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下蜜蜂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下《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下《蜜蜂》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下“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三下《花钟》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语文三年级下册蜜蜂教案
展开1.认识“概、阻、超、辨”4个生字,会写“蜜、蜂、辨、阻”4个字。
2.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大意。借助图表梳理,并按顺序有条理地说清实验过程。
3.走进实验情境,体会法布尔严谨求实、善于观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大意。借助图表梳理,并按顺序有条理地说清实验过程。
2.走进实验情境,体会法布尔严谨求实、善于观察的科学精神。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揭示任务
1.回顾活动
孩子们,老师一走进校园,就看到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能给大家说说学校有哪些活动吗?
2.设置任务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出示校园科技节“招募成功实验者”活动海报):学校新一届的科技节主题是“奇妙的大自然”,活动中招募成功实验者,任务是做一个实验,写一篇实验小作文,优胜者获“小法布尔奖”的奖章。法布尔是谁呢?(出示资料袋)读读资料袋,你了解了什么?
3.导入新课
法布尔真了不起,获“小法布尔奖”多光荣啊!(出示奖章)奖章就在这儿,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跟着法布尔做实验。一起读课题—蜜蜂。“蜂”是后鼻音,再读课题。这两个生字都有个“虫”字,两个“虫”长得有什么不一样?(板书:蜜蜂)
学习任务一:了解目的、结论
1.明确任务
(1)大家知道实验记录一般有哪些内容吗?
(2)(出示课后习题一图表)习题一启发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概括,一起读——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2.理清脉络
(出示全文)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论,分别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浏览课文,看谁找得最快。(目的:第1自然段;过程:第2~7自然段;结论:第8自然段)
3.了解目的
(1)先来看实验目的。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出示第1自然段)默读第1自然段,谁有答案了?(相机圈画:辨认方向的能力)
(2)一下子找到了关键,概括了实验目的。(出示: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法布尔为什么想要去验证呢?(相机圈画:听说)
(4)对听说的事法布尔不轻易相信,而是用实验来验证。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起读。(出示: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法布尔)
4.了解结论
(1)蜜蜂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出示第8自然段)默读第8自然段,概括一下。
(2)借助“无法解释的本能”(相机圈画“无法解释的本能”),实验结论就可以概括为“蜜蜂靠无法解释的本能辨认方向”。
(3)请女生把结论读一读。学习任务二:梳理实验过程活动一:绘制实验过程图
1.明确实验路线
(1)明确了目的和结论,我们有个重要任务—梳理实验过程。首先浏览2~7自然段,找一找这个实验是在什么地方做的。(家中草料棚的蜂窝旁四公里之外)
(2)(相机贴草料棚图、四公里标志图)四公里可远了(绘线条、箭头),相当于在学校大操场跑10圈,要走一个多小时呢!不仅如此,放飞蜜蜂后,法布尔还要再走四公里回到蜂窝旁等蜜蜂回来。(绘返程线条)
(3)看看图,不难发现,这个实验基本上可以分成“放蜜蜂飞”“等蜜蜂回”两部分。
2.概括实验过程
(1)放蜜蜂时,法布尔做了哪些事呢?先来看放蜜蜂部分。请默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出示第2自然段)
(2)(出示: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然后放了出来。)法布尔做了这么多的事,怎么梳理呢?(出示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大意)我们还是要借助关键语句概括。
(3)请默读第一句,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法布尔做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回答,点拨:他抓住了“捉、放”这两个关键动作(圈画“捉、放”),圈一圈连一连,就概括了法布尔做的第一件事—捉蜜蜂、放纸袋。(出示板贴)
(5)后面这句话中,还藏着哪几件事呢?请大家也抓住关键动作圈一圈连一连。
(6)(展台展示学生圈画图片)看看这位同学圈了哪几件事儿。(学生对照补充,完善板贴:叫小女儿等、带蜜蜂走四公里、做记号放蜜蜂)
(7)等蜜蜂回的时候,法布尔又做了一件什么事呢?(出示3~7自然段)快速浏览3~7自然段,找一找。(相机圈画“检查蜂窝”,出示板贴“查蜂窝数蜜蜂”)
(8)大家把法布尔做的每一件事都找到了。这些事是在哪里做的呢?谁把它们贴到图中合适的位置?(生上台移动板贴,贴到合适的位置)
活动二:有序说清过程
1.方法提示
大家借助关键语句,把长长的课文读成了一张表格,一幅过程图。更大的挑战来了:请大家按顺序说清蜜蜂实施过程。怎么说清呢?老师教你们一招。(出示:首先……接着……然后……再……最后……)请借助这些表示顺序的词,看着过程图连起来说一说。(出示星级标准:★过程清楚★语句通顺★声音响亮★自信大方)和同桌一起说一说吧,看看你们能得几颗星。
自主练说
3.学生展示
谁来指着图说一说?4.互动点评
你想奖给他几颗星?谁来评一评?
