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新教材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拔高练

    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新教材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拔高练第1页
    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新教材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拔高练第2页
    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新教材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拔高练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新教材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拔高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新教材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拔高练,共19页。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生长素相关实验及生理作用
    1.(2020课标Ⅲ,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
    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
    2.(2019课标全国Ⅱ,29)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表。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


    琼脂块


    α角/度
    20.4
    9.0
    9.1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              。 
    (2)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                 
                        。 
    (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因是               
                                。 
    考点2 激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3.(2021海南,19)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将刚萌发的玉米种子分成4组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实验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第1组相比,第2组结果说明干旱处理促进侧根生长
    B.与第2组相比,第3组结果说明缺少ABA时主根生长加快
    C.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干旱和ABA合成抑制剂
    D.设置第4组的目的是验证在干旱条件下ABA对主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4.(2020江苏单科,11)为提高银杏枝条扦插成活率,采用800 mg/L吲哚丁酸(IBA)浸泡枝条1小时,然后将其插入苗床。下图为诱导生根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枝条下切面的愈伤组织是细胞脱分化形成的
    B.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分化出更多的不定根
    C.不定根的分化是枝条内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
    D.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可能高于800 mg/L
    考点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5.(2021湖北,6)月季在我国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誉。为了建立月季某新品种的快速繁殖体系,以芽体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进行芽体增殖实验,芽分化率(%)结果如表。
    6-BA/
    (mg·L-1)
    IBA/(mg·L-1)
    0.1
    0.2
    0.3
    0.4
    0.5
    1.0
    31
    63
    58
    49
    41
    2.0
    40
    95
    76
    69
    50
    3.0
    37
    75
    64
    54
    41
    4.0
    25
    35
    31
    30
    25
    5.0
    8
    21
    12
    8
    4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6-BA浓度大于4.0 mg·L-1时,芽分化率明显降低
    B.6-BA与IBA的比例为10∶1时芽分化率均高于其他比例
    C.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适量的6-BA和IBA,可促进芽分化
    D.2.0 mg·L-1 6-BA和0.2 mg·L-1 IBA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
    6.(2021河北,9)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
    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7.(不定项)(2021湖南,14)独脚金内酯(S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max1)和SL突变体2(max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W)形成明显区别;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
    A.SL不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
    B.max1不能合成SL,但对SL敏感
    C.max2对SL不敏感,但根能产生SL
    D.推测max2_S+max1_R表现顶端优势缺失
    三年模拟练
    应用实践
    1.(2022辽宁大连八中期中)赤霉素(GA3)和低温处理均能解除百合鳞茎的休眠,使其在适宜的条件下正常发芽、生长和开花。在解除休眠的过程中,百合鳞茎中发生淀粉的水解反应。实验者通过测量还原糖含量(mg·g-1)来探究GA3和低温对解除百合鳞茎休眠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GA3浓度/
    ( g·L-1)
    温度/

