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课ppt课件
展开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
积累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这两篇短文。
把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品味两篇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早年游历访道时足迹遍及江浙的名山胜水,后退隐茅山。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参与朝廷大事咨询,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等。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以示志趣,并以此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就是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时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中的一部分。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我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始于书信。汉魏六朝文人的尺牍重在实用。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四时:四季歇:消散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沉鳞:水中潜游的鱼。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文章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谢中书书》一文的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答谢中书书》一文结尾为何提及“康乐”(谢灵运)?
以感慨发端,点明文章中心,以“美”总领全文,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结尾提及谢灵运,并非闲笔,而是有其用意。 既有对前贤的钦敬与追慕,又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而作者却能够继康乐之后,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自许之情,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这几句话描绘了猿鸟的鸣叫声穿透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的画面。 这几句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我国有很多山川美景,或雄伟壮阔,或秀美瑰丽。我们有时间要多四处走走,多感受祖国山川之美,陶冶情操,开阔胸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谢中书书,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简介,理清课文结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背诵课文,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体--书,第二节译文注释,文章字眼,动静结合,作者的感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答谢中书书,自主学习三欣赏美点,自主学习四把握写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课文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