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精品教案
展开1.1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生物教材八(上)第6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的起始课,本节课结束至“蒸腾作用的意义”这一内容的体验教学。
教材本节内容是以实验为线索编写的,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其中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气孔的组成和开闭原理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1.2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浅显地知道了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但对蒸腾作用的概念,气孔的结构及开闭原理并不了解,对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认识不够,甚至误认为这种现象对植物本身是有害的。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能熟练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已掌握了气化的原理。利用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
2 目标表述
2.1 知识目标 ①说出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②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2.2 能力目标 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各种体验活动,提升科学探究素养。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世界”环游认同植物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爱护植被,植树造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难点:
解释气孔开闭原理;培养学生探究及实验设计能力。
3 教学设计思路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实验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方法。
3.1 以问题为主线 视频“特殊的天气预报”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问题:为什么热带雨林的降水如此充沛?以一个个实验现象为契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由表及里分析问题;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2 以“做”为重心 突出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还在课堂上穿插了一些小实验:气孔开闭原理的模拟实验、蒸腾作用意义的两个模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4 教学过程
4.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视频播放“热带雨林的天气预报”,视频中诙谐的语言、搞笑的画面立即引起了学生注意,并产生问题:为什么热带雨林的降水如此充沛?是不是植物越多空气湿度越大?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4.2 分析实验,引发猜想 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兴趣小组所做实验:早、中、晚测量草地、裸地、灌木丛的大气湿度,发现(1)植物越多大气湿度越大;(2)猜想水分主要通过植物的叶片散失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引发学生思考,实现思维的逐级爬坡。。
4.3 实验探究,证明猜想
(1)实验探究1: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提供探究实验超市,其中物品有:食用油、滴瓶、锥形瓶、塑料袋、生长相似的枝条、棉线各若干,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植物中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散失出来的。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
展示课前兴趣小组同学完成的实验,分析两装置不同点;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进一步分析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失出来的,从而归纳出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2) 实验探究2:观察叶表皮的气孔 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气孔、观察气孔,感受气孔关闭的原理。
= 1 \* GB3 ① 寻找叶表皮中的气孔:组织学生制作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绘制气孔结构图。
= 2 \* GB3 ② 体验气孔开闭原理:模拟实验:取一对气球当保卫细胞,气球内侧贴上透明胶带,往气球里注水和放水,观察气孔的开闭。配合Flash动画感受气孔开闭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实施与观察实验,发现概念的内涵,这是一种深度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与理性思维科学素养的形成。
4.4 模拟实验,深入研究 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蒸腾作用的意义。
(1)展示资料:科学家们测定,植物体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量是惊人的。例如:一株玉米一生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引导学生猜测:根吸进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2)体验与感悟
①体验1:热棉球擦皮肤。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解释手感到凉爽的原因。感悟出蒸腾作用能降低叶表面的温度。
②体验2:喝橙汁(半杯)。分析不用力吸橙汁不能入口的原因缺少上升的动力,体会出蒸腾作用能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使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设计意图: 通过体验感悟蒸腾作用的意义,在理性思维中构建知识。
4.5 “亲历”旅行,情感提升 引导学生跟随着一旅行爱好者进行:沙漠、荒漠产、草原、森林的环球旅行,倾听他的自述,体验到植物的重要性,形成爱护植被,植树造林的意识。
设计意图:在亲历中形成爱护生命的生命观念,形成爱护植被,植树造林的社会责任感。
4.5 知识小结与应用 回顾所学的知识,解释热带雨林的降水充沛的原因。实际应用:帮助老花农解决问题:①春天植物分盆移栽,怎么才能提高成活率呢?②政府征集树苗治理沙漠,选怎样的树种好呢!③找个凉快的地方休息,到哪里好呢?(大树底下好乘凉!)
4.6 课题延伸 用温度计测量裸地、草地、树林一天中温度变化,并绘制成统计图
5 教学感悟
5.1 趣味导入扣心弦 有效的生物课堂应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这节课传统的导入方法有两种;①分析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②计算玉米组成成分和维持生理过程需要的水量,提出问题:剩余的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这两种导入方法虽然也很有效,却不能使课堂产生愉快的学习气氛。笔者在无意中收集到“热带雨林的天气预报”视频,诙谐幽默的语言和逼真搞笑的画面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5.2 体验探究出真知 在这节课中。笔者将概念、原理的讲述设计成了多个“体验探究”活动,在“体验探究”中感受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体会气孔的结构和开闭的原理。经过自主的体验,学生获得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形成了科学素养、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当然,这节课活动多,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5.3 教材开发提效率 灵活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这节课中融入了笔者自身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创造性地开发了教材,穿插了一个个小实验对课本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形成了具有个性的教学内容。做到了“依靠教材又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又不脱离教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优质课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a href="/sw/tb_c933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优质课表格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本节亮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与工具选择,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上册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导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