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展开一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物质的溶解性:
(1)含义:__ __的能力。
(2)影响因素。
①内部因素:__ __和__ __。
②外界因素:__ __。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__ __下、__ __的溶剂里,__ __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_ __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确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溶液中加少量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以KNO3为例)。
二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__ __ 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__ __时所溶解的__ __。
(2)常温下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2.溶解度曲线:
(1)概念: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应用。
①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小。
a.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__ __,如__ __。
b.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 __,如__ __。
c.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 __,如__ __。
③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3.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外界因素:
(1)温度:随着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__ __。
(2)压强:随着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__ __。
三 结晶
1.结晶:从溶液中__ __的过程。
2.方法:
(1)__ _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 __的物质。
(2)__ _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_ __的物质。
3.应用:海水晒盐的大致过程为
易错点睛
对于不同溶质而言,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易错导思
增大溶剂的量,溶解在溶液中溶质的量要增加,溶解度是否也会变大?
漫画助学
列表法和曲线法都可以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列表法,数据准确、来源可靠;曲线法,能直观地表示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生活链接
为什么不能用煮沸后的凉开水养鱼?
生活链接
结晶在生活中的应用
(1)夏天晒盐:利用的是蒸发结晶
(2)冬天捞碱:利用的是降温结晶
探究点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结合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探究相关问题:
探究问题
(1)t3 ℃时,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__;该温度下配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__ __。
(2)图中的P点表示__ __ __。
(3)如果使固体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 __。
(4)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__ __的方法进行分离;如果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__ __法进行分离。(易错点)
拓展创新(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欲使a物质的溶液从M点转化为N点,可采取什么措施?
探究归纳
根据溶解度曲线解题要善于“看”
一看“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可通过溶解度计算一定量的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定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二看“线”,根据线可推断:
(1)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溶液的变化,如温度升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2)结晶方式,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如海水晒盐;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则采用降温结晶。
【典例】(2021·广安中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__ __(填“>”“<”或“=”)丙物质的溶解度;
(2)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 __(任写一种);
(3)t2 ℃时,将一定质量的甲物质加入100 g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到t1 ℃,析出甲物质15 g,则t2 ℃时,加入甲物质的质量为 __ __g;
(4)将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__。
【知识达标】
1.(2021·邯郸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是包含其底部未溶解的溶质的混合物
B.一定温度下,100 g的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 g食盐,用力搅拌后可得到103 g食盐溶液
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白糖,白糖不会溶解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2.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20 ℃时将38 g NaCl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食盐溶液的质量为( )
A.138 g B.136 g
C.100 g D.38 g
3.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A.氧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4.(2021·温州期中)在一定温度下,往一杯饱和食盐溶液中逐渐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在此过程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入食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5.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溶剂量越多,溶质的溶解度越大
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解了26.5 g氯化钠,则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6.5 g
C.搅拌可以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D.20 ℃时将31.6 g硝酸钾放入100 g水中,形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
6.海水综合利用流程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母液中含有大量的化工原料
B.①处操作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还含有杂质
D.析出粗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7.(2021·恩施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25 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8.(2021·怀化中考)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做答:
(1)P点的意义是__ __ __。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__ __。
(3)t2 ℃时,将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中可形成__ __g溶液,此时溶液是__ 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 __。
(5)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 __。
【能力提升】
1.如图所示,小明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了个孔,并向里面加入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和少量食盐晶体。一段时间后,小明将孔内的物质全部倒出。下列猜想和实验中,正确的是( )
A.倒出的物质中可能没有食盐晶体
B.倒出的物质中一定有食盐晶体
C.将倒出的食盐水升温(不考虑溶剂蒸发),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D.向倒出的食盐水中加入大量食盐,判断其是否继续溶解食盐
2.(2021·杭州期中)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3.(2021·泰州质检)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30 ℃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5 g甲
C.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D.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4.(2021·新疆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B.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乙物质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D.t2 ℃时向100 g水中加入70 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的溶液是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5.(2021·成都中考)6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 ℃,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 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 ℃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 31.6 g
6.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1)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20 ℃时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 ℃,有晶体析出的是__ __。
(2)①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 __。
②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 ℃,则t2对应的温度__ __(填字母代号)。
A.大于40 ℃ B.小于40 ℃ C.无法确定
7.(2021·达州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 __。
(2)t3 ℃时,将20 g物质丙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 __。(结果保留到0.1%)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 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__(填字母序号)。
a.t1 ℃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b.t2 ℃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 ℃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素养培优】
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__ 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 __。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__ __g碳酸钠;升温至60 ℃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 __。
(4)20 ℃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 __(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 __。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
溶解度S/g
S≥10
1≤S<10
0.01≤S<1
S<0.01
溶解性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2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用品,教学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结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