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陶罐和铁罐 第2课时 教案

    陶罐和铁罐   第2课时  教案第1页
    陶罐和铁罐   第2课时  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2.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难点】
    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复习旧知:出示词语,齐读,想一想这两组词语分别介绍了谁?
    第一组:骄傲 傲慢 恼怒
    第二组:谦虚 争辩 并不懦弱
    预设:第一组词语写的是铁罐,第二组词语写的是陶罐。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铁罐的优点是坚固,所以它如此傲慢,陶罐的缺点是易碎。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读故事,看看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这则寓言蕴含了什么道理呢?(板书:铁罐 坚固 优点 陶罐 易碎 缺点)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既检查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还帮助学生回顾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前半部分的故事情节,为本课时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联系结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第10—17自然段),了解故事结局,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
    2.探究方法
    (1)默读第10—17自然段,了解故事结局。
    (2)全班交流阅读感受,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3)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明确学习任务:默读第10—17自然段,想一想: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陶罐和铁罐各是什么结局?
    预设: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发现陶罐依然是那么光洁,朴素,美观,而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2)提问:为什么人们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预设:因为铁罐容易生锈,经不起氧化,最终完全消失了,这是铁罐的缺点。而陶罐不生锈,这是它的优点。(板书:易生锈 缺点 不生锈 优点)
    小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特点不同,使得它们的结局也截然不同。
    (3)读了这个故事,你发现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预设:铁罐的长处是坚固,短处是易生锈;陶罐的短处是易碎,长处是不生锈。
    (4)小结: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事物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也同样如此,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进行比较,要学会互相尊重,和睦共处。在生活中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
    (5)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①由物及物: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之间相比,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请举例说明。
    预设1:叉子吃面方便,但舀汤不行;而勺子吃面不方便,但舀汤却很容易。
    预设2:风扇比较节能、省电,但制冷效果不佳;空调比较耗能、费电,但制冷效果很好。
    ②由物及人: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碰到过类似的人或事吗?请结合自己来谈,也可以谈谈周围的人。
    预设1:我个子小,但动作灵活;我的同学很高大,但动作笨拙。
    预设2:我绘画很棒,但唱歌不好听,我的同学虽然绘画不如我,但歌声十分动听。
    (6)播放情境课文《陶罐和铁罐》(诵读版),学生感受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10—17自然段,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联系人物的特点,比较它们的不同结局,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并未到此戛然而止,教师最后联系生活以帮助学生迁移运用。
    三、课堂小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希望同学们扬长避短,越来越优秀。(板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四、拓展延伸
    1.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过渡:今天,我们还要阅读另一篇寓言故事《北风和太阳》。
    (1)默读《北风和太阳》,想一想:北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预设:北风想和太阳比赛,看谁能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北风使劲吹,行人越来越
    冷,就把衣服裹得越来越紧了。而在太阳的照射下,行人越来越热,忍不住把衣服脱掉了。最后,太阳赢了比赛,北风悄悄溜走了。
    (2)北风为什么悄悄溜走了?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道理?
    (3)全班讨论,交流看法。
    预设:北风使了很大的劲,却在比赛中输了,所以就不好意思地溜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慈、温和的劝说比强迫更有效,暴力是无法令人心服口服的,只有给人温暖和尊重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2.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想一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预设1:它们的性格相似。故事里的北风和铁罐都只看到了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
    预设2:它们的结局相似。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铁罐最终连影子“也没见到”,而北风最终“悄悄溜走了。
    3.教师总结:《北风和太阳》这个故事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课后,我们也可以从书中再选几个故事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分两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阅读链接”中的寓言故事。首先通过一组问题链,给予学生阅读的扶手,帮助学生读懂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其次,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北风与课文中的铁罐进行性格与结局的对比,在找到相似之处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体会两个寓言故事要告诉人们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名言,读一读。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故事新编。
    (1)引导:如果陶罐和铁罐两个角色互换,变成陶罐奚落铁罐,它会怎样奚落呢?故事的结果又会怎样呢?
    (2)提供开头,请学生续写,注意不能改变故事的寓意。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陶罐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跟我比美吗,铁罐子!”陶罐傲慢地问。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铁罐 坚固 优点 易生锈 缺点
    陶罐 易碎 缺点 不生锈 优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第2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陶罐和铁罐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陶罐和铁罐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小结,整体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