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巩固练习
展开知识点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下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完成1~2题。
1.适合海洋运输的货物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货物①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D.海运
下图为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图中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乡村公路,②是高速公路
B.甲、乙两地相对高度大
C.②公路单位距离造价低
D.①可能是城市干道
4.图中公路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成都平原 D.内蒙古高原
5.丁地最可能是( )
A.山顶 B.陡崖 C.山谷 D.鞍部
知识点二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7.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 )
A.分布较分散,无规律可循
B.沿湖泊分布
C.沿交通线分布
D.沿等高线分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口的霍尔果斯市地处陇海—兰新铁路的西端,是一个由牧区小镇发展起来的口岸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霍尔果斯成为新经济特区,为注册公司提供快速上市的绿色通道,吸引了东部众多的资源加工、影视、游戏等产业入驻。下图示意霍尔果斯地理位置。据此完成8~9题。
8.霍尔果斯由牧区小镇发展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口岸城市的先决条件是( )
A.交通发展 B.产业基础
C.城市用地 D.矿产资源
9.东部众多的影视、游戏产业入驻霍尔果斯是因当地的( )
A.优美环境 B.优惠政策
C.民族风情 D.消费市场
2021年2月8日,徐(州)连(云港)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徐连高铁正线全长18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该段铁路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最长横向通道——连云港至乌鲁木齐的高速铁路全线贯通。下图为江苏省高铁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连云港发展成为国家高铁八纵八横主干网的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受其辐射大
B.社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
C.沿海经济带与陇海—兰新经济带结合部
D.连接上海与北京,位置较适中
11.徐连高铁开通运营给连云港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B.向外扩散优质生产要素
C.加速高端人才外流
D.提高连云港站货运能力
关键能力综合练
下图为“我国现代主要运输方式(除管道运输外)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数字代表海洋运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将云、粤等地新鲜蔬菜运往北京的最合理运输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A.修建成本高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大
4.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强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缩小
大(理)瑞(丽)铁路被誉为“地球上最难修建的铁路”之一,仅14公里的大柱山隧道历时12年才得以贯通,2022年全线通车。从大理到瑞丽,通行时间将比原有公路缩短3小时左右。下图为大瑞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形成大柱山隧道工期历时过长的首要原因是( )
A.线路地势落差较大
B.穿越隧道距离较长
C.山体地质条件复杂
D.当地基础设施落后
6.与原有公路相比,大瑞铁路( )
A.沿线居民点多 B.运输受天气影响大
C.运输灵活性强 D.桥梁隧道占比高
中欧班列是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大吨位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将中国的众多商业中心与欧洲很多城市(如莫斯科、汉堡、米兰、华沙、慕尼黑和马德里)连接起来。目前随着俄(罗斯)乌(克兰)战事愈演愈烈,安全风险和制裁带来的支付障碍也在增加,中欧班列的运输量大大受限。据此完成7~8题。
7.中欧班列受限,最可能增加运量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海运 B.航空
C.河运 D.公路运输
8.若中欧班列长时间受战事影响,可能会导致俄罗斯( )
A.交通拥堵 B.天然气供应紧张
C.日用电器产品短缺 D.港口货运量大幅减少
2020年以来,成都、重庆、义乌、厦门四地首发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货值都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也是中欧班列高速行进的缩影。中欧班列采取“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的政策,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客户因为中欧班列从海运转到铁路运输。在新冠疫情全球暴发期间,渝新欧国际班列采用分段运营模式,在沿途各国边境线更换司机和车头,人员不随火车进入另一国国境,整个过程几乎都采用机器卸货。据此完成9~11题。
9.很多客户从海运转到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是中欧班列( )
A.速度快 B.价格低
C.运量大 D.灵活性强
10.在新冠疫情全球暴发期间,渝新欧国际班列采用分段运营模式有利于( )
A.减少查验次数 B.发挥地区优势
C.提高运输效率 D.减少人员检疫
11.渝新欧国际班列使“重庆造”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对重庆经济发展的意义是( )
A.有利于重庆旅游业的发展
