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第05讲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师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5549549/0-17116783031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讲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师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5549549/0-17116783031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讲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师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5549549/0-17116783032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讲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学生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5549549/1-17116783104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讲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学生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5549549/1-17116783104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05讲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学生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5549549/1-17116783104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导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导学案,文件包含第05讲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师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第05讲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学生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知识点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作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1)基底e1,e2必须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零向量不能作为基底;
(2)若基底给定,则同一向量的分解形式唯一;
(3)如果对于一组基底e1,e2,有a=λ1e1+λ2e2=μ1e1+μ2e2,则可以得到.
2.两个向量的夹角
(1)向量夹角的几何表示
依据向量夹角的定义,两非零向量的夹角是将两个向量的起点移到同一点,这样它们所成的角才是两向量的夹角.已知两向量a,b,作=a,=b,则∠AOB为a与b的夹角.
(2)夹角范围
①向量的夹角是针对非零向量定义的;
②向量的夹角和直线的夹角范围是不同的,它们分别是[0,π]和;
③当两向量方向相同时,夹角为0,当方向相反时,夹角为π.
【即学即练1】若是平面内的一个基底,则下列四组向量能作为平面向量的基底的是( )
A.,B.,
C.,D.,
【即学即练2】若,是平面内的一组基底,则下面的四组向量中不能作为一组基底的是( ).
A.和B.和
C.和D.和
【即学即练3】已知矩形ABCD中,对角线交于点O,若,则( )
A.B.C.D.
【即学即练4】在梯形ABCD中,AD∥BC,已知AD=4,BC=6,若 (m,n∈R),则=( )
A.-3B.-
C.D.3
【即学即练5】在正方形中,点是的中点,点是上靠近的三等分点. 若,则( )
A.1B.2C.3D.4
【即学即练6】如图所示,四边形为梯形,其中,,,分别为,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
C.D.
【即学即练7】如果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表示平面内的所有向量
B.对于平面内任一向量,使的实数对有无穷多个
C.若向量与共线,则有且只有一个实数,使得
D.若存在实数使得,则
【即学即练8】下列结论:①若向量,,共面,则存在实数x,y,使;②若向量,,不共面,则不存在实数x,y,使;③若向量,,共面,,不共线,则存在实数x,y,使;④若,则向量,,共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
能力拓展
考法01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作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1)基底的理解:
①平面内的任何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可以作为这个平面的一组基底;
②基底一旦确定,平面内任一向量用该基底表示的形式是唯一的.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作用: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在平面内任取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作基底,平面内的任一向量都可用这一组基底表示出来.但在选取基底时,应尽量使用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基底.
【典例1】已知向量不共线,则下列各对向量可以作为平面内的一组基底的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典例2】设是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则下列四组向量不能构成基底的是( )
A.与B.与
C.与D.与
【即学即练9】如图所示,设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给出下列向量组,其中可作为该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的是( )
A.与B.与
C.与D.与
【即学即练10】是平面α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λ+μ (λ,μ∈R)可以表示平面α内的所有向量
B.对于平面α内任一向量,使=λ+μ的实数对(λ,μ)有无穷多个
C.若向量λ1+μ1与λ2+μ2共线,则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λ1+μ1=λ(λ2+μ2)
D.若实数λ,μ使得,则λ=μ=0
考法02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典例3】已知,是不共线向量,则下列各组向量中,是共线向量的有( )
①,;②,;
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典例4】如图,设为内一点,且,则的面积与的
面积之比等于( ).
A.B.
C.D.
【典例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DE交AF于点H,记、分别为a,b,则__________(用a,b表示).
【即学即练11】四边形中,,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B.
C.D.
【即学即练1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向量,满足,,则( )
A.B.C.D.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如图,向量,,的起点与终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若,则( )
A.B.3
C.1D.
2. 已知非零向量不共线,且,若,则满足的关系是( )
A.B.C.D.
3. 如图,在△ABC中,设,,AP的中点为Q,BQ的中点R,CR的中点为P,若,则m,n对应的值为( )
A.B.
C.D.
