二十章》:“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3.君子和小人,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 第一个层面,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品质低下的人。 另一个层面,我们可以将君子理解成统治阶级、贵族,把小人理解成平民。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第五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第六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质:质朴、朴实。 2.文,华美、文采。 3.野:粗野、鄙俗。 4.史:虚饰、浮夸。 5.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二 )解读文本,教师示范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抵制物质的诱惑 “敏于事而慎于言”——规范自己的言行 “就有道而正焉”——提高自身修养
    解读方法1.抓——关键字“食、居、敏、慎”等 关键词“君子”等2.引——引申,由具体的事例引出深奥的道理 不求物质丰足,只求精神充实 3.思——结合当今现实 (我们应该怎么样……)
    第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解读:理解本章的关键是“礼、乐、仁”三字的理解。礼,就是各种礼节规范;乐,包括音乐舞蹈,是通过器乐与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状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解读方法1.抓——关键字“仁”“礼”“乐”2.联——联系樊迟问仁章节
    第四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解读: 立身处世——小人取利,君子取义 《中庸》:“义者,宜也。” 在《论语》一书中,还有两个论述: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解读方法1.抓——关键字,从“义”字含义出发2.联——结合了《中庸》一书对义字的解释 另外两章写君子小人的例子3.修辞——对比
    第六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解读: 1.“质”:质朴,朴实 2.“文”:华美,文采 3.“野”:粗野、鄙俗 4.“史”:虚饰、浮夸 5.“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
    解读方法1.抓——关键字:质、文、野、史 关键词:文质彬彬2.联——联系名家观点
    解读经典文化语句的方法:1.抓——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修辞 2.联——联系,相关章节、名家讲解、 社会背景、古代文化3.引——引申,由具体的事例引出深奥的道理 由文字的表层含义解读文字背后的思想 4.思——思考,思考观点的现实意义
    (三)运用文本,巩固提高 第三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第五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第三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1.抓——关键字:道的理解
    第五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联——《里仁》第一章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处(三声):居住,都做动词。
    反馈与评价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勤勉B.人而不仁,如礼何 而:如果C.君子喻于义 喻:比喻D.质胜文则野 质:质朴、朴实
    反馈与评价 2.请同学们回答本节课所学章节阐述了哪些立身处世的观点?
    答案参考 立身处世: 持身以仁 持身以道 持身以义 文质彬彬 见贤思齐
    反馈与评价 3.本节课所讲章节关于学习的是哪一章?从哪些方面讲述的?
    答案参考 好学: 轻视物质享受 重视精神追求 敏于事慎于言
    课后作业1.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词语,背诵所学六章。2.从本节课所学的六章内容中选出三句,融入自己的思考,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字数不少于800字。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十二章中的前六章,明白了持身以仁、以道、以义等观点,懂得了文质彬彬、见贤思齐等道理,也领悟了君子好学的精神,并学会了一些解读经典文言语句的方法。希望同学们秉持本节课学习到的优秀思想修身学习,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去解读更多的经典。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品读《大学之道》,明明德,止于至善,彰显美好的品德,“四端”,拓展延伸,比较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检查预习知人论世,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深入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检查预习了解作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细读课文探究文意,大学之道,层层推进,比较鉴赏拓展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