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提能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703336/0-17152115601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提能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703336/0-17152115601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提能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703336/0-1715211560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一 反射与反射弧
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效应器指的是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末梢,其对刺激作出应答的表现为肌肉收缩
B.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然后经过传入神经到达效应器
C.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中只有感受器接受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D.反射能够完成的前提是反射弧各环节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
解析: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其对刺激作出的应答可能表现为肌肉收缩,也可能表现为腺体分泌等,如望梅止渴,A错误;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B错误;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都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C错误;只有反射弧各组成环节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D正确。
2.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位的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C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解析: “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说明①感受器和②传入神经正常,“下肢运动障碍”说明可能是⑤传出神经或④神经中枢的腹部侧受损伤,⑥效应器不在腰椎部,没有受损,C正确。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冷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以引起膝跳反射
C.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解析:寒冷环境中,大脑皮层产生冷觉的过程只涉及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也可以引起膝跳动作,但该过程没有完整反射弧的参与,不属于反射,B错误;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反应,但这种反应不属于反射,因为反射弧不完整,C正确,D错误。
题组二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4.下列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D )
A.狗看到灯光分泌唾液
B.学生随着音乐节拍认真做操
C.司机看到红灯紧急刹车
D.切洋葱时眼睛流泪
解析:狗看到灯光分泌唾液,这是灯光与喂食多次结合后,形成的条件反射;学生随着音乐节拍认真做操,司机看到红灯紧急刹车,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属于条件反射;切洋葱时眼睛流泪,这是受到刺激引发的非条件反射,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会的。
5.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用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
B.条件反射不可以消退
C.剪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D.Ⅳ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析:用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属于膝跳反射,A错误;条件反射可以消退,B错误;剪断Ⅰ处,反射弧被破坏,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C正确;Ⅳ处为脊髓,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D错误。
6.下图示意老鼠恐惧反射建立的过程,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 )
A.图甲中的声音属于无关刺激
B.图乙中电击属于条件刺激
C.图丙中的声音属于非条件刺激
D.条件反射一旦形成,不易消退
解析:由图甲可知,虽然有声音,老鼠仍能自由活动,声音并不能引起小鼠发生恐惧反射,属于无关刺激,A正确;图乙中电击属于非条件刺激,B错误;结合图乙分析,经过多次将电击和声音信号结合在一起刺激小鼠,使无关刺激(声音)转化为了条件刺激,才出现了图丙的恐惧反射,因此图丙中的声音属于条件刺激,C错误;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因此,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D错误。
7.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非条件反射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
B.条件反射建立后需要反复应用条件刺激才能维持
C.军训时蚊子叮在手上感到很痒属于非条件反射
D.“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属于条件反射
解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A错误;条件反射建立后需要反复应用非条件刺激才能维持,B错误;军训时蚊子叮在手上感到很痒是产生的感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种反应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D正确。
综合强化
一、选择题
1.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则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C )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缩腿反射弧有4个:①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②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③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④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破坏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若结构是感受器或感受器和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右后肢,左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若该结构为效应器,那么刺激左后肢,右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故只有C项正确。
2.同学甲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同学乙患有小儿麻痹症,该病是由于病毒侵染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引起的,关于两位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乙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D.乙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解析:甲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A、B错误;乙因为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出神经受损,上行到大脑的神经正常,所以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正确,D错误。
3.研究显示气味会导致鼻孔气体吸入量变化,但气体吸入量与声音无关。研究显示在睡眠过程中,多次给予诸如狗叫声—愉悦气味或猫叫声—厌恶气味强化后,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即使在醒来后依然存在。下表组合中最能证明声音和气体吸入量间建立条件反射的是( B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由题干可知,鼻孔气体吸入量与声音无关,如果人体对狗叫声—愉悦气味或猫叫声—厌恶气味建立了条件反射,则当人体只听到狗叫声而无气味时,气体吸入量会增加,只听到猫叫声而无气味时,气体吸入量会减少;而其他声音,由于人体未对其建立条件反射,因此听到时气体吸入量不变。组别②说明人听到狗叫声时气体吸入量增多,听到猫叫声时气体吸入量减少,组别③证明其他声音对气体吸入量无影响,②③组合最能证明声音和气体吸入量间建立了条件反射;而组别①说明狗叫声和猫叫声对气体吸入量无影响,组别④所给予的刺激是气味,不能用以证明声音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
4.紫薇又名“痒痒树”,如果用手轻轻抚摸一下紫薇光光的树干,它顶端的枝梢马上会轻轻摇动起来,枝摇叶动,浑身颤抖,就像人们被搔了胳肢窝儿一般,因此它被叫作“痒痒树”。这个过程( C )
A.是反射,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是反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C.不是反射,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D.不是反射,只有人有反射
解析:“痒痒树”的活动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应激性,但不是反射,因为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而“痒痒树”没有神经系统,不能完成反射活动,故A、B、D错误,C正确。
5.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时(如图),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体表,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的信息,常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a、b、c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在牵涉痛形成过程中,a发生兴奋
C.痛感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D.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解析:题图中a和c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牵涉痛是神经中枢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说明是位于内脏的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兴奋通过c传至b,再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而皮肤上的感受器未产生兴奋,则a没有发生兴奋,B错误;产生痛感的部位在大脑皮层,C正确;牵涉痛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一种感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
二、非选择题
6.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在图中用a刺激神经引起骨骼肌收缩是否属于反射?_不属于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为什么?_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__。
(2)正常情况下,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_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__,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用a刺激神经,在c处可记录到电位,而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__,表明d部位受损。
解析:(1)用a刺激神经引起骨骼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2)①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表明传出神经受损。②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③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d部位受损。
7.进行脊蛙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某研究人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右侧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刺激蛙右腿,若右腿不收缩而左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_传出__神经。
(2)刺激蛙右腿,若_左右腿均不收缩__,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
(3)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请帮其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思路:_刺激左腿,观察右腿是否收缩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_右腿收缩__,则说明传出神经未受损伤;若_右腿不收缩__,则说明传出神经受损伤。
解析:(1)刺激蛙右腿,若右腿不收缩而左腿收缩,说明右腿受到的刺激产生的兴奋,能传递到左腿的效应器,但不能传递到右腿的效应器,因此伤及的是传出神经。(2)若伤及的是传入神经,则刺激蛙右腿,左右腿均不收缩。(3)若要通过实验探究右腿的传出神经是否受损可刺激左腿(传入神经正常),观察右腿是否收缩。如果右腿的传出神经未受损,则右腿收缩;如果右腿的传出神经受损,则右腿不收缩。
刺激
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组别
①
②
③
④
处理
方式
狗叫
声
猫叫
声
狗叫
声
猫叫
声
公鸡
声
母鸡
声
愉悦
气味
厌恶
气味
与无气味时气
体吸入量比值
1.0
1.0
1.5
0.8
1.0
1.0
1.6
0.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综合训练题,共6页。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一练,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