    处理天数/d
    14
    21
    35
    0
    25
    2.287
    2.639
    3.041
    5
    2.551
    2.838
    3.140
    0.03
    25
    2.544
    2.709
    3.082
    5
    2.626
    2.881
    3.163
    0.09
    25
    2.827
    3.07
    3.214
    5
    2.937
    3.14
    3.349
    A.GA3和低温同时处理解除休眠的效果劣于单独处理
    B.GA3和低温处理时,百合鳞茎叶淀粉酶的含量可能增加
    C.相同GA3浓度下,低温处理组的淀粉含量高于常温组
    D.与低温相比,用0.09 g·L-1GA3处理解除百合鳞茎休眠的效果更明显
    2.(2022山东莒县期中)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和向光素都是接受特定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受到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向光素是一种自磷酸化蛋白激酶,在蓝光刺激下,发生自磷酸化而被激活。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输,最终使得植物器官不对称生长。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是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蛋白
    B.生长素的侧向运输与向光素的自磷酸化有关
    C.光敏色素受到刺激后进入细胞核催化特定基因表达
    D.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基因、激素、环境共同调控完成的
    3.(2022湖北黄冈中学三模)依据植物开花与光周期长短可以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是指在24 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就能开花的植物。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将菊花顶部花芽附近的叶片去掉,并对顶部花芽和下部的叶片作以下四组不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周期处理部位,因变量是植物是否开花
    B.由实验结果可知,只要是用短日照处理,植物都会开花
    C.由实验结果可知,菊花是长日照植物,要使其提前开花,可以延长光照
    D.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菊花开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植物体的下部叶片
    4.(不定项)(2021山东潍坊期中改编)科研人员选择饱满的水稻种子,先用不同浓度的ABA(脱落酸)溶液在25 ℃恒温箱中浸种24 h后,再用蒸馏水洗净。各取450粒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分别在24 h、48 h、72 h观察记录不同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设置3组平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A浓度/
    (mg·L-1)
    0
    10
    20
    60
    70
    90
    24 h的发芽率/%
    36
    50
    6
    5
    4
    2
    48 h的发芽率/%
    53
    58
    26
    20
    19
    17
    72 h的发芽率/%
    94
    100
    44
    48
    40
    36
    A.施用20 mg/L的ABA溶液能达到最好的储藏效果
    B.10 mg/L的ABA溶液能促进种子萌发,且在72 h时促进作用明显
    C.72 h时90 mg/L的ABA溶液抑制种子萌发的效果不如70 mg/L的ABA溶液
    D.ABA溶液可能通过降低细胞中赤霉素的含量进而抑制种子的萌发
    5.(多选)(2022江苏盐城模拟改编)如图是研究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类调节剂、烯效唑)对大豆根尖内源激素(IAA和ABA)含量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起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类调节剂
    B.本研究实验的自变量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浸泡处理时间和大豆根尖培养时间
    C.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48 h左右,对内源IAA含量影响较显著
    D.赤霉素类调节剂处理对大豆根尖内源ABA含量的抑制效应要比烯效唑处理出现得晚
    6.(2022河北正定中学练习)植物在机械损伤或受到病虫侵害时,会表达一种防御蛋白——蛋白P。为研究一种新的植物激素茉莉酸对蛋白P基因表达的影响,科研人员用番茄植株进行实验。
    (1)茉莉酸是一种新的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                。 
    (2)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番茄叶片C1和J1置于封口的玻璃瓶中,其内分别放置含清水或茉莉酸(具有挥发性)的海绵,叶片M紧贴在玻璃瓶的封口外。4小时后,测定各叶片中蛋白P的mRNA含量,结果如表。

    叶片
    C1
    C2
    M
    J1
    J2
    蛋白P的
    mRNA含量
    6±4
    7±3
    7±3
    223±7
    172±4
    ①本实验中,C1叶片的结果排除了              
    (写出两点)的影响。 
    ②本实验中,M叶片的结果说明J2叶片蛋白P的mRNA含量变化不是由
                引起的。 
    (3)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个清晰的、解释J2叶片数据的科学假设:                       。 
    (4)其他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叶片机械损伤可以诱导蛋白P基因的表达和脱落酸(ABA)含量增加。科研人员推测,叶片受到机械损伤后内源茉莉酸增加,诱导ABA合成增加,ABA进而促进蛋白P基因的表达。为验证上述推测,需要在上述已知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下列实验中的    (选填下列字母),以完善证据链。 
    a.给叶片单独施加ABA,检测蛋白P含量
    b.给叶片同时施加ABA和茉莉酸,检测蛋白P含量
    c.机械损伤叶片后,检测损伤叶片的茉莉酸含量
    d.给叶片单独施加茉莉酸,检测ABA含量
    迁移创新
    7.由于环境的污染,雾霾天数在一年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雾霾中的颗粒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但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自身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表所示为几种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插条生根
    生长素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
    赤霉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细胞
    分裂素
    一般
    抑制

    促进
    抑制

    脱落酸



    促进

    乙烯


    抑制
    促进

    (1)从表中信息分析,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    (填“相同”或“不同”),同时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是                的结果。 
    (2)为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     ;
    ②      。 
    (3)温带地区,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落叶纷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    和    作用的结果,其意义是               。 
    (4)脱落酸(ABA)会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拟南芥种子中有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隐花色素CRY1。为了研究ABA与隐花色素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MS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物体中的脱落酸常常合成于根冠、萎蔫的叶片等部位,其主要作用是抑制      ,促进叶和果实的       。 
    ②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却将拟南芥种子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③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推测,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是通过
         (填“提高”或“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作出这种推测的理由是                 。 