B.使重庆成为全国物流中心
C.增加重庆对外互联新通道
D.加快重庆内向型经济发展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和云南地理位置上接近。唐代开通的一条茶马古道,由云南西双版纳经思茅—普洱—大理—丽江—中甸(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至拉萨,其兴盛于明清,随着历史发展逐渐衰落。川藏线是我国继青藏铁路后启动的又一条高原铁路,目前成雅铁路已建成运行。川藏铁路建成后会对西藏的经济、社会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下图为茶马古道以及川藏铁路规划图。
(1)分析茶马古道逐渐衰落的原因。
(2)从自然角度,推测川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3)说明川藏铁路建成后给拉萨带来的积极影响。
核心素养升级练
2021年12月3日,被称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中老铁路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下图为中老铁路线路示意图及部分站点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铁路沿线车站外观风格迥异,呈现“一站一景”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为了( )
A.展现先进技术 B.融合地域文化
C.提升服务质量 D.增加旅游景点
2.中老铁路通车运营后将( )
①改变两国间的综合运输模式
②带动中老两国贸易的发展
③促进老挝小麦等粮食出口
④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郑州着力进行智慧公交建设。郑东新区自动驾驶一号线于2020年6月开通,是国内首条常态化运行的自动驾驶商用智能公交线路,无需司机驾驶,公交车从车站驶出,自主选择车道,主动避让障碍物,自动停靠智能站台,还能与交通信号灯联动,适当延长绿灯时间、缩短红灯时间。截至目前,这条全长17.4千米的特殊公交线,设有智能公交站台34座,已累计安全运营超过73万千米。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郑州市智慧公交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资金 D.道路
4.郑东新区自动驾驶一号线的开通有助于降低( )
A.居民出行需求 B.居民出行成本
C.公交公司驾驶成本 D.道路建设成本
下图为2018年中国航空、公路、铁路三种交通方式客运量累计占比随距离的变化图。据此完成5~7题。
5.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 000~1 500 km内丙增速最快
B.在500 km时甲客运量最大
C.在500~1 000 km内甲客运竞争力最强
D.在0~500 km内乙增长量最大
6.与甲交通运输方式相比,丙交通运输方式( )
A.灵活性更好 B.适合长途运输
C.可达性更强 D.连续性更强
7.选择在机场附近布局的制造业可能是( )
A.石化工业 B.服装制造
C.微电子制造 D.食品加工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一期工程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 500万人次的目标进行设计,还将继续推进二期工程。该机场建成后,主要承担国际、国内航班起降和航空货运任务,而原有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仅承担公务机、专机起降任务。图1示意厦门中学生助手绘制的厦门机场分布情况图,图2示意2011~2019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8.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设计指标,体现出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需要( )
A.因地制宜 B.适度超前
C.尽量少占土地 D.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9.多家空港物流、会展商贸等企业拟入驻翔安机场片区,主要是为了
A.利用机场基础设施
B.共用廉价劳动力
C.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D.方便企业间联系
10.为更好地发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客运功能,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B.增建配套住宅小区
C.建立物流配送系统
D.发展航站楼商贸服务
2022年3月,上海遭受新冠疫情影响。在上海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山东的火车司机也加入了疫情防控,撑起了上海疫情防控蔬菜供需的蓝天。据此完成11~12题。
11.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市成为新一轮新冠疫情爆发地主要原因有( )
①降水多,阴雨天多 ②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
③人口基数大,防疫检测难 ④国际金融港,国际人员交流频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疫情期间有一批核酸检测试剂及疫情应对防控小组成员需进驻上海,优先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油轮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线公园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内的一条线性空中花园,前身是20世纪30年代修建的高架铁路运输专线,直通工厂、仓库与港口,是当时最活跃的交通动脉。去工业化后,高架铁路线逐渐被废弃闲置。近年来,得益于纽约市民的极力保护,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将高架线铁路区域改造成高线公园。图1为高架铁路景观图,图2为高线公园景观图。
图1 图2
(1)简述当地20世纪30年代建设高架铁路运输专线的原因。
(2)推测该铁路运输专线被废弃闲置的原因。
(3)说明纽约将废弃铁路改造成高线公园的意义。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图中可知,货物②运输价值即运费较低,重量即运量最大,运距远,适合海洋运输,B对;货物③运费最高,运量最小,运距远,适合航空运输,C错;相比货物②和货物③,货物①运费较高,运量较大,运距较近,适合铁路运输,A错;货物④运距最短,适合公路运输,D错。故选B。第2题,根据上题的分析,货物①运费较高,运量较大,运距较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近,适合铁路运输,故选B。
