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课件1(第1课时)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课件1(第1课时)第1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课件1(第1课时)第2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课件1(第1课时)第3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课件1(第1课时)第4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课件1(第1课时)第5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课件1(第1课时)第6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课件1(第1课时)第7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课件1(第1课时)第8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晓孔子识背景,细读课文品读文意,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部书,凝聚儒家思想精华,充满智慧,读之让人获益匪浅;一部书,历经岁月洗礼,依旧鲜活生动,在现代社会依然能为迷茫的人们指导人生,并让中华民族重新看到文化复兴的希望。这就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论语》。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十二章》,品读它的魅力。
    诵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选文 并积累文言重点知识。2.诵读课文,理解选文各章节的内容。3.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 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了解孔子、《论语》及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1.自读选文,勾画出自己读不准或者不会读的字词。2.借助工具书或小组间交流,解决勾画出的字词,有争议的地方记录下来,待解决。3.请同学朗读课文。
    1.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翻译选文各章,勾画出有疑问的地方。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
    3.讨论探究。(1)选文各章的文意是什么?(2)选文第一章中,孔子认为好学的表现是什么?(3)选文第二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4)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5)在孔子看来,什么是“仁”?(6)孔子认为如何做到“仁”?(7)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怎样的修养品质?(8)孔子为什么要强调弟子学习《诗》?
    对君子的道德要求:重精神轻物质。
    (1)选文各章的文意是什么?
    君子的理想人格是“文质彬彬”。
    反映了孔子一生对“仁义之道”的执着追求。
    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君子要善于反省,见贤思齐。
    读书人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要以“仁”为己任。做事情要持之以恒。君子要有智、仁、勇三德,才能不惑、不忧不供。克己复礼为仁。君子要宽容待人,要关心体貼他人。强调学《诗》的重要性。
    (2)选文第一章中,孔子认为好学的表现是什么?孔子认为,一个人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上,勤于做事而言行慎五、厚积而薄发,选择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而向其求教,以求其指正,才算是好学。
    (3)选文第二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孔子在“人而不仁”这一章论述了“仁”对礼乐的重要性。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仁”是礼乐的本质,只有仁者实行礼乐,才能赋予礼以仁的德性光辉,才能展现出礼乐文明的精神真谛,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
    (3)选文第二章中,孔子是如何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礼乐作为仁德的外在展现形态,礼乐的威仪秩序、制度文章都含着“仁”的精神,它的礼节、礼器都有待于“仁”赋予它活的、富有人性的仪式意义,在这章中,孔子把礼、乐、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4)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甚至为了捍卫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5)在孔子看来,什么是“仁”?孔子认为,“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就是“克己复礼”。
    (6)孔子认为如何做到“仁”?孔子认为,做到“仁”,要从处世和自处两个方面努力。首先,从处世的角度,要想做到“仁”,就要“恕”人,对人要宽容,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爱护别人,要推己及人。其次,从自处的角度,要做到克服一己之私,遵循礼的规定。具体而言,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7)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怎样的修养品质?孔子认为,君子要重义轻利,要好学。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做事要勤勉,谨慎小心,要向有道德的人学习来匡正自己的言行,见贤思齐。君子要经常检讨自己,“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要有责任感,要勇于担当,要“以仁为己任。
    (8)孔子为什么要强调弟子学习《诗》?在孔子看来,学习《诗》有六个方面的好处:学习《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品读《大学之道》,明明德,止于至善,彰显美好的品德,“四端”,拓展延伸,比较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检查预习知人论世,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深入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目标,检查预习了解作者,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细读课文探究文意,大学之道,层层推进,比较鉴赏拓展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