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6章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058331/0-17018326485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6章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058331/0-17018326485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6章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058331/0-17018326486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展开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
2.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3.知道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注意事项:
(1)必须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2)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或者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符号为S)
1.固体物质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对固体物质溶解度概念,要注意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溶质的质量。
3.涉及到溶解度的相关计算,一定要转化到100g溶剂(通常是水)。
4.气体物质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
三、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1.物质本身的性质
2.溶剂的种类
3.温度
(1)大多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明显,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如氢氧化钙。
4.对气体来说,还有压强。
(1)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2)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5.固体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分类(20℃)
溶解度在10克/100克水以上 易溶
溶解度在1~10克/100克水 可溶
溶解度在0.01~1克/100克水 微溶
溶解度在小于0.01克/100克水 难溶
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注意:
(1)此条件适用于大多数固体,但也有例外
(2)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2.溶液是否饱和的判定: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温度下加入某物是否能溶解。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的关系: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质、溶剂、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五、结晶
1.概念: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叫做结晶。
2.结晶方法
(1)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结晶后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蒸发结晶: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析出,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的物质:如氯化钠。
知识点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含溶质较多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有固体溶质与溶液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固体的饱和溶液
知识点二:溶解度四要素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100 g水里溶解36 g NaCl达到饱和,则NaC1的溶解度是36g
B.20℃时100水里溶解40gNaNO3,则20℃时NaNO3的溶解度是40g
C.t℃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4 g KNO3,则t℃时KNO3的溶解度是24g
D.10℃时240gNH4NO3饱和溶液中含有NH4NO3 140 g,则10℃时NH4NO3溶解度是140g
知识点三:溶解度的计算
例3. 30°C时,2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14.5g硝酸钾,求30°C硝酸钾的溶解度。
知识点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例4.30℃时,往1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搅拌后及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及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例5.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质
C.降低温度 D.倒出一部分溶液
知识点五: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例6.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知识点六:结晶
例7.有甲、乙两烧杯20°C时KNO3的饱和溶液,甲为300克,乙为500克,将它们都加热蒸发掉50克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都有晶体析出,则析出的晶体的质量:甲烧杯 乙烧杯(填多于、少于、一样多)
知识点七:综合应用
例8.一定条件下,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a= 。
(2)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3)所得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实验序号)
(4)温度不变,将①、 = 2 \* GB3 ②所得溶液混合后,向其中再加入
g该物质,能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基础演练】
1.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 )
A、温度的高低 B、溶剂的种类
C、溶质的种类 D、溶质、溶剂的质量
2.可以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的方法是( )
A.增大压强 B.增加溶剂 C.搅拌溶液 D.升高温度
3.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
eq \\ac(○,1)降温 ②升温 ③蒸发溶剂 ④加入溶质
A.④①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4.T°C时在250克水里最多溶解X物质5克,则T°C时X物质的溶解度为( )
A.1克/100克水 B.2克/100克水
C.2.5克/100克水 D.5克/100克水
5.在一定的温度下,100克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有A克硝酸钾,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巩固提高】
1.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
2.(2015顺义二模)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最大
C.20 ℃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
D.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
3.将50°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C,此时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体积
4.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2)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31.6 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4)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2)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冰 B.浓硫酸 C.硝酸铵
D.干冰 E.氢氧化钠
1.25°C时,将20克硝酸铵固体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此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 )
A.26.5克/100克水 B.40克/100克水
C.28.6克/100克水 D.无法判断
2.在4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克/100克水。要配制40°C时的氯化钾的饱和溶液:
(1)60克氯化钾应该溶解在 克水里。
(2)在60克水里最多溶解 克氯化钾。
3.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里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的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根据上述现象推知:气体的溶解性除受溶质、溶剂性质及温度的影响外,还和 有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而减少,随 的增大而增大。
4.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80℃时,该溶液为 (饱
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克。
5.现有三种物质提纯的方法:①过滤②蒸馏③蒸发。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各选用什么方法。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 。
除去水中溶解的氯化钠: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泥沙:溶解、 、 。
6.下列关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 ℃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B.20 ℃时,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
C.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20 ℃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7.t°C时,将150克A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干,得到A固体25克,
求t°C时A物质的溶解度。
8.已知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100克水。求20°C时
氯化钠饱和溶液200克中含氯化钠多少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后,从汽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减少 B.溶解度减小
C.浓度减小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2.(2015房山二模修改)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
(2)海水晒盐利用的是 的结晶方法。
3.(2015朝阳二模改)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4.(2014南开中学期末)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多种
5.(2015门头沟二模改)下表是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100 g KCl饱和溶液中含34g KCl
B.任何温度下的KCl饱和溶液都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C.40℃的KCl溶液的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 20℃的KCl溶液的溶质质量
D.将60℃的KCl溶液降温至40℃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6.已知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g水,24g硝酸钾溶解在多少克水里才能配成20°C时的饱和溶液。
7.t°C时某溶液500克,蒸发掉20克水后冷却到t°C时析出溶质9克;再蒸发掉10克水后又冷却到t°C时析出溶质5克。则
(1)t°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
(2)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含水的质量
实验序号
温度/℃
水的质量/g
所加物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①
20
10
2
12
②
20
15
2.5
a
③
20
20
7
26
④
30
20
7
27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质量/g
4.2
2
0
9.2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27.6
34
40
45.5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课堂巩固:,课上巩固应用,学习任务三:,课堂巩固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