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协助同学建立圆柱的正确表象,知道圆柱各局部的名称,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圆柱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3、引导同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建立圆柱的正确表象,认识圆柱各局部的名称和其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猜测——验证的过程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猜出下面的物体;拿个布袋,里面放一些物体,有长方体的,正方体的,圆柱体的让学生们猜一猜。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呢?预设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观察下面的图形,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生1它们都是立体图形。生2:它们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形
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认识这样的图形圆柱。(教师书题:圆柱的认识)[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导入使学生看到熟悉的画面,能够联系到图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走进新知。
三、教学新课
(1)、师生合作探究圆柱的各部分名
1.请学生拿出手中的自制教具圆柱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得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问题:
(1)你发现圆柱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2)每一部分叫什么名字?观察后发现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你和同桌手中的圆柱模型有什么共同点呢?
预设生1:我们手中的模型都是立体的,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立体效果和长方体、正方体相似。
生2:这个圆柱体模型有两个相同的底是圆形。
生3:圆柱体周围是由一个面围成的。(教师出示PPT课件)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发现给它们的名称对号入座好吗?然后同桌探讨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PPT课件请学生熟记教师适时板书)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 叫底面
周围的面叫做侧面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小组合作按照下面的操作程序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
教师讲述操作程序。
教师操作程序:
a请学生拿出手中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
b把纸的一边贴在木棒上。
c快速旋转木棒反复做。
d.你发现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e.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按照上面的程序开始我们的探究活动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活动中感悟发现探讨最后所要得到的结论)
学生操作后汇报操作结论。
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转换。
教师讲述操作程序。
教师操作:
a请学生拿出手中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
b把纸的一边贴在木棒上。
c快速旋转木棒反复做。
d你发现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
e.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按照上面的程序开始我们的探究活动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活动中感悟发现探讨最后所要得到的结论)
(学生操作后汇报操作结论。
师老师发现你们合作得很愉快现在能把你们的操作结论汇报给大家吗?
(学生选出代表做简洁汇报)
预设生:我们通过操作发现快速转动后看到的是一个圆柱。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细致,是啊,快速转动后看到的是一个圆柱而不再是平面图形了。
师:这个圆柱中的高是谁?底面半径是谁?
预设生:贴在木棒上的长方形的一边是圆柱的高,另一边是底面半径。
3出示练习,学以致用。
师:根据刚才你们的操作及理解拿出你手中的学具标出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
(学生利用学具完成后,教师检查并完成板书)
(二)、师生探究例2。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把罐头盒的商标纸按如下图所示那样剪开,再展开。
教师利用手中的教具演示例2学生观察后注意思考: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
(教师演示后学生观察教师将罐头盒商标纸展开后的图形)
师:老师操作完看一看老师手中得到的是什么图形?(教师将操作后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
预设生长方形。
师: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完成过程。
教师拿着手中操作得到的长方形小组内合作比比,想想议议思考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探究过程适时指导)
(3)探究操作,得出操作结论。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引导你们按照上面的过程操作探讨老师的问题现在开始你们的探讨汇报吧!
预设生1: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教师适时板书)
生2: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
师:如果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那么圆柱沿高展开得到的图形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1.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生1:我知道了圆柱有两个底面一个侧面。
生2: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相同;圆柱的侧面是曲面;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
生3:知道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4: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不但是一个长方形,而且长方形的长是底面圆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知道了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底面圆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一、利用迁移规律引入新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理,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三、正确处理两主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学生学习的参与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达到预期效果,不足处学生讨论时间控制太少,课后作业个别学生还是不会灵活应用。
板书设计
2个底面 面积相等
圆柱 2个侧面 曲面
无数条高 长度相等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_人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_人教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教学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 _人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数学教案圆柱的认识 _人教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全课总结,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3 圆柱与圆锥1 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3 圆柱与圆锥1 圆柱圆柱的认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