学习任务三:蜜蜂实验大揭秘
活动一:问一问
1.指导质疑
看着法布尔的实验,老师很想问一问:为什么要把蜜蜂放在纸袋里,透明塑料袋不行吗?(板书:?)
2.自主质疑
看看图,你也能问一问为什么吗?(为什么叫人等?为什么做白色记号?为什么走四公里那么远?)(相机在过程图中板书问号)
活动二:解一解
1.提出要求
这么多为什么呀!咱们就当一回小小法布尔,解一解这些疑惑。
出示:
分组讨论
3.小组展示
哪一组小法布尔来解开疑惑?仔细听,他们有没有解开疑惑。
4.互动交流
关于这些疑惑,还有不明白和补充的地方吗?
5.小结:一个个疑惑解开了(擦除问号),不难发现,实验中法布尔把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法布尔呢?(板书:严谨)
6.让我们一起读这两句话,读出他的认真严谨。
活动三:品一品
1.品读观察的细致
(1)在放蜜蜂的过程中,法布尔又是怎样观察的呢?(出示: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这几句话值得我们品一品,看看默读要求。(出示:默读,用“”画出法布尔看到的,用EQ \* jc3 \* hps20 \\al(\s\up 0(“ ”), 灬灬)画出他想到的。)
(2)指名学生按顺序交流。(相机画线)
(3)仔细瞧,看……想……看……想……,把看和想融合在一起,写得多妙呀!怎么读出想的语气呢?大家尝试一下。(学生练习朗读)
(4)从这段观察记录中,你又读到了怎样的法布尔呢?(板书:善于观察)
2.品读求实的态度(1)“大概、阻力”是本课的生词,我们一起读。“大概”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大概”这个词能去掉吗?(表示猜测,不确定)
(2)这段话里,还藏着几个表示不确定的词语,你能找到吗?(相机圈画:左右、好像、几乎)
(3)法布尔用这么多词写他的不确定,写他的猜测和疑惑,这就是科学家语言的准确。咱们写实验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猜测就是猜测。从这些准确的语言中,你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法布尔?(板书:求实)
(4)严谨求实,多么可贵的科学精神,难怪法布尔会说—(再次出示法布尔的名言,齐读)
二、书写生字,拓展延伸
1.书写生字
(1)朗读下列词语(出示词语):蜜蜂辨认大概阻力超常
(2)(出示:蜜蜂辨阻)观察这个“辨”字,有什么想提醒大家吗?
(3)(出示“辨”的金文),这是“辨”的古文字,中间是个“刀”字。《说文解字》记载:辨,判也。意思为判别。后来“刀”演变为点和撇,表示区分,辨别。根据字理记字
形,多有意思呀!
(4)下面请大家在习字册上书写这四个字。
(5)展示习字册,互动点评。
2.交流收获
孩子们,还记得刚才说的科技节“招募成功实验者”的活动吗?学到这儿,法布尔和他的蜜蜂实验,对你做实验、写实验,有什么启示呢?
3.布置作业
(1)孩子们,“招募成功实验者”的活动已经开始,课后请大家根据下面的表格充分准备,做一个小实验。
(2)建议阅读《昆虫记》。
我是小小法布尔
“我”把蜜蜂放进纸袋,是为了 。
“我” ,是为了 。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实验结论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蜜蜂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91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蜜蜂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情境,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4 蜜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4 蜜蜂教案设计,共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4 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4 蜜蜂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