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16.1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教案含核心素养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991143/0-17213027459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16.1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教案含核心素养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991143/0-17213027460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16.1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教案含核心素养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991143/0-17213027460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
第 1 课时 二次根式的概念
课时
1
核心素养目标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感知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运用表格或者图式来分类讨论,学习概念,让学生体会新旧知之间的迁移思想,掌握由“数”到“式”,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
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3 . 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求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形如(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主要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探究新知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旧知复习,导入新知
教师提问:“平方根、算数平方根有哪些性质呢?”
师生活动:教师播放课件,展开思维导图,学生独立思考,共同回答完成填空.
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
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有意义的条件
思考 用带根号的式子填空,看看写出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1) 如图①的海报为正方形,
若面积为 3 m2,则边长为_____m;
若面积为 S m2,则边长为_____m.
(2) 如图②的海报为长方形,若长是宽的 2 倍,面积为 130 m2,则它的宽为_____m.
(3) 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
所用的时间 t (单位:s) 与开始落下的高
度 h (单位:m) 满足关系 h = 5t2,如果
用含有 h 的式子表示 t ,
那么 t 为_____.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上述问题,用算术平方根表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评价.
问题1 这些式子还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式的意义,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都表示一个非负数(包括字母或式子表示的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预设1:含有“ ”,根指数是 2.
预设2:被开方数(式)大于 0.
问题2 是否存在 -5 ,为什么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
预设:不存在,因为实数范围内,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提问1:回顾 3 , S , 65 , , 0 ,
这些数或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师生活动:预设:它们都是形如 的式子. a 都有a≥0.
提问2:那对于形如 的式子我们怎么去定义它
呢?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作出简单回答.
教师总结二次根式定义和特征:
定义:一般的,我们把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 ”称为二次根号(注意:a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
特征:①外在特征:含有“ ”;②内在特征:被开方数(式) a≥0.
例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解题方法.
例2 当 x 是怎样的实数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师生活动:学生从概念出发思考,独立完成作答.
知识点二: 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探究:当 时,a≥0 ,那么当 a≥0 时, 的大小是怎样的呢?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思考的过程,
3 , S , 65 , , 0 ,
分别表示 3,S,65, ,0 的什么呢?
学生回答,表示它们的算数平方根.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特殊实例分析a>0和a = 0时,
的大小和表示的意义,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表格.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二次根式的实质是表示一个非负数 (或式) 的算术平方根. 对于任意一个二次根式都有:
这就是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问题3 当 x 是怎样的实数时, x2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x3 呢?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第一问全班共同回答,第二问选一名学生回答.
例3 若 ,
求 a - b + c 的值.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后,教师分析解题思路,组成算式的三个式子都是非负式,要算式为0,则每个非负式均为零.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选一名学生板书.
教师总结:多个非负式的和为零,则可得每个非负式均为零.初中阶段学过的非负式主要有绝对值、偶次幂及二次根式.
当堂练习,巩固所学
1. 下列式子中,不属于二次根式的是( )
2.式子 有意义的条件是 ( )
A. x>2 B. x≥2 C. x<2 D. x≤2
3. 当 x =____ 时,二次根式 取最小值,
其最小值为______.
4.当 a 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 ;
; .
5. 已知 a,b 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 a,b 满足 ,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填空过程中,回忆平方根与算数平方根的性质,用旧知导入新知,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由“数”到“式”,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为后面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做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填空过程中初步感知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为概括二次根式的概念作铺垫.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旧知,自主思考回答问题,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性质的猜想和理解.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特征,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加深对二次根式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定义的理解与掌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概念出发进行思考,巩固学生对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特殊实例的思考和总结,让自学自主完成二次根式意义的学习,提高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和概括的能力.
设计意图:在辨析中,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理解.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二次根式概念和意义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设计意图:题1、2考察学生对二次根式概念掌握.
设计意图:题3、4考察学生运用二次根式的概念,求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运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概念进行计算的能力.
板书设计
二次根式的概念
我们把形如 (a≥0)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 ”称为二次根号.
二次根式 的双重非负性:
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或式非负(a≥0);
二次根式的值非负( ≥0).
课后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二次根式第一节二次根式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前面学习的数的开方的后继学习,也是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的基础,他在整个初中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贯穿始终,为后继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它是学习本章的关键,它也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的依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sx/tb_c9508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