    答案全解全析
    五年高考练
    1.C
    3.C
    4.D
    5.B
    6.A
    7.BCD


    1.C KCl在溶液中呈离子状态,可以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A合理。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代谢较旺盛,自由水含量相对较高,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B合理。根据题干信息及题图可知,置于生长素+蔗糖溶液中的胚芽鞘切段的伸长率比单独放置在适宜浓度生长素或蔗糖溶液中的胚芽鞘切段的伸长率都高,表明蔗糖、生长素均促进胚芽鞘切段伸长,并且表现为共同作用下的胚芽鞘切段伸长率大于单独作用下的;又由于“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可推测本实验中的蔗糖不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C不合理。分析题图,对比曲线可知,一段时间后,置于生长素+蔗糖溶液中的胚芽鞘切段的伸长率比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胚芽鞘切段的伸长率高,结合题意“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可推测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合理。
    2.答案 (1)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α角 (3)乙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解析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极性运输的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2)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的左侧,其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形成α角。(3)乙组中云母片纵向插入胚芽鞘尖端,阻碍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左、右两侧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均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所以放置甲琼脂块的胚芽鞘弯曲角度大于分别放置乙组中左、右两侧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
    3.C 第1组与第2组的自变量为蒸馏水的有无(是否干旱),第2组主根的长度大于第1组,但侧根数量少于第1组,说明干旱处理可以促进主根长度增加,但抑制侧根生长,A错误;与第2组相比,第3组加入ABA合成抑制剂,两组的自变量为ABA的有无,第3组的主根长度小于第2组,说明缺少ABA时主根生长变慢,B错误;与第2组和第3组相比,第4组是同时添加ABA合成抑制剂和ABA,第4组的主根长度小于第2组,但大于第3组,说明ABA合成抑制剂可以减缓ABA在干旱条件下促进主根生长的作用,D错误。
    4.D 结合图示分析,愈伤组织的形成有利于根原基发生,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定根,B正确;枝条内存在多种植物激素,故不定根的分化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C正确;根对生长素敏感,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生长,故新生的不定根中生长素浓度应低于800 mg/L,D错误。
    特别提醒
      脱分化相关内容在选择性必修3第2章第1节涉及,植物组织培养中,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可以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5.B 6-BA与IBA的比例为10∶1时,芽分化率为31%、95%、64%、30%、4%,不都是最高值,但95%是最高的,B错误;6-BA与IBA的比例会影响芽的分化率,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适量的6-BA和IBA,可促进芽分化,C正确。
    6.A 脱落酸具有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维持种子休眠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的休眠期缩短,A错误;低浓度的NAA溶液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对NAA不敏感,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D正确。
    7.BCD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野生型(W)能产生SL,拟南芥SL突变体1(max1)和SL突变体2(max2)出现顶端优势缺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分析题图,①将SL突变体1(max1)地上部分嫁接到野生型(W)的根上,结果出现顶端优势,可排除SL突变体1(max1)是不敏感突变体的可能性,结合题干信息也就判断出max1是SL合成受阻类型的突变体;③将野生型(W)的地上部分嫁接到SL突变体1(max1)的根上,结果出现顶端优势,与①对比分析可进一步判断地上部分和根均能合成SL,且SL既能在非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也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A错误,B正确。②将SL突变体2(max2)地上部分嫁接到野生型(W)的根上,结果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由此可说明max2对SL不敏感;分析⑤,将SL突变体1(max1)的地上部分(不能合成SL,但对SL敏感)嫁接到SL突变体2(max2)的根上,结果出现了顶端优势,可推断SL突变体2(max2)的根能产生SL,往上运输到地上部分,表现出顶端优势,C正确。若将SL突变体2(max2)地上部分(对SL不敏感)嫁接到SL突变体1(max1)的根上,可推测结果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D正确。
    三年模拟练
    1.B
    2.C
    3.D
    4.D
    5.ABD