4. 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若,则的值为( )
A.B.C.D.1
5. 如图,在△中, ,是上的一点,若,则实数的值为 ( )
A.B.C.D.
6. 在中,为边的中点,若,则( )
A.B.
C.D.
7. 如图,在△ABC中,D,E,F分别为线段BC,AD,BE的中点,则=( )
A.B.
C.D.
8. 如图,在正方形中,是边上靠近点的三等分点,连接交于点,若,则的值是( )
A.B.C.D.
9. 如图,在四边形中,,为边的中点,若,则( )
A.B.1
C.D.
10.已知等边三角形中,是线段的中点,,垂足为是线段的中点,则( )
A.B.
C.D.
11. 已知为内一点,且有,则和的面积之比为( )
A.B.C.D.
12. 如图所示,在中,,,,AD为BC边上的高,M为AD的中点,若,则的值为( )
A.B.C.D.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 如图,在中,,,和相交于点,则向量等于( )
A.B.
C.D.
2. (多选题)设是已知的平面向量,向量,,在同一平面内且两两不共线,其中真命题是( )
A.给定向量,总存在向量,使;
B.给定向量和,总存在实数和,使;
C.给定单位向量和正数,总存在单位向量和实数,使;
D.若,存在单位向量,和正实数,,使,则.
3. (多选题)已知是的重心,为的中点,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B.
C.D.
4.(多选题)若点O是线段BC外一点,点P是平面上任意一点,且(λ,μ∈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若λ+μ=1且λ>0,则点P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
B.若λ+μ=1且λ<0,则点P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
C.若λ+μ>1,则点P在△OBC外
D.若λ+μ<1,则点P在△OBC内
5. (多选题)如图,A、B分别是射线OM、ON上的点,下列以O为起点的向量中,终点落在阴影区域内的向量是( )
A.B.
C.D.
6.(多选题)在△ABC中,点E,F分别是边BC和AC上的中点,P是AE与BF的交点,则有( )
A.B.
C.D.
7. 在▱ABCD中,E和F分别是边CD和BC的中点,=λ+μ,其中λ,μ∈R,则λ+μ=__________.
8. 已知与不平行,且,,,若以、为一组基底,则用、可表示为______.
9. 已知点G为△ABC的重心,过G作直线与AB、AC两边分别交于M、N两点,且=x,=y,求的值为________.
10. 如图,将两块三角板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面四边形ABCD,若=x+y(x,y∈R),则x+y=_____.
11. 已知点为的重心,过点的直线与射线,分别交于点,,且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2. 已知为内一点,且满足,延长交于点.若,则_____.
C 培优拔尖练
1. 已知P是所在平面外一点,M是PC中点,且,求x,y,z的值.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OADB中,设向量,,点M、N是对角线AB上的两点,且,试用、表示与.
3. 如图,在中,点D、E、F分别是边BC、CA、AB上的一个三等分点,求证:.
4. .已知是线段外一点,若,.
(1)设点是的重心,证明:;
(2)设点、是线段的三等分点,、及的重心依次为、、,试用向量、表示;
(3)如果在线段上有若干个等分点,请你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不必证明)
说明:第(3)题将根据结论的一般性程度给予不同的评分.
5. 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是线段上一点,且,过点作直线与,分别交于点,.
(1)用向量,表示.
(2)试问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6. 如图,在直角梯形中,为上靠近B的三等分点,交于为线段上的一个动点.
(1)用和表示;
(2)求;
(3)设,求的取值范围.
7. 已知点分别是和的重心,求证:.
8.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点在线段上(除两端点),.求点的位置.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意义.
能正确地运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表示平面内的任意向量.
了解向量的基底与向量的关系,并能准确选择向量的基底表示向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理解与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会用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作为基底表示平面内的向量,并且选择更加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基底表示向量.
相关学案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2 平面向量的运算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2 平面向量的运算学案,文件包含第03讲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教师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第03讲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学生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2 平面向量的运算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2 平面向量的运算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第02讲平面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教师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第02讲平面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学生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十章 概率10.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精品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十章 概率10.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精品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第05讲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教师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x、第05讲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学生版-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