3~5.答案:3.A 4.B 5.D
解析:第3题,由图看出:①公路多弯道,需要联系较多的居民点,为低级公路,不是城市干道;②公路以直达为主,为高级公路,A项正确;②公路需要修建隧道,造价高。第4题,由图可知,图中公路①为乡村公路,其走向大致与等高线一致,因此该地地表崎岖,最接近云贵高原地形特点。第5题,公路②为高等级公路,①公路为较低等级公路,多沿等高线修建,因甲处附近修有隧道,结合乡村公路在该地的走向,可以判断该地为山脊或鞍部。
6~7.答案:6.B 7.C
解析:第6题,城市的形成发展深受地形、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看出,a、b、c、d四处聚落中,b处位于铁路线和公路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并且位于干支流交汇处,离水源近,b点的区位优势最明显,图中a、c和d区位因素没有b有优势。a、d只临近铁路,缺少水源和公路优势,c是临近湖泊,缺少公路和铁路的优势,因此最有可能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7题,图中a、b、d三个聚落都在铁路线上,故图中聚落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沿铁路分布,是有分布规律的,A错误,C正确。图中只有c一个聚落在湖泊旁,B错误;等高线在图中没有标注出,无法判断是否沿等高线分布,D错误。故选C。
8~9.答案:8.A 9.B
解析:第8题,由材料“霍尔果斯市地处陇海—兰新铁路的西端,是一个由牧区小镇发展起来的口岸城市”可知,霍尔果斯市形成口岸城市的原因是地处陇海—兰新铁路的西端,即交通的发展,A正确,排除B、C、D选项。故选A。第9题,由材料“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霍尔果斯成为新经济特区,为注册公司提供快速上市的绿色通道,吸引了东部众多的资源加工、影视、游戏等产业入驻”可知,产业的入驻,主要是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在这里的公司有绿色通道能快速上市,B正确,排除A、C、D选项。故选B。
10~11.答案:10.C 11.A
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连云港位于沿海地区,属于沿海经济带,同时,也位于陇海-兰新经济带,地处两大经济带的结合部,地理位置重要,C正确;受日本、韩国的辐射影响相对不大,A错;高铁主要承担客运而非货运,与B选项关系不大,B错;读图可知,连云港高铁并未直接与北京相连,D错。故选C。第11题,徐连高铁开通运营,连云港居民借助高铁和交通枢纽徐州,其出行更加便捷,A正确;向外扩散优质生产要素、加速高端人才外流属于对连云港的不利影响,B、C错;徐连高铁主要承担客运,而非货运(注意图示信息“徐连客专”),D错。故选A。
关键能力综合练
1~2.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①的运量较大,运速也较快,是铁路运输,A错。②的运量最大,但速度最慢是海运,B正确。③的速度最快,运输量最小,是航空运输,C错。④的运量和速度介于中间,是公路运输,D错。故选B。第2题,将云、粤等地新鲜蔬菜运往北京,运输量较大且运输距离较长,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主要是通过铁路专列运输,A正确;水运适宜运输量大、不急需的货物,排除②;航空适宜运输量小、急需、贵重的货物,可排除③;公路适宜短距离运输、量小的货物,可排除④。故选A。
3~4.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为了避免干扰市内地面交通,减轻市内交通压力,市内地铁修建在地下,而市郊铁路通常是修建在地上,因此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修建成本低,A错误;由于市区人口密集,客流量大,所以,市内地铁的日客运总量更大,发车频次更高,站点间距离更小,而市郊铁路日客运总量更小,发车频次更低,站点间距离更大,B、C错误,D正确。故选D。第4题,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分工合作,A正确;市郊铁路的建设,可以缩短与外围城镇的运输时间,并不能缩短与外围城镇的空间距离,B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有利于核心城市的人口、产业扩散,C错误;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可以使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D错误。故选A。
5~6.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仅14公里的大柱山隧道历时12年才得以贯通,形成大柱山隧道工期历时过长的首要原因是位于横断山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多断裂发育,山体地质条件复杂,C正确;修铁路时开通隧道是为了降低线路坡度,让线路起伏更小,因此线路地势落差较大不影响隧道的施工,A错误;穿越隧道长度仅14公里,距离较短,B错误;当地基础设施落后对隧道工期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第6题,与原有公路相比,大瑞铁路穿山越岭,沿线居民点少,A错误;铁路运输较公路运输受天气影响小,B错误;公路运输更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铁路运输灵活性差,C错误;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需要更加平直,起伏要和缓,因此遇山开隧道,遇河需要架桥,大瑞铁路较原有公路桥梁隧道占比高,D正确。故选D。
7~8.答案:7.A 8.C
解析:第7题,中欧班列为铁路运输班列,铁路运输与海运都具有适合长途运输、运量大等共同优点。因此中欧班列受限以后,会导致海运的需求量上升,A正确;航空运输运量小、运费高,对铁路运输的竞争影响小,B错误;中欧班列横跨整个亚欧大陆,沿线很多国家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河运条件差,C错误;公路运输适合短途运输,且运量小,对铁路的竞争影响小,D错误。故选A。第8题,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不受中欧班列的影响,A错误;俄罗斯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天然气的出口国,不存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问题,B错误;中国的加工制造业发达,日用电器产品、电子产品、服装等工业制成品可以通过中欧班列运达俄罗斯、欧洲市场,因此中欧班列长时间受战事影响,会造成俄罗斯日用电器产品的短缺,C正确;中欧班列受限,会使得海运的需求量上升,因此港口的货运量会大幅增加,D错误。故选C。