    1.B 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GA3和低温对解除百合鳞茎休眠的影响,自变量为GA3浓度和温度,因变量为淀粉的水解情况(通过测量还原糖含量来体现),且25 ℃、GA3浓度为0 g·L-1的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他组均为实验组。5 ℃、GA3浓度为0.03 g·L-1组分别与5 ℃、GA3浓度为0 g·L-1组,25 ℃、GA3浓度为0.03 g·L-1组相比,还原糖含量多;5 ℃、GA3浓度为0.09 g·L-1组分别与5 ℃、GA3浓度为0 g·L-1组,25 ℃、GA3浓度为0.09 g·L-1组相比,还原糖含量多,即GA3和低温同时处理组的还原糖含量比单独处理组的多,A错误。赤霉素(GA3)和低温处理均能解除百合鳞茎的休眠,在解除休眠的过程中,百合鳞茎中发生淀粉的水解反应,还原糖的含量增加,进而百合鳞茎中淀粉酶的含量可能增加,B正确。与对照组(25 ℃)相比,相同GA3浓度下,低温处理组的还原糖含量比常温组的高,剩余的淀粉含量少,C错误。该处有两个变量,无法进行比较,D错误。
    2.C 光敏色素和向光素都是接受特定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受到红光和远红光照射时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说明光敏色素是感受红光和远红光的受体蛋白,且受刺激后起调控作用,而非催化作用,A正确,C错误;向光素在蓝光刺激下,发生自磷酸化,其激活后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输,说明生长素的侧向运输与向光素的自磷酸化有关,B正确。
    3.D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周期长短和光周期处理部位,因变量是植物是否开花。无论是长日照还是短日照处理顶部花芽,只要用短日照处理下部叶片,植物都开花,说明菊花开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植物体的下部叶片,且菊花是短日照植物,要使其提前开花,应该缩短光照时间,D正确。
    4.D 表中数据表明,施用90 mg/L的ABA溶液后,种子发芽率最低,储藏效果最好,A错误;与对照组相比,10 mg/L的ABA溶液能促进种子萌发,24 h的发芽率增加了14%,48 h的发芽率增加了5%,72 h的发芽率增加了6%,在24 h时促进作用明显,B错误;72 h时,90 mg/L的ABA溶液的发芽率小于70 mg/L的ABA溶液的发芽率,说明72 h时90 mg/L的ABA溶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比70 mg/L的ABA溶液的抑制效果好,C错误;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能通过降低细胞中赤霉素的含量进而抑制种子萌发,D正确。
    5.ABD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表现为促进或抑制,A错误。大豆根尖浸泡处理时间属于无关变量,B错误。处理后48 h左右,与对照组(蒸馏水)相比,赤霉素类调节剂和烯效唑组对内源IAA含量的促进作用较显著;而赤霉素类调节剂对ABA含量的抑制作用较显著,烯效唑组不显著,C正确。烯效唑处理96 h内源ABA含量明显减少,说明烯效唑处理对大豆根尖内源ABA含量的抑制效应要比赤霉素类调节剂处理出现得晚,D错误。
    6.答案 (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玻璃瓶封口、海绵以及叶片自身因素对实验结果 茉莉酸直接扩散到玻璃瓶外 (3)J1叶片中转录蛋白P的mRNA运输至J2叶片(或“茉莉酸通过J1叶片运输到J2叶片,引起J2叶片蛋白P基因转录增强”) (4)a、c、d
    解析 (2)该实验研究的是一种新的植物激素茉莉酸对蛋白P基因表达的影响,自变量是是否有茉莉酸,因变量为蛋白P基因的表达(通过蛋白P的mRNA含量体现),其他条件应为无关变量,C1叶片作为对照组,其结果排除了玻璃瓶封口、海绵以及叶片自身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茉莉酸具有挥发性,M叶片和J2叶片不在同一植株上,且叶片中蛋白P的mRNA含量不一样,说明J2叶片蛋白P的mRNA含量变化不是由茉莉酸直接扩散到玻璃瓶外引起的。(3)J2和J1叶片在同一植株上,并且二者蛋白P的mRNA含量比较高,推测可能是茉莉酸通过J1叶片运输到J2叶片,促进J2叶片蛋白P基因转录,使mRNA含量增多,或者J1叶片中转录蛋白P的mRNA运输至J2叶片。(4)该实验验证叶片受到机械损伤后内源茉莉酸增加,诱导ABA合成增加,ABA进而促进蛋白P基因的表达,可以通过给叶片单独施加ABA,检测蛋白P含量来探究ABA是否能促进蛋白P基因的表达;给叶片单独施加茉莉酸,检测ABA含量来探究茉莉酸是否能促进ABA的合成;机械损伤叶片后,检测损伤叶片的茉莉酸含量来探究叶片机械损伤后茉莉酸含量是否增加。
    7.答案 (1)不同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摘去顶芽 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3)脱落酸 乙烯 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渡过寒冷的冬季 (4)细胞分裂 衰老和脱落 CRY1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 降低 在相同浓度ABA的影响下,野生型种子中含有CRY1,其发芽率比CRY1突变体种子更高,说明CRY1能够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
    解析 (2)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为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去除顶芽和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3)脱落酸和乙烯可促进叶的脱落。温带地区,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落叶纷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脱落酸和乙烯作用的结果,其意义是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渡过寒冷的冬季。(4)该实验探究ABA与隐花色素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自变量是添加不同浓度ABA的MS培养基和拟南芥种子的种类。CRY1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为保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要将拟南芥种子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在相同浓度ABA的影响下,野生型种子中含有CRY1,其发芽率比CRY1突变体种子更高,说明CRY1能够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