9~11.答案:9.A 10.D 11.C
解析:第9题,铁路相比海运,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故A正确;铁路相比海运,运价高,运量小,故B、C错误;铁路与海运灵活性都差,故D错误。故选A。第10题,在新冠疫情全球暴发期间,防疫压力大,渝新欧国际班列采用分段运营模式,在沿途各国边境线更换司机和车头,人员不随火车进入另一国国境,减少人员检疫,故D正确;查验既要查验人员,也要查验货物,分段运营模式可以减少人员检验,但不能减少货物查验,故A错误;发挥地区优势不会因疫情的蔓延而发生变化,故B错误;分段运营模式的运行要更换司机和车头,运输效率降低,故C错误。故选D。第11题,渝新欧国际班列以货运为主,对重庆的旅游业影响小,故A错误;重庆为山城,地形崎岖不平,平原面积狭小,不具备成为全国物流中心的条件,故B错误;渝新欧国际班列使“重庆造”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加强了重庆的对外联系,使重庆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发展,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12.答案:(1)运输方式落后,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兴起;运输货物量小,用时长,运输时效性弱;所经地区为山区,且地形崎岖,运输安全性无保障;茶马互市贸易的衰落。
(2)铁路建设区多山地地形,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沿途多高原冻土,工程建设难度大;雨季时间长,多暴雨,易发生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沿途多经过生态脆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
(3)改善拉萨交通运输条件,提高运输效率;加强拉萨对外的交通联系和经济文化合作;带动拉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拉萨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等。
解析:(1)茶马古道是指唐代以来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在西南地区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交易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这种交通运输方式相对落后,而且运量较小,运输时间很长,经过的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地势高差起伏较大,运输的安全性较低。随着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茶马互市贸易量大量减少,茶马古道逐渐衰落。(2)交通运输线路的修建,受到地形、地质、气候、河流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川藏铁路跨越地势二、三级阶梯,多山地地形,地形崎岖不平,工程修建难度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复杂且不稳定;高原山地多冻土层,工程修建难度大;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雨季长且多暴雨,导致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多发,工程修建难度大;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出于保护生物的需求,难度较大。(3)川藏铁路建成后会给拉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川藏铁路的建成,完善了运输网,改善了拉萨之前落后的马帮运输条件,提高了运输效率;铁路的修建,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铁路的修建,带动了拉萨的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加强了少数民族对外交通联系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
核心素养升级练
1~2.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铁路沿线车站呈现“一站一景”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沿线地区的人文地理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促进区域内地域文化的融合;建筑风格的差异没有展现出先进的技术;服务质量提升和旅游景点增加不是其主要目的。B选项正确,故选B。第2题,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两国之间大宗货物更适合采用铁路运输,将会改变两国间的综合运输模式,同时可以带动两国间的贸易发展,①②正确;老挝是热带季风气候,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出口的主要粮食是大米,而不是小麦,③错误;铁路的建设运营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干扰,并不会改善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④错误。A选项正确,故选A。
3~4.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智慧公交能够“自动驾驶”“自主选择车道,主动避让障碍物,自动停靠智能站台,还能与交通信号灯联动,适当延长绿灯时间、缩短红灯时间”,这说明智慧公交建设对科技水平要求较高,A正确;市场、资金、道路会影响郑州市智慧公交的建设,但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郑东新区自动驾驶一号线无需司机驾驶,因此可以减少公交公司的驾驶成本,C正确;不影响居民出行需求,A错误;居民出行成本取决于票价,和线路的开通影响不大,B错误;因为需要建设特殊公交线,所以道路建设成本将提高,D错误。故选C。
5~7.答案:5.A 6.B 7.C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在1 000到1 500千米内丙曲线斜率最大,所以丙增速最快,A正确。在500千米时甲的客运量累计占比增速降低,说明在500千米时客运量较小,B错误。在500千米后甲的客运量累计占比增速降低,说明500到1 000千米内甲客运竞争力较弱,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在0到500千米内,甲增长量最大,D错误。故选A。第6题,由于甲在0到500千米内,客运量累计占比增速最快,所以说明甲是短途运输:公路。由于丙在1 000千米后客运量累计占比快速增加,说明丙是长途运输:航空。所以与公路相比,航空交通运输方式更适合长途运输,B正确。公路灵活性更好、可达性更强并且连续性更强,A、C、D错误。故选B。第7题,选择在机场附近布局的制造业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特点是对空运需求较高,体积较小,但是价格较高,所以可以判断出选择在机场附近布局的制造业可能是微电子制造,C正确。石化工业污染严重不适合布局在机场附近,A错误。服装制造与食品加工均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产品售价较低,不适合布局在机场附近,B、D错误。故选C。
8~10.答案:8.B 9.C 10.A
解析:第8题,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一期工程设计的年旅客吞吐量较大,且业务范围较广,应该是适度超前设计,为了满足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提前设计,B正确。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设计规模大于原有机场,尽量少占土地不是主要目的;没有体现因地制宜;仅仅是发展航空,没有体现综合运输,A、C、D错误。故选B。第9题,空港物流、会展商贸等企业物流量大,人流量大,企业拟入驻翔安机场片区,主要是为了利用机场便利的对外交通,利于人员、物流快速流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因此C符合题意;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方便企业间联系不一定要入驻翔安机场片区,因此这些均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B、D。故选C。第10题,为更好地发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客运功能,应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便于厦门市区人员往来于机场,A正确。增建配套住宅小区可能会距离部分居民远离市区,不方便;建立物流配送系统、发展航站楼商贸服务和发挥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的客运功能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11~12.答案:11.B 12.A
解析:第11题,上海为国际经济、金融、商贸、交通运输中心,国际人员来往频繁,商贸发达,人口流动性强,加剧了新冠疫情防护的难度,②④正确;和天气状况无关,其他城市人口基数也有很大的,①③错误。所以选B。第12题,上海的疫情防控以急需、应急为前提,运输时效性要求高,故可优先选择航空,A正确;铁路、公路、油轮的时效性较差,不适宜运输急救防疫物资,且油轮也不适合客运,B、C、D错误。所以选A。
13.答案:(1)曼哈顿区工业发达,运输量大,高架铁路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货运效率;有效分流,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2)曼哈顿区职能转变,工厂外迁;当地货物运输需求量减少,高架铁路被废弃;高架铁路较公共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灵活性差,不方便发展客运。
(3)增加旅游资源,为人们提供欣赏城市及沿途风景的新视角;保护工业遗存,传承精神文化,提升旅游资源价值;增加旅游业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美化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娱乐、休闲场所。
解析:(1)交通线路修建的原因主要受社会经济需求影响。由材料可知,高架铁路运输专线,直通工厂、仓库与港口,是当时最活跃的交通动脉,说明当地工业发达,运输量大,高架铁路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货运效率;修建高架铁路后,可完善当地交通运输网络,有效分流,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线路架空于地面,不占用城市空间,可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2)交通运输路线废弃不用主要与区域运输需求减少相关。随着城市发展加快,曼哈顿区职能转变,工厂外迁,当地货物运输需求量减少;高架铁路直通工厂、仓库与港口,较公共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灵活性差,不方便发展客运。因此,高架铁路被废弃闲置。(3)废弃铁路位于城区,改造成高线公园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说明。经济效益上,高架铁路虽然位于空中,但对其改造可以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并增加旅游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城市及沿途风景的新视角;废弃铁路原为城市工业服务,改造有利保护工业遗存,传承当时的精神文化,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以此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增加旅游业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社会效益上,改造为公园后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此外,改造为公园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娱乐、休闲场所。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要优先考虑,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优秀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412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412